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梦 健康梦|邀您参加第88届中国国医节 大型健康公益行动

来源: 重庆国瑞中医院/cqguorui



今年3月17日是第88届“中国国医节”,为了庆祝中医自己的节日,传承中医药文化,宣传防病治病及养生保健知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由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专委会、教育文化专委会、中医基础专委会、名医经验研究专委会主办,龙溪街道花卉西路社区、重庆国瑞中医院承办的“纪念第88届中国国医节大型健康公益行动”将于2017年3月17日走进渝北区龙溪街道花卉西路社区,为广大市民朋友提供免费专家义诊、送医、送药、送健康进社区服务。


活动时间:2017年3月17日(本周五) 上午9:00-11:30

活动地点:重庆市渝北区龙溪街道花卉西路1号重庆国瑞中医院

专家预约热线:8879 8999

 

活动亮点


1、名老中医免费义诊:活动现场免专家挂号费、中药煎药费。


2、免费健康筛查:活动现场凭筛查卡可享免费全身筛查1次(内科查体、腹部彩超 、心电图、DR(透视)、血液检查),免费妇科全面筛查1次(妇科查体、白带常规、BV、电子阴道镜、尿常规、尿HCG、妇科腹部彩超)。


3、活动当天中医特色理疗仅29元、妇科特色理疗39元。


4、现场免费测血压血糖、免费健康知识宣教。


5、到场即可获赠精美礼品一份。


义诊专家名单


李配富  

中医肿瘤专家(3月17日活动当天限号20名)

国家级名老中医、重庆市肿瘤医院中医科主任、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委会常委、重庆市中医药学会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和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及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省级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两项。


擅长:运用中西医两法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良恶性肿瘤及抢救危重疾病。著有30万字的学术专著《中医现代理论与临床》,在全国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洪 蕾   

中医养生保健、抗衰老专家  

主任医师、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3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学士学位,国家级中医药科普巡讲员、市中医药科普宣传巡讲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健康人报》中医专栏作者、香港蒙妮坦美容学院重庆分院中医美容导师。


曾在俄罗斯塔甘罗格国际中医药学院从事中医教学和临床工作,多年从事中医药抗衰防老、养生驻颜的教学和临床及其研究工作。长期在企事业、社区进行中医养生文化宣传讲座。


擅长:中医药治疗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疾病以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美容咨询服务。

 

刘菊香  

中医糖尿病专家

重庆国瑞中医院特聘名医、重庆市中医院著名资深副主任中医师

国家级名师王希知学术继承人,从医38年,现任重庆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委会主任、高级心理咨询师、重庆市养生保健委员。


擅长:呼吸、消化、心血管系统、老年病及内科疑难杂病。尤其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血压、冠心病、视网膜眼病、四肢麻木、肾病)、顽固失眠、重度咳嗽、甲亢、甲减、肥胖症、痤疮、高脂血症、痛风、自汗、盗汗、黄褐斑、月经失调、更年期综合症及各种肿瘤放、化疗后中医治疗,有独特疗效。

 

罗华丽   

中医内分泌、妇科专家  

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副教授  

出身于中医世家,现任重庆市青年联合会第四届委员(医药卫生界别),重庆市针灸学会理事和世界中医抗癌学会会员。发表高层次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厅局级科研课题2项,院级2项。参编国家级统编教材7部,副主编1部。参加优质课程《针灸学》建设,主导2门专业课程和1门留学生全英语课程,副主编及参编中医养生书籍3本。


擅长:中药、针灸合用调治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内分泌代谢疾病;过敏、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失调疾病以及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

 

谭玄松  

中医内科、风湿专家

重庆市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治中医师   硕士研究生

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数年。师从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洪蕾教授。学习及工作期间撰写论文7篇,撰写专业书籍五册。参与完成各级科研6项,在研2项。熟练掌握中医内科、骨科、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长期从事疼痛、风湿病、针灸及中医临床工作。


擅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骨关节炎,颈腰椎退行性疾病,面神经炎。对上火,湿热病,阴虚夹湿,阳虚火旺,阳虚阴盛,气血有余,气血不足,正虚邪盛等机体状态可行针对性的调理。

 

杨艳梅 

中医脾胃、妇科专家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会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硕士、执业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讲师,中国中医药报通讯员。曾发表“宁血饮干预治疗小儿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宁血饮对ITP模型小鼠血小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浅谈《伤寒论》中调理脾胃之法”、“薯蓣丸治疗围绝经期女性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等论文。


擅长:对中医“治未病”和养生保健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张飞  

中医内科、儿科专家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和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会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夏中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学术经验继承人。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医学学士学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数年。师从重庆市名中医夏中和主任中医师、洪蕾教授、樊建主任中医师。具有深厚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和扎实的现代医学基础,以及丰富的中医临床诊治经验。


擅长:中医儿科、内科、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对儿科类疾病有个人独到的见解,如小儿感冒、咳嗽、哮喘、厌食、腹泻、消化不良及小儿疑难杂症等。对成人内科、妇科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等的诊断及治疗也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梁明清  

中医内科专家  重庆国瑞中医院名医馆主任 

从事内科中西医临床工作三十八年,积极参与临床科研工作,曾获市中医管理局“三等奖”,曾任医院住院部内科主任、门诊部主任、院党支部书记等职。

 

擅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包括肝胆胰脾)、泌尿系统以及心脑血管、糖尿病等疾病的诊疗。

 

郑动节  

中医针灸理疗专家 重庆国瑞中医院名医馆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本科,三代祖传中医,自幼随父学习中医,从医45年。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重庆市历届针灸协会会员、国家针灸协会会员,先后在国家级杂志《中医杂志》、《实用中医内科杂志》、《国医论坛》发表论文十余篇。曾先后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广东佛山市中医院、重庆新桥医院进修学习,有丰富的中医及针灸临床经验与专业技术。


