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伟:贯彻落实《纲要》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来源: 芝罘卫生计生/zfwsjs

马晓伟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李克强总理指出,健康是幸福的基础。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民健康。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人民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持续提高。2015 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6.34 岁,婴儿死亡率、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8.1‰、10.7‰和20.1/10 万,总体上处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健康基础。同时,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变化等,也给维护和促进健康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与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健康领域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有待增强,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统筹解决关系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

为有效应对健康挑战、进一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大战略部署。2016 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健康中国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确定了路径。


一、充分认识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党中央从国家战略和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凸显了党和国家对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对于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健康是发展的应有之义。党中央高度重视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对未来一段时期发展健康事业、更好地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作出了制度性安排。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第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的必然要求。2015 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近5 万元。随着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向更多服务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等一系列转变,人民健康服务消费的内容和模式都在发生变化,对服务质量和服务环境提出更高要求。在这种形势下,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紧紧围绕群众需求增加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第三,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是我们党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系。“十二五”时期,我国城乡居民健康差异进一步缩小,健康公平性持续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既面对着发达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也面对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迫切需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整体性解决方案,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良性互动。

第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承诺的客观需要。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拥有健康的人民意味着拥有更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当今世界,健康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对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的影响不断上升。健康领域正酝酿着以健康促进为基础的新变革。与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相比,“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和标准更高,更加强调关注健康的决定因素。顺应国际发展趋势,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坚持从大健康、大卫生的高度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角度,统筹解决健康问题,可以更好地响应联合国“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 展示良好国际形象。

二、深刻领会《纲要》体现的大健康理念

《纲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制定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是到2030 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编制和实施《纲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举措,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对联合国“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的重要举措。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了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这个方针的根本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这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必须一以贯之坚持的基本要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坚持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转变健康领域发展方式,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

《纲要》突出强调了三项重点内容: 一是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促进资源下沉, 实现可负担、可持续的发展;二是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在强基层基础上,促进健康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三是将“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作为战略主题,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推动社会共建共享,人人自主自律, 实现全民健康。

(一)《纲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突出战略性、系统性、指导性、操作性

一是突出大健康的发展理念。当前我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处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变化,维护人民健康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发展实践表明,人的行为方式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以治病为中心”难以解决人的健康问题,也不可持续。实现健康也不仅仅是医疗卫生部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各领域协同推进。因此,《纲要》确立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大卫生观”,提出将这一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统筹应对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人民群众健康。

二是着眼长远与立足当前相结合。《纲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国家战略, 充分考虑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阶段目标相衔接,与联合国“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 要求相衔接,同时针对当前突出问题, 创新体制机制,从全局高度统筹卫生计生、体育健身、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公共安全、健康教育等领域政策措施,形成促进健康的合力,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发展道路。

三是目标明确可操作。《纲要》围绕总体健康水平、健康影响因素、健康服务与健康保障、健康产业、促进健康的制度体系等方面设置了若干主要量化指标,使目标任务具体化,工作过程可操作、可衡量、可考核。《纲要》提出健康中国2020 年、2030 年、2050 年“三步走”的目标。到2020 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健康服务体系完善高效,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到2030 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到2050 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二)《纲要》要求建设健康中国必须坚持健康优先、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公平公正的原则

一是健康优先。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立足国情,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

二是改革创新。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冲破思想观念束缚, 破除利益固化藩篱,清除体制机制障碍,发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的引领支撑作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

三是科学发展。把握健康领域发展规律,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转变服务模式, 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健康服务从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转变到质量效益提升的绿色集约式发展,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提升健康服务水平。

四是公平公正。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

(三)《纲要》明确“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针对生活行为方式、生产生活环境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等健康影响因素,坚持政府主导与调动社会、个人的积极性相结合,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落实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 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实现全民健康。

将“共建共享”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基本路径, 是贯彻落实“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具体体现。要坚持政府主导与调动社会、个人的积极性相结合,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统筹社会、行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实现政府牵头负责、社会积极参与、个人体现健康责任,不断完善制度安排,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要促进全社会广泛参与,强化跨部门协作,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控制影响健康的生态和社会环境危险因素,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共治格局。要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要素配置和服务供给、补齐发展短板、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要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引导形成自主自律、符合自身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控制影响健康的生活行为因素,形成热爱健康、追求健康、促进健康的社会氛围。

将“全民健康”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要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要惠及全人群、覆盖全生命周期,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分别解决提供“公平可及”和“系统连续”健康服务的问题。要做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工作,使全体人民享有所需要的、有质量的、可负担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要强化对生命不同阶段主要健康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的有效干预,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全面维护人民健康。

三、准确把握《纲要》提出的健康中国建设重大举措

(一)五个方面的战略任务

《纲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站在大健康、大卫生的高度,紧紧围绕健康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和心理等生物学因素、自然与社会环境因素、医疗卫生服务因素、生活与行为方式因素),按照从内部到外部、从主体到环境的顺序,依次针对个人生活与行为方式、医疗卫生服务与保障、生产与生活环境等健康影响因素,提出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五个方面的战略任务。

一是普及健康生活。从健康促进的源头入手,强调个人健康责任,发展健康文化,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等专项行动。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学生主动防病意识,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全面推进控烟履约,控制酒精过度使用,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减少不安全性行为和毒品危害,引导群众形成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

二是优化健康服务。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强化慢性病筛查和早期发现。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改革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方式,完善国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政策。

