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垂体瘤的影像诊断

来源: 天津中公卫生考试网/ylzpks

关注天津中公卫生考试网



天津医疗卫生Q群 325801802 

中公卫生人才网帮助考生整理的影像诊断,包括病因病理、临床表现、CT表现、MR表现、鉴别诊断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如下:

[病因病理]

垂体瘤属良性上皮源性肿瘤,累及垂体前叶,占颅内肿瘤的10%-18%,以女性多见。根据有无激素分泌,将该瘤分为功能性(占75%)和无功能性(占25%),有分泌功能者可再分为生长激素腺瘤、泌乳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促性腺腺瘤等。依肿瘤大小分微腺瘤(直径<10mm)和(大)腺瘤(直径>10mm)。

[临床表现]

无功能性的垂体腺瘤通常诊断较晚。肿瘤压迫视交叉引起视野缺损,压迫正常垂体腺出现垂体功能低下。侵犯海绵窦可出现第3、4、5颅神经障碍,向上延伸至第三脑室或孟氏孔可引起脑积水。有功能性的垂体瘤发病初期即可发现,大多数属于微腺瘤。泌乳素瘤表现为乳溢-闭经综合征。嗜酸细胞瘤表现为肢端肥大症。

[影像学表现]

垂体大腺瘤

1.CT表现:

①鞍内占位,多呈圆形,可向鞍上或向两侧生长,平扫多为等密度(占63%)或高密度(占16%)。

②16%的肿瘤内有出血,急性出血为高密度,以后为等密度或低密度。

③蝶鞍扩大,鞍底下凹变薄、侵蚀或破坏。

④增强扫描后肿瘤多为明显强化。

2.MR表现:

①鞍内软组织肿块,大部分边缘光滑,向鞍上、鞍旁或鞍下延伸。

②T1及T2加权肿瘤实性部分呈等信号。

③病变可包绕、推压双侧颈内动脉、同时使视交叉受压移位。

④瘤体内部可囊变、坏死,大的肿瘤常压迫第三脑室,引起双侧脑室积水。

⑤增强后,瘤体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

垂体微腺瘤

1.CT表现:

①垂体内异常密度区,多为低密度。

②垂体上缘突起,尤其是局限性不对称性上突,常提示一个潜在的腺内肿块。

③垂体高度异常,一般直径高于8mm为异常,但18岁-35岁正常女性垂体直径可达9.7mm。

④垂体柄偏移。正常垂体柄位正中或下端极轻的偏斜(倾斜角为1.5°左右),若明显偏移肯定为异常。

⑤鞍底骨质变薄、侵蚀和下凹。

2.MR表现:

①垂体局限性异常信号,T1加权较正常垂体信号略低,T2加权分界不明显。

②垂体上缘局限性膨隆,垂体柄移位。

③鞍底向下呈浅弧样凹陷。

④动态增强早期,正常垂体强化明显,瘤体不强化或强化轻微。

⑤结合实验室检查,相关的内分泌异常。

[鉴别诊断]

垂体大腺瘤需与以下病变鉴别:

①颅咽管瘤:常为囊性或囊实性,多有囊壁钙化,且以鞍上病变为主,几乎不侵及鞍底。

②漏斗星形细胞胶质瘤:肿瘤本身的形态虽与垂体瘤相仿,但肿块不累及鞍底骨质,部位偏后上。

③动脉瘤:病变多在鞍旁,瘤壁常有钙化,瘤内有血流的区域强化显著。

垂体微腺瘤需与以下病变鉴别:

①垂体囊肿: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在CT或MRI的动态增强扫描呈低密度(或低信号),而延迟扫描病灶强化,则可排除囊肿。

②正常垂体:10%的垂体功能正常可出现局限性低密度灶,其中一些为中间部的解剖变异,没有内分泌症状的垂体低密度直径在5mm以下者诊断垂体微腺瘤应谨慎; CT发现直径小于3mm的低密度区,还应注意排除伪影。在同一层面采用高分辨重复扫描或平扫与动态增强相结合,有助于肯定病变。

以上就是中公卫生人才网为大家整理的的影像诊断知识,更多医学影像学复习资料,请关注医学影像学备考资料!



点击 | 上一期


天津中公卫生考试网

微信:ylzpks

电话:15722215076

网址:www.yixue99.com

回复:“招聘”查看招聘资讯

时时关注!招聘资讯抢鲜看!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