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乔乔
脑卒中作为一种急性的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卒中后抑郁(post-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最少有40%~50%的脑卒中患者在卒中后有抑郁的表现,病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甚至出现自杀企图等行为,这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而且严重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小编今期就为大家介绍下,中医在治疗PSD方面的治疗特点。
PSD是一个复合的病名,中医里对此没有对应名词,但与PSD症状相似的对应疾病名词有“郁证”、“梅核气”及“脏躁”等。根据PSD患者的表现多为情绪低落、悲伤等,现多将其归入“郁证”中进行研究。就郁证而言,中医古籍对此的记载相当丰富,特别是明清代之后,对于郁证的研究可谓如火如荼,且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医名家意识到郁证的治疗需结合心理上的疗法。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节人体各脏腑的气机升降出入。而PSD多见于中老年人,推测可能是因为随着机体逐年衰弱,肝的疏泄功能受到影响,久而久之肝气郁滞,导致情绪急躁易怒、多愁善感及抑郁不乐等症状。经研究发现 ,PSD患者的主要症状为情志抑郁、纳呆食少、头晕、易醒及情绪急躁等症状,其主要病因多为肝气郁结。
肾藏精,肾中精气生髓养脑之功渐废,PSD部位在脑,病理基础在肾,而肾精亏虚是其根源所在;采用补肾解郁方治疗PSD,研究显示其疗效优于帕罗西汀且不良反应较少。
脑主神明,明清时期很多中医学家认为脑在情志相关的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医认为中风是因邪气偏盛、脑窍被扰,或因脑海失养导致脑脉、闭阻、血溢脉外的结果;而PSD的发生,是在中风病诸多病理改变的基础上,脑主神明的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PSD的发生。
因卒中后抑郁在中医辨证上属于“郁证”与“中风”之合病,因此,在中风的基础上因风、痰、火、瘀等交炽郁结致气血郁滞不畅,肝失条达而出现抑郁等情绪低落的表现。中医认为中风病气郁痰阻型较易并发抑郁症,且抑郁症状较重,病程较长,应当以理气化痰为治则;认为瘀血、痰浊阻蔽元神,神明失聪是卒中后抑郁的基本病机。
心藏神,主血脉,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亦为神明之主。卒中后忧思过度,阴血耗伤,日久则致心神倦怠,发为郁证。气血为神志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心主神志提供了重要保证,若脾胃化源旺盛,营血充沛,即使心血受损,亦能及时恢复,从而维持心神安定。中医认为脾气虚弱是本病的发病机制之一,胃肠功能障碍为患者抑郁发作期间主要的躯体症状,使得患者抑郁表现愈加严重,生活质量低下,必然伴有全身脏腑功能低下,所以,脾胃功能恢复尤为重要。
中医治疗方法相对于西医针对单独病灶或者靶点进行治疗的理念,中医对于PSD的治疗更多的追求整体观念,认为PSD患者存在肝脾证候异常肾精亏虚及脑海失养等,因此,现代中医用于PSD治疗的药物有:疏肝解郁胶囊、安脑丸和加味逍遥散等,且PSD病人气滞血瘀为常见证候,因此,治疗时多采用扶正固本的理念,同时进行活血化瘀的治疗,常用方剂为补阳还五汤和地黄饮子等。
在应用方剂治疗的同时,中医针灸的技术也被应用于其中,采用经颅磁刺激配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卒中后抑郁,能提高患者参与康复治疗的积极性,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用电针配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发现其具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且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PSD的症状多在脑卒中发病后 1 年才表现出来,因此,临床上对于 PSD的诊断需要作出更及时准确的判断,诊断标准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且人们对于 PSD的治疗方法上需要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目前中药、西药、针灸、心理治疗及其他治疗手段均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中药治疗卒中后抑郁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有一定的优势,但仍存在疗效判定和诊断标准不客观、辨证分型不统一等不足;而西医治疗PSD起效迅速,但副反应大、价格高昂,因此,中医药治疗 PSD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极大的发展空间,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以期取得更好的疗效。
感谢阅读与分享
采编自:朱天碧《卒中后抑郁的相关研究进展》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6年第5期731~735页)
他们在阅读:
①
②
③
【声 明】
图文版权归属原始权利人,本平台非商业用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文由中药新药微信平台编校发布,请尊重他人劳动,公众号转载请标明“转自中药新药(zyxylc)”!谢绝删除出处直接复制!
欢迎原创投稿!投稿Email:zyp@zyxy.com.cn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洽谈授权或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