全面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全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向人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支持力度,提升服务能力,保障贫困人口健康。依法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伤害医务人员的暴力犯罪行为,保护医务人员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推动中医药生产现代化,打造中国标准和中国品牌。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人群为重点,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两个层面采取措施加强健康服务。实施母婴安全计划,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加大儿童重点疾病防治力度,继续开展重点地区儿童营养改善等项目,加强妇女常见病筛查和早诊早治,提高妇幼健康水平。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导和综合干预,促进健康老龄化。推动医养结合,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实施精准康复,改善残疾人医疗服务,维护残疾人健康。

三是完善健康保障。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机制,加强基本医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商业健康保险与医疗救助等的有效衔接。全面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形成总额预算管理下的复合式付费方式。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结算。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开发与健康管理服务相关的健康保险产品。深化药品、医疗器械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完善药品信息全程追溯体系。落实医疗机构药品、耗材采购主体地位,鼓励联合采购。完善国家药物政策,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以基本药物为重点的临床综合评价体系,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四是建设健康环境。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力度,推进国家卫生城镇创建,建设健康、宜居、美丽家园。把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广泛开展健康社区、健康村镇、健康单位、健康家庭等建设。针对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全面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推进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全面实施工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实施环境与健康风险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健全从源头到消费全过程的监管格局,严守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完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实施医疗器械标准提高计划,强化药品安全监管。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努力减少公共安全事件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胁。强化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发生。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治理,促进道路交通安全。加强儿童和老年人伤害预防和干预,预防和减少伤害。完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体系,提高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健全口岸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能力。

五是发展健康产业。要区分基本和非基本,激发市场在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活力。优化多元办医格局,引导社会力量增加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优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推进和实现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推动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医疗影像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和血液透析中心等。积极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健身休闲设施建设运营。加强医药技术创新,推动重大药物产业化,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诊疗设备、医用材料的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医疗健康服务贸易,增强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实现医药工业中高速发展和向中高端迈进。

(二)保障战略任务实施的政策措施

为保障规划目标的实现,《纲要》还从体制机制改革、人力资源建设、健康科技创新、健康信息化、法治建设和国际交流等6 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战略任务实施的政策措施。

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系统评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对健康的影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更加成熟定型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健康筹资机制,履行政府保障基本健康服务需求的责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推进健康相关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二是加强健康人力资源建设。改革医学教育制度,加快建成适应行业特点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医学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住院医师与专科医师培养培训制度,建立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强化面向全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创新人才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三是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大力加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网络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和数据交汇,构建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实施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启动实施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健康保障等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等科技计划,推动医学科技进步。

四是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创新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持续推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自主健康管理一体化的国民健康信息服务。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体系建设,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

五是加强健康法治建设。推动颁布并实施基本医疗卫生法、中医药法,修订实施药品管理法,加强重点领域法律法规的立法和修订工作,健全健康领域标准规范和指南体系。强化政府在医疗卫生、食品、药品、环境、体育等健康领域的监管职责,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制。

六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实施中国全球卫生战略,全方位积极推进人口健康领域的国际合作。要积极参与健康相关领域国际标准、规范等的研究和谈判,完善我国参与国际重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紧急援外工作机制,加强同“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合作。加强南南合作,落实中非公共卫生合作计划,继续向发展中国家派遣医疗队员。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提升健康领域国际影响力和制度性话语权。

四、扎实推进《纲要》实施

实施《纲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纲要》的贯彻落实工作,扎实推进《纲要》实施。全社会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第一,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一项全局性、整体性、跨领域、跨部门的系统工程,绝不只是某一个部门的工作,也不只是某一个地方的工作。要推动各级政府和部门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摆上重要日程,完善健康中国建设推进协调机制,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健康中国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考核指标,完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强化责任担当,做好相关任务的实施落实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第二,要认真组织实施。健康问题涉及面广,各有关方面要加强协同配合,把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作为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目标,抓紧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围绕《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重大政策措施,分阶段、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对于实施中的一些重大事项,要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形成经验并在全国推开。要切实加大改革的力度,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强大动力。要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其主力军作用。要建立常态化的督查考核机制,强化激励和问责,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扎根、开花。同时,要建立健全监测评价机制,做好实施监测。要在《纲要》指引下,编制实施好“十三五”医改规划和“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对《纲要》各项政策和措施进行细化完善,明确各个阶段所要实施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通过五年规划的实施,落实《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求。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对各地在实施规划纲要中好的做法和有效经验,要及时总结,积极推广。

第三,要强化宣传引导。要重视并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加强正面宣传、舆论监督、科学引导和典型报道,既最大限度凝集共识、增强信心,又合理引导社会预期,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为健康中国想招、一起为健康中国发力的良好氛围。

我们相信,《纲要》的实施必将进一步凝聚全社会对健康中国建设的共识,提振建设健康中国的信心,为卫生与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全面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加快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建设健康中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链接一:《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

《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于2015年9月25 日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正式通过,包括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项具体目标。这份纲领性文件将推动世界在今后15 年内努力实现3个史无前例的非凡创举——消除极端贫困、战胜不平等和不公正及遏制气候变化。

链接二:健康扶贫工程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是“十三五”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一项重要举措。工程针对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受益水平为着力点,整合现有各类医疗保障、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资源,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采取更加贴合贫困地区实际、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切实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更多信息敬请关注:

——芝罘卫生计生——

传播健康知识,服务公众居民



免责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本平台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健康知识和技能,让更多人获取健康资讯,提升健康素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