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中医病证名。多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而引发。胃是主要病变脏腑,常与肝脾等脏有密切关系。胃气郁滞、失于和降是胃痛的主要病机。
中医病名:胃脘痛
西医病名:慢性胃炎
1、 胃脘部疼痛,常伴有食欲不振,痞闷或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等。
2、 发病常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累、受寒等因素。
3、 起病急或缓,常反复。
1、 脾胃虚寒证: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不温,便溏,舌苔淡白,脉虚弱。
2、 胃阴亏虚证:
胃脘隐隐作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3、 肝气犯胃证:
胃脘胀痛,连及两胁,攻撑走串,美因情志不遂而加重,喜太息,不思饮食,精神抑郁,夜寐不安,舌苔薄白,脉滑。
4、 胃中蕴热证:
胃脘灼痛,痛势急迫,若兼肝气郁滞,并见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秘方来源于武鸣区中医院脾胃病科,由脾胃病科专家潘文斌副主任医师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后总结得出。秘方对胃脘疼痛,伴胀闷不舒,攻撑作痛,脘痛连胁, 善太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暖气频繁,嘈杂返酸,大便不畅,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的患者,取得确切疗效。
秘方组成:柴胡、白芍、枳壳、川芎、香附、苏梗、牛膝、陈皮、甘草。
方解:方中取柴胡入肝胆经升发阳气,调和肝脾,为君药。白芍敛阴养血柔肝为臣,与柴胡合用,以补养肝血,条达肝气,可使柴胡升散而无耗伤阴血之弊,再加川芎调血中之气,香附理气中之血。佐以枳实调肝理气解郁,与柴胡为伍,一升一降,加强舒畅气机之功,并奏升清降浊之效;与白芍相配,又能理气和血,使气血调和。紫苏梗、牛膝一升一降舒畅气机,肝脾不调,致使脾虚失运,予陈皮理气健脾,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益脾和中。
加减:若疼痛严重时,宜加延胡索、川楝子以理气和血止痛;反酸嗳气明显者,加黄连、吴茱萸、乌贼骨、瓦楞子。
苏子老姜粥
【配方】紫苏子10克,老姜5克,粳米150克,盐4克,味精2克。
【制作】
1.紫苏子洗净;老姜洗净,切片;粳米淘洗干净。
2.将紫苏子、老姜、粳米放入炖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40分钟,放入盐、味精即成。
【食法】当正餐食用。
【功效】暖脾胃,行气止痛。适用于气虚胃痛患者。
【宜忌】脾虚便滑、阴虚气喘者忌食。
良姜香附粥
【配方】高良姜15克,制香附6克,粳米100克,红糖20克。
【制作】
1.高良姜、制香附洗净;粳米淘洗干净。
2.将高良姜、制香附、粳米放人炖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成粥,放人红糖即成。
【食法】正餐食用。
【功效】温中,止呕,止痛。适用手慢性胃炎患者。
【宜忌】气虚无滞、阴虚血热者忌食。
归参乳鸽汤
【配方】当归10克,党参15克,乳鸽2只,姜、葱各10克,盐 6克,味精3克,料酒15毫升,胡椒粉3克。
【制作】
1.乳鸽宰杀后去毛和内脏,洗净,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放入沸水锅中汆去血水;姜切片;葱切段;当归、党参洗净,切段。
2.将乳鸽、当归、党参、姜、葱、料酒放入炖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l小时放人盐、味精、胡椒粉即成。
【食法】每日1次,适量食用。
【功效】补气血,通血脉,止疼痛。适用于慢性胃炎、日久虚、脘腹疼痛患者。
【宜忌】大便溏泄者慎食。
>>>>更多秘方
秘方汇会从各家中医(民族)医院搜集大家关心的各种秘方,并向大家分享,我们致力于搜寻真实有效的秘方。点击下方二维码识别即可关注我们!
淘药方网站
淘药方是一个互联网+民族医药的医疗服务平台,也是中医民族医药交流与推广的互动平台,这里汇集了来自全国的中医和民族医药特色疗法、特色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