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果说2016年“营改增+两票制”政策考验的是医药行业的财务系统,那么2017年的政策可能考验的就是医药行业的市场管理能力,其中最显眼的就是医药代表。
医药代表的身份一直很模糊,最近医药代表登记备案制被反复强调以后,很多人开始注意这个问题,如果涉及到法律要求就得认真了,就像“流通整治对应挂靠”,“营改增+两票制对应过票”一样,医药代表备案对应的是什么呢?
但是,很多人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这张旧船票早已无法登上新的客船。
看看几个事件的时间点:
2017年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医药代表的管理,建立医药代表登记备案制度,备案信息及时公开。医药代表只能从事学术推广、技术咨询等活动,不得承担药品销售任务,其失信行为记入个人信用记录。
2017年3月20日,上海十院要求合作供应商的各类工作人员及销售代表要到指定地点拍照登记。上海瑞金,市一也在筹备类似活动。(来源:医药代表MRCLUB)
2017年3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将“做好医药代表登记备案信息公开工作”当做2017年国务院的工作要点。
2017年3月24日,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委员会、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协会发起的“构建更规范具有价值的中国医药行业临床学术交流体系”课题成果发布会暨医药代表登记备案制研讨会上,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会长潘广成透露说,医药代表登记备案制已经明确被纳入到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当中。(来源:E药经理人)
最近包括有医药代表问我要不要备案。。。。看来比我还关心呢!
可见医药代表登记备案制的脚步在提速,但是不得不说这又是横在医药人面前的一道门槛。
为什么“学术交流体系”谈了这么多年,越走越凌乱呢?在争论带金模式与学术推广哪个更好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什么?
侥幸和拖延最大的损失不是钱,而是时间。这几年GSK都脱一层皮了,你连臭袜子都不愿意脱。
有一次和朋友聊天,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现在早就过了“说”的阶段,而是到了“做”的阶段。
老吴的理念就是:DON'T TALK JUST FUCK
医药行业谈转型谈了十几年,说那么多有用吗?可能有吧,关键是能动的人早就行动了,不能动的人还在挑三拣四。你要和谁一起前进?
医药代表登记备案制需要注意什么?
医药代表登记备案制实际上是给医药代表提出了新的定位,从而决定了医药临床工作的新定位,再进一步决定了医药营销(直营+代理商/服务商)的新定位。
那么作为医药行业中“资源整合”的招商工作来说,不同环节定位的改变就像季节,换地图一样重要,不小心整合个“地雷”进来可就郁闷了。
备案并不会帮助你开发或者上量,但不备案一定会让你变成一颗炸弹。
一个代表出问题,全公司的产品都停药,太不人道了。开个玩笑,建议备案以后按产品ID和代表挂钩。
虽然目前备案制还没有明确细则,但无论以后的细节会怎样,都会涉及两方面内容:
谁备案?
这里会有一些门槛,而且不会像“职业药师”“购销员”一样让人空悬着,一旦备案医药代表就真的是“连接药企与医生的桥梁”了,与公司完全绑定,那么,谁值得与公司绑定?
嘿嘿,问你老板去。能力太过豆腐渣的,历史上有小辫子的,都不太合适。
这个职业目前要完全超脱于公司或产品,似乎不太可能。
做什么事?
既然人选是高要求的,做事就不能太LOW,带金的事肯定不是让你干,就像将来通过一致性评价以后的产品不太可能简单地分包出去一样。
成本高了,效率必然要更高。所以,代理商无法做到的精度和范围,只有服务商能做到。
推荐阅读:
《不懂代理商进化原理,你的招商将不堪一击》
《用更深的"招商概念",适应更动荡的医药环境 》
代理商从“区块性”走向“事务性”改变的不只是代理的范围,还有做事的效率。
遥想当年的医药代表是“医生+销售”,后来变成“保姆+销售”,现在要回归“医生”的属性,绝大部分“保姆”是不行的,所以能否理解“医药代表只能从事学术推广、技术咨询等活动”这句话,首先是因为自己的角色,其次才是能力。
“保姆”的能力体系不在“医生”的频道上,不努力学习怎么行呢?
从招商的角度如何看待这两个问题呢?
“谁备案?”等于代理商对业务员团队的一次高度筛选,获选的是能力中上但最稳定的医药代表。所以可以作为对代理商的一个考核内容。
能力特别好的当然不会在这里,他们不是“公司”能约束的,更别说备案了。
《这篇文章告诉你不一样的医药代表》
“做什么事?”这个问题比较大,因为真正的备案政策不知道什么时候执行,但企业定位,业务转型却是越早越好的,而且五花八门。
积极上进的代理商正在默默地转型,招商经理不能等到他转变成功的时候才赶紧结合,那时你就失去了资源整合的主动权了。
所以老吴冒着“分析政策容易被打脸”的风险,提前为你哆嗦了这么多,觉得文章有价值就分享一下吧。
▼
对于代理商转型我更是关心,这事情可比做一个大品种有意义得多。
本文开头说2016年“营改增+两票制”政策考验的是医药行业的财务系统,2017年的政策可能考验的就是医药行业的市场管理能力,那么2018年呢?
放眼在未来。
对于转型,我一直都是倡议从实际出发,依据自己的资源和发展方向去计算衡量转型项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行过程中还需要迭代进化,谁都无法告诉你唯一的答案。
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且只能有自己的答案,才是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