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安徽药店总数近1.5万家,
其中连锁药店232家,拥有门店近5000家,
连锁率不足30%
合肥常住人口已近750万人,
但从2011年以来,一直保持千家药店的总体规模,
目前有连锁药店24家,
连锁率为60%
安徽,地处华东、长江三角洲腹地,经济上属于中国中东部经济区,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皆穿流而过,自古便是我国的商贸重地,产生了与晋商齐名的徽商。但是,从全国药品零售市场的发展状况看,安徽省零售药店的连锁率与发展规模均相对落后。在今年6月底新公布的《2014~2015年度中国连锁药店综合实力百强榜》中,安徽本土连锁药店只有安徽丰原大药房和安徽国胜大药房两家企业入榜,且排名靠后。
根据安徽省2012年公布的《安徽省药品流通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至“十二五”末,培育一批年销售额在5亿元至10亿元以上的地区性、区域性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而就目前情况而言,达成此目标的企业并不多,除总部位于蚌埠的丰原大药房年销售额达7.5亿元的成绩较亮眼外,其他的大连锁年销售额均在3亿元至5亿元间不等。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安徽零售连锁的发展缓慢不前呢?
政策也许是其中一个原因。自2011年以来,合肥市千家药店的总体规模就再没发生过变化。原因就在于合肥市药监局这些年一直未放开对新开药店“牌照”的审批,因此,一些品牌连锁只能依靠兼并收购单体药店来扩大自身规模。
反观全省,除合肥外,安徽省下辖还有15个地级市、105个县(市)、区。据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省共有零售连锁企业232家,比去年的196家增加了36家。药店总数近1.5万家,其中连锁门店只有近5000家,连锁率不足30%。总体上,安徽药品零售企业仍呈现多、小、散的特点。
在记者看来,因为地处华东腹地,安徽仍是一块潜力巨大的市场。据业内人士透露,益丰大药房已经“蠢蠢欲动”,一旦政策放开,各大资本势力必将在这片土地上掀起“争夺战”,届时,谁又能想象到安徽药品零售市场格局将发生什么变化呢?
新店牌照持续收紧,兼并收购仍在继续
作为安徽省省会城市,合肥市常住人口已近750万人,人口基数大,但与此相反的,合肥市的零售药店数量却不多。目前合肥(含四县一市)有连锁药店24家,但药店总数只有1100家左右,其中市区950家左右。自2011年以来,合肥市千家药店的总体规模就再没发生过变化。究其原因,在于合肥市药监局这些年一直未放开对新开药店“牌照”的审批。
2011年,合肥市药监局公布《关于整顿药品零售行业加快推进连锁经营的意见》,实施合肥市药品零售行业新政,鼓励大型连锁兼并规模小的单体药店。同年公布的《合肥市药品零售网点年度设置规划(2011-2015年)》提到,合肥市新增药品零售网点将由政府统一公开招标,提倡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采取兼并重组等形式增加门店数量。此外,力争“十二五”末,药品零售连锁率达到80%以上,并培育3~5家规模较大的覆盖全市、辐射全省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由此一来,合肥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只能依靠同城多轮并购的方式,来扩大自身规模,同时寻求辐射合肥市外,在芜湖、安庆、马鞍山等等这些没有开店限制的地市开店。
受政策的影响以及各大连锁之间多年“跑马圈地”式发展,目前合肥市零售连锁“大鳄”已基本成型,尤以安徽百姓缘大药房、南京医药合肥大药房、国胜大药房、立方连锁药房的发展最为瞩目,除立方连锁药房外,其余三家大连锁皆以每年数十家新开门店的数目在增长。
中国药店管理学院安徽分院副院长、安徽国胜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家伦表示,国胜大药房这些年一直采取“收证重开”的方式来扩大自身规模,即收购单体药店,再对其更名重开或迁址重开。截至今年8月底,国胜大药房门店总数已达119家,其中包括刚收购正在筹备新开的10家门店。但何家伦透露,兼并收购的弊端也不少。“最大的弊端就是限制了连锁企业的发展速度,选址好、效益高的单体店这些年已经被大家都‘搜刮’的差不多了。我们一直在期待和呼吁新政策的出台,希望合肥市可以早日放开对零售药店的经营许可证。”安徽省药品零售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丰原大药房董事长石新友也称,兼并收购有时比自己选址开店申请医保定点的成本更高。据了解,丰原大药房在安徽省内的15个地市共拥有门店350家,但合肥市内的门店数却不到30家。
