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仁心献昌吉 民族团结一家亲——人民医院廖祁平援疆工作报道

来源: 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qzyxgdzkxxfsrmyy

有一种精神,看似平凡渺小,它却能成就不平凡的业绩;有一种精神,看似豪情万丈,它却代表着最平实务本的人文精神。那就是:平凡岗位献真情的援疆精神。2015年9月,我院内二科副主任医师廖祁平作为福建省泉州市第六批援疆医疗队的一员,肩负着组织的重托,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跨越祖国东西,行程近五千公里,来到了祖国西北部的城镇——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并被分配到了昌吉市人民医院,同时荣幸地被任命为院长助理兼神经科副主任,主管神经内科工作。

进疆后,廖祁平全身心投入到援疆工作中,2015年12月1日下午将近7点,他正翻阅着一本医学书籍,听到值班医生说了一句:“你是周围性面神经瘫,咦,怎么舌头也歪了!”,出于职业的敏感,他回头看了一下,接着走过去详细询问,发现病人2天前出现发热,当日下午在诊所静滴治疗,突发头晕、视物不清、视物双影、口角歪斜、口周麻木、行走不稳等情况;体检发现病人眼球不能活动,中枢性面舌瘫,凭借着多年的临床经验,廖祁平判断患者罹患了少见的多颅神经损害,可能是脑干脑炎,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需要用丙种球蛋白,每天至少8千元,5天疗程下来,最少要4万余元,还不包括其他治疗,而病人经济状况并不允许。即要把病治好,又要少花钱,问题摆在眼前,廖祁平几经思考后采用了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其他治疗尽量简化。处理好病人,向值班医生交代好注意事项,天色已晚,回基地的班车已经没有了,廖祁平就独自打的回了基地。接下来每天查房,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几天后,大家惊喜地发现,病人病情开始好转,眼球运动也改善了,调整用药继续治疗。16天后病人顺利出院,症状基本消失,费用大大低于预期。出院当天,病人紧握着廖祁平的双手久久不愿放开,嘴里一直念叨着,“谢谢、谢谢,真是太感谢了!”。出院后,经过数次追踪回访,病情未反复。一年半的时间里,这种事例经常上演。廖祁平同志时时刻刻“以病人为中心”,把无限的激情倾注在新疆昌吉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中,治病救人,医德高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交口赞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廖祁平不仅是病人眼中的好医生,也是当地医生眼中的好老师。他不单单传播知识和理念,还把技术传给当地医生,提高当地的医疗水平和整体素质,培养一支属于昌吉人民自己的”医疗队”。

      工作之外,廖祁平还积极参与多种社会公益宣传活动,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农村基层开展送医下乡义诊活动;对孤残村民、老干部和老党员送医送药送温暖活动;进社区乡镇开展常见病讲座活动;为身处边远农村贫困人群提供了方便和科学的治疗指导意见;为结对子贫困学生及贫困户捐款。和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

廖祁平同志坚持不懈,坚守到底,把满腔的挚爱奉献给了援疆事业,凭着自己对新疆昌吉人民的几分热爱,几分执着,几分赤诚,圆满完成领导和人民交给他的任务。2016年12月,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为廖祁平同志颁发了“第八批省市优秀援疆干部人才”证书和奖牌,是泉州市第六批援疆医疗队伍中惟一获此殊荣的。同时,廖祁平还被昌吉市人民政府授予了“荣誉市民”称号。2017年1月31日的泉州新闻联播对廖祁平副主任医师一年半的援疆事迹进行了报道,讴歌了一位普通援疆医生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