成功中医馆哪些“基因”不可缺?名家与“大咖”共同“开方”

来源: 21世纪药店/cn21ydb

中国GDP增速放缓、电商持续发展、客观经济环境步入新常态……这些新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随着宏观因素的改变,药品零售企业亦必须面对经营成本上升、客流下降等问题,不少连锁药店更是普遍遭遇销售业绩遇到“天花板”,盈利能力不断下降的压力。


面对严峻的经营环境,探索药品零售业界新的运营模式,通过融入新的元素扩大药店生存空间和活力,成为不少零售药店的普遍做法。


而在国家政策鼓励中医药发展,陆续出台《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中医药法(草案)》、《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等有利法规与资料的背景下,以发展中医馆为引子挖掘中医药这一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创造零售药店新的盈利增长点,就毫无疑问地成为行业的热潮。

会议现场


为此,21世纪药店报和中国药店管理学院特意与药品中医馆运营的翘楚企业——宁波彩虹大药房旗下中医馆宁波海曙新城中医会馆合作,于3月10—12日在宁波举办了“精品中医馆百家论坛”,通过高峰论坛、经验介绍、实地考察、现场观摩多种方式,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全方面学习交流、工商对接的平台。


击发行业“爆点”,指明发展方向


据记者了解,本次“精品中医馆百家论坛”由于顺应行业发展需求且主题新颖,因此获得了行业的高度支持,吸引了近800名业内人士参与,成为近期业界最大盛事。


据主办方透露,包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吴振斗,国家中医科学院教授、中华医药文化合作组织主席柳长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负责人郑亚峰,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胡国权,宁波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邱金岳,中国药店管理学院院长黄泽骎等权威人士与业界“大咖”,及圣爱中医馆董事长刘琼、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黎涛、上海童涵春堂药业连锁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顾伟珠、张仲景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明江、杭州九洲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总裁齐丽、四川德仁堂药业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康禄、浙江瑞人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冬明等知名连锁药店及中医馆运营负责人,均出席参与本次论坛。


中医馆互动论坛


对于本次大会举办的意义,中国药店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21世纪药店报总经理邵旭东认为,在连锁药店的中医药发展热潮中,行业存在众多困惑与问题,作为第三方平台,中国药店管理学院有必要搭建交流平台,为从业者指点迷津规避风险。而宁波彩虹大药房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桂德对此亦表示同意,他通过亲身经验分析表示,国医馆的发展并非业界人士想象中那么容易,其中存在不少陷阱,参与者有必要认清企业的优势与不足,权衡利弊后再作出判断。“因此,本次论坛将有利于启迪从业者,团结全国中医药行业的同道,凝聚大家的智慧与创新激情,为中医药保障人民健康中发挥积极影响与作用。” 


为此,本次论坛特意邀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陶剑虹,做了题为《中医药市场格局与趋势分析》的演讲,从宏观层面分析中医药市场的现状与未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陶剑虹


陶剑虹看来,在国家政策不断调整与鼓励的大环境下,中医药市场近年来高速发展,以十二五期间为例,中成药工业产值复合增长率高达17.74%,而中药饮片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速更是达到23%,优于整体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速。


更为重要的是,与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生物制剂等相比,中药类产品盈利情况良好,为生产企业创造了优质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在国家政策将持续推动中医药市场的大环境下,国医馆发展将大有可为。


抓住关键要素,以文化锁定立馆之本


诚然,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下,中医药发展的确已经成为行业未来发展主流方式之一,吸引了不少行业人士投身这一领域,甚至不少在中医药品类运营缺乏基础、没有中医馆运作经验的热衷者,亦有投入的想法。


行业人士的积极参与的确能让大力推动中医药发展,使其在消费者中更为普及,但问题是,盲目地投入将有可能引起市场泡沫,使中医药走进粗制滥造的死胡同,如何避免这一问题,亦成为不少有识之士的共同忧虑。


国家中医科学院教授、中华国医药文化合作组织主席柳长华


柳长华在论坛上呼吁,中医药要获得长远发展,依赖的关键因素必然是中医药文化。在他看来,中医药的本质是基于生命与疾病的文化,这种文化指导着各种各样的医疗实践活动。因此以中医馆为落脚点的中医药生产力要获得发展,最重要的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


中国药店管理学院院长黄泽骎


不少业界大咖对柳长华的呼吁表示深度认同,圣爱中医馆董事长刘琼就以其亲身经历指出,中医馆不是一种可以让连锁药店快速转型、实现盈利的捷径,企业试水中医馆要获得成功,必然需要中医馆创建人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与认同,及长期的坚持与投入,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缺乏中医药文化认可与底蕴的中医馆,很难取得成绩。


圣爱中医馆董事长刘琼


“我创立中医馆,主要目的并非为了赚钱,更多的是基于自身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期望通过创立中医馆为中医药文化抢救与保留一点可传承的东西。如今经过多年努力,虽然在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并受到业界认可,但老实讲,中医馆并没有让我赚到多少钱。”刘琼如此表示。


注重细节分享,畅谈中医馆成功经验


在确立以文化为基础的中医馆发展模式基础上,如何围绕这个主题打造中医馆,其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这成为中医馆运营者最关心的话题。


武汉健民集团总裁徐胜


作为品牌中医药生产企业,经过多年观察与思考,武汉健民集团总裁徐胜在论坛上指出,中医馆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如要取得消费者认可,需要在服务意识上围绕三个必须,分别是必须担当起中医诊疗模式回归的重任、必须坚守真中医、必须把握用户为王的时代特征,变利益驱动为价值驱动这三个重点有可能达到成功彼岸。因为在他看来,虽然中医药如今快速发展,但亦危机四伏,唯有做好以上三点,才能摆脱中医药正在被主流体系边缘化、粗制滥造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等问题。


而对于中医人才紧缺等问题,张仲景大药房总经理杨明江则提出阶段性培养计划,前期先发展中医坐堂模式,招募名医培养企业中医药运营基础,创造中医文化氛围;中期通过师带徒等方式建立自身中医团队,并开办大型中医馆,锻造核心力量;后期以在大型中医馆为根本反哺中医资源,培育区域名中医,从而打造中医人才的生力军。


此外,由于中医药行业中长期流传“中医毁于中药”、“药材好药才好”等老生常谈的问题,因此包括太极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张戎梅、李时珍医药集团首席品牌官杨明江、伊犁全鹿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树丁、李桂德等行业大咖,亦在论坛上多次提及行业如要运营中医馆,就必须选择最优质的药材,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名医的功效。“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的采购团队一年中有近一年的时间在外面漂泊,就是为了寻找最为道地、优质的药材。”李桂德如此说道。


宁波彩虹大药房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桂德


李桂德同时强调,在中医馆运营过程中,除考虑中医药文化、中医馆服务意识、人才培养、药材选料等核心因素外,地政关系调节与营销创新亦十分重要。在他看来,如何争取政府管理部门的支持,为中医馆开办与运营创造有利条件,如何结合地方媒体、互联网的宣传渠道,对中医馆营销进行创新等,都决定着中医馆的生死存亡。“中医馆运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协调与配合,多种因素缺一不可,这就十分考验运营者的能力与耐性,唯有热爱这个领域,不断琢磨与投入者,才有可能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