同时,受该政策影响较大的还有一批外来品牌连锁企业。国药控股国大药房和老百姓大药房先后进入合肥市场,但二者目前的发展现状却是差距甚大。前者因收购受挫而一直发展缓慢,后者则因一举收购了区域龙头企业——安徽百姓缘大药房而成功攻入合肥市场。
虽然行业内人士均在呼唤放开新开药店审批许可,但可预测的是,短期内合肥市的兼并收购扩张模式仍将继续。且随着新版GSP认证大限将至,大部分单体药店又将遭淘汰,下半年各大连锁药店企业间的并购之争将硝烟四起。
医保准入门槛高,政策宽松但监管严格
除了对新开门店有限制外,合肥市药监局对申请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资格也做出了限制。2012年出台的《关于开展药品零售连锁门店“七统一管理”认定工作的通知》规定,药品零售连锁门店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后,正常经营满60日,方可提出“七统一管理”认定申请。而只有通过了“七统一管理”认证的连锁药店企业的门店,才有资格申请成为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这也即意味着,单体药店将无法申请医保定点资格,而得不到医保资质,对药店而言即意味着失去了生存的最大筹码,大部分单体店不得不选择出售。
所谓“七统一管理”,即统一品牌标识管理、统一药品质量管理、统一采购管理、统一配送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网络信息管理、统一服务质量管理。业内人士均表示,“七统一管理”认证是比新版GSP认证难度更高、要求更严格的一项举措,只要通过“七统一管理”的企业,几乎都可通过新版GSP认证。
虽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资格的审批门槛较高,但医保政策却相对来说较为宽松。据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虽然省内各地医保政策相对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都较为宽松。例如合肥市市民可以在医保定点药店购买规定范围内的药品和医疗器械,部分市区甚至可以刷医保卡购买保健品。因此,医保定点资格对药店的生存来说可谓关系重大。
另一方面,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零售药店的监管十分严格。据介绍,刚在不久前结束的安徽省为期8个月的药品零售企业专项整治活动中,有3787家药店被责令整改隐患,41家药店被责令停业整顿,6家被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
电商发展相对滞后,国胜、立方“先行”表率
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的商业渠道,已全面席卷医药零售行业。尤其是近两年,我国医药电商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据商务部公开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我国拥有互联网交易资质的医药电商企业共有425家,但安徽全省却只有十多家,与发达省份的差距颇大。这也许与安徽省药监部门对医药电商采取的事前严格审批政策有关。“审、批、查三者之间相对独立,但都是一个部门负责,容易出问题,而互联网监察困难,所以在审和批上相对把关会更严格。”省药监部门相关人士向记者解释。
虽然安徽省传统零售药店触网的不多,但也不乏佼佼者。就在近日,天猫医药馆公布8月份的医药电商销售额排名,其中,在OTC药品销售榜单TOP50中,出现了唯一一家安徽零售药店企业——国胜大药房旗舰店,在榜单中排名第10位。而此前,在1~6月天猫医药馆TOP20旗舰店OTC药品销售榜单中,国胜大药房的排名还处于第17位,短短两月,排名即上升了7位。据了解,国胜大药房天猫旗舰店于2014年底才正式上线,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猛,短短半年即已成长为天猫医药馆重点商家之一。
除了国胜大药房外,安徽医药电商领域“先行者”还包括安徽立方连锁药房。立方大药房天猫旗舰店在2012年5月即已上线,是先期进驻天猫医药馆的25家网上药店之一,同时,立方大药房自有官网也是安徽省第一家网上药店。