擅长:运用中医药及针灸治疗各种内科、妇科疾病以及颈、肩、腰腿痛疾病、面瘫、中风偏瘫,其小针刀疗法对治疗颈、腰椎病、骨质增生及椎间盘突出有特殊疗效,尤擅长运用穴位贴敷及穴位注射防治咳喘、颈腰腿痛、胃痛及风湿类风湿等疾病。

 

胡吉成 

中医糖尿病专家  重庆国瑞中医院名医馆  名老中医

自幼师从北京中科院任岩东教授、成都中医学院名老中医张文学教授,从事中医内科工作四十六年,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基础知识后深造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深得秘方验方传授,对常见病、地方病、多发病及各种慢性疾病、疑难杂病的诊治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擅长:糖尿病、失眠、眩晕、中风、面瘫、心脑血管疾病、胃炎、肝炎、风湿、椎间盘突出、肿瘤、感冒、各类皮肤病、儿科疾病、妇科疾病、内分泌失调等疑难杂症。


 【相关链接】

【国医节的由来】

中医堪称国家“瑰宝”,有着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鸦片战争前,中国医界一直是中医一枝独秀。列强入侵后,西学渐在中国落地生根,两种异质医学体系并存,导致中西医论争日益激化。1929年2月,国民政府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通过了西医余云岫等提出的“废止旧医(中医),以扫除医药卫生之障碍案”,另拟“请明令废止旧医学校案”呈教育部,并规定了6项消灭中医的具体办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废止中医案”。



1929年3月17日,全国17个省市、242个团体、281名代表云集上海,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大会成立了“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组成赴京请愿团,要求政府立即取消议案。同时,全国总商会、中华国货维持会、医药新闻报馆,以及南洋华侨代表等电请保存国医。社会公众舆论也支持中医界,提出了“取缔中医药就是致病民于死命”、“反对卫生部取缔中医的决议案”等声援口号,最终,废止中医议案未被采纳。


为了纪念这次抗争,医学界人士遂将3月17日定为“国医节”,纪念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健康、发展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国医节的发展】

“中国国医节”在1929年确立后,并没能延续下来。关于中医中药的“存废问题”,从20世纪20年代起一直是中国人关注的重点问题,到2012年的百年中,中医已经历五次存废之争:



1912年北洋政府以中西医“致难兼采”为由,把中医药排斥在医学教育系统之外;


1922年颁布《管理医士暂行规则》,严重束缚中医医师执业;


1933年国民党提出废除中医中药;


195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有人提出“改造旧医实施步骤”的草案,要“改造”中医;


1950年5月,余云岫参加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再度提出废止中医方案,遭到与会者一致反对。


19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王斌提出,中医是封建医,应随封建社会的消灭而消灭。还开设了中医进修学校,让中医学习西医,学习解剖学。


1953年这些做法受到毛泽东批评,副部长兼党组书记贺诚与副部长王斌被撤职。1954年,毛泽东说“今后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西医学习中医,而不是中医学西医。”



1961年台湾的李敖发表过两篇关于废除中医的文章。在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政府对中医学给予了政策上扶植,中医得到很大的发展。在当时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人试图反对中医。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三支力量都要发展,长期并存”的工作方针。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



从1998年开始,方舟子(方是民)就开始在网上批判中医,在他管理的“新语丝”网站还专门为此辟有专栏,收录了数百篇文章。他的观点是“废医验药”,即废除基于阴阳五行、经脉气血的中医理论,将本来用于证实中医的经络、气血等理论的研究经费,转而用科学的方法检验中药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


2006年4月《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第27卷第4期刊登了中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功耀教授《告别中医中药》的论文。文中提出从文化进步、尊重科学、维护生物多样性、人道主义等角度看,应告别中医中药。


2007年3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此后的2008至2011年,历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有“大力发展和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句。



2009年中南大学张功耀教授发表《告别中医中药》,提出“让中医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到民间”,并发起取消中医的网络签名。


2008年中国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出,“要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发展,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这是民间长时间争论“中医存废”以来,中国最高一级政府给出的最为郑重的官方态度。


2008年的“中国节2008”系列活动,特别破例将“国医节”列为2008年进行积极推动和庆祝的九个传统节日之一。



2009年中国全国政协与全国人民大表大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米烈汉建议,尽快恢复“中国国医节”。

在历史上,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方便快捷的西医,到21世纪初,人们不仅忘记了国医节这个节日,中医也已经走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1949年中国人口5亿,有中医50万;2010中国有人口13亿人,中医只有27万人,其中能号脉的不足3万人,而且几乎都是50岁以上的老医师。西医人数则从1949年的8.7万人发展到2010年的175万人。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报告,中医学专业因为毕业生失业人数连续3年居高,被亮起了“红牌”。在就业的指挥棒下,许多年轻人弃学中医,即使学了,也很难找到对口工作。中医药大学作为培养中医的主阵地,一旦失守,中医的命运可想而知。


2012年6月25日,据京华时报报道北京将在小学推行中医文化知识课程。北京全面启动“中医文化进校园”工作,下学期起,全市统一的中医校本课程(小学版)将正式启用。


 

【结束语】

国学有五术

中医有其名

纵观史册三千年

黄帝歧伯论内经

诸子百家共传承

扁鹊越人诊圣手

外科鼻祖神华佗

伤寒传世乃仲景

药学神农本草经

用药且要遵五行

法有中医整体观

更得阴阳辩证候

配以恒动古经方

治病救人济苍生

大医精诚耀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