与国胜大药房与立方大药房在医药电商领域的遥遥领先相反,安徽省内其他主流连锁药店的电商之路却还处在“孕育”或“触电学步”阶段。如安徽百姓缘大药房与广济大药房均表示今年年初才拿到互联网药品交易许可证,电商板块仍在筹备阶段。淮南新城大药房副总经理耿峥嵘则表示虽然许可证还未到手,但《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已成功申领。而作为安徽省最大的零售连锁药店——丰原大药房,则表示两证均在申请过程中。
行业组织发展壮大,助力连锁药店发展
在记者走访合肥主流连锁企业时,大家不约而同地表示,在政策死死关紧毫无一丝放松的情况下,各企业间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只能“抱团”与政府对话,争取政府的更多资源与更多政策支持。而这个“抱团”组织,就是中国药店管理学院安徽分院与安徽省药品零售行业协会。前者属于中国药店管理学院下辖的省级分院,成立于2014年8月,后者则于今年4月正式授牌成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大行业组织的领导者均为同一个人,即在安徽零售药店圈素有“教父”之称的周双才。
中国药店管理学院安徽分院在挂牌之时,就已吸纳会员企业近200家,涵盖全省1500多家知名药房。分院的正式挂牌亦标志着安徽药品零售行业从此不再各自为营、孤独发展,而是开始同盟寻求合作。在安徽分院的平台效应下,安徽零售药店之间的交流与凝聚力不断加强,安徽省药品零售行业协会在此背景下顺运而生。协会吸引了会员单位近400家,涵盖全省4000多家门店。其中,安徽百姓缘、南京医药合肥大药房、国胜大药房、丰原大药房、立方连锁药房等区域龙头零售连锁企业都是协会会员单位。
“学院和协会都有各自清晰的地位,学院更多的是整合药店圈的优质资源、打造工商合作和互助的强势平台,而协会则是发挥行业维权、自律作用,帮助连锁企业健康、平稳发展。”分院院长周双才在学院首届年会暨协会授牌仪式上道出了他对这两个组织的发展规划。据介绍,安徽分院作为区域性医药行业新平台的特殊属性与地位,将有效融合生产企业、商业公司、以及零售终端三方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平台优势展开协同作用,引领安徽药品零售行业的健康发展。而零售行业协会的成立,被誉为“全省1.3万家药店的‘娘家’。”今年8月,协会就会员单位的关注问题,向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了《关于药品零售企业销售定量包装中药饮片的有关问题的请示》,而药监部门的及时复函也可以理解为政府对学院、对行业协会的重视。
消费者忠诚本地企业,外来品牌“水土不服”
虽然身处华东腹地,历史上也曾出现赫赫有名的徽商,但相比临近的江苏、山东等省,安徽零售药品市场环境相对保守,本土竞争激烈,外来品牌容易遭遇“水土不服”。
“当地消费者拥戴本土品牌,对外来品牌信任不足,这是安徽市场的一大特色。” 石新友回忆,几年前老百姓大药房曾经尝试进入蚌埠市场,但失败了。“我认为原因有四,第一是选址错误,第二当时医保政策未放开,第三是商超式售药蚌埠群众不认可,特别是最后一点,卖百货拼不过超市,卖药品又赢不了丰原和绿十字,最后门店被丰原大药房收购,败走麦城。”
相比蚌埠市场,省会合肥的消费者对外来品牌的接受度相对较高。2013年老百姓大药房完成对安徽百姓缘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的收购,后者是安徽药品零售市场的龙头企业。而老百姓大药房也借此一举成为合肥市场的龙头企业。两年过去了,老百姓大药房现有门店已增加至104家,但却依然沿用安徽百姓缘大药房的品牌在运作。究其缘由,中国药店管理学院安徽分院副院长、百姓缘大药房总经理王忠新称,因为百姓缘这个品牌在本土的知名度非常高,如果贸然更名,担心消费者出现认知反差,反倒阻碍老百姓在安徽的扩张。
而另一家同样采取并购方式进入合肥市场的国药控股安徽国大药房的发展轨迹就曲折得多了。安徽国大药房成立于2011年,当时也尝试收购百姓缘,但最终未能成功,之后的几轮并购成绩也不甚理想,发展一直缓慢,门店数至今维持在20家左右。中国药店管理学院安徽分院副院长、安徽国大药房总经理李家泉称,政策不透明是阻碍国大在安徽发展的最大原因,期待未来政策能更支持大连锁企业的发展。
安徽单体药店联盟运营模式:
三方运营 集采统配 指导运营 带量协议
即单体药店联盟是独立的运营机构(省级运营中心),不参与药店的产品销售分成,集采的价格透明(与上游采购价格除去物流,最后的价格直接给到药店),集采的产品是由各药店结合自己的销售上报数据进行统一采购。
联盟运营费用与收益主要来源指导运营与药店的动销提升,可以签订全年量化协议,按增量收取服务费用。
加盟条件:
1、免费加盟 有选择性 区域数量控制
2、统采统配 联盟指定商业统一采购与配送
3、使用统一的零售系统软件(符合新GSP要求的版本)
以下是这几天报名加盟的部分药店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