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感受她和她的团队精神
有这样一部电视剧,它串联着几代人的情感记忆,以至于它的主题曲一响起,就会让人忍不住跟着唱,或许还会热泪盈眶;它没有炫目的特技,没有华丽的道具,可它却成为了一部30余年都无法超越的经典,重播超过3000次……这部作品就是中央电视台1986年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成功的背后,有一个人功不可没,那就是总导演杨洁。然而人们往往把目光聚焦在台前的演员身上,对她的故事却知之甚少。4月15日,导演杨洁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今晚,让我们重温那段真实的“取经”故事,向经典致敬。
△86版《西游记》插曲 词/杨洁 曲/许镜清
我的夙愿——《西游记》(有删改)
摘选自《杨洁自述:我的九九八十一难》
作者/杨洁
这是一个让人喜出望外的任务,但接下来需要胆量。
“杨洁,要是给你《西游记》,你敢不敢拍?”真不敢相信这句话是对我说的。我抬起头怀疑地望着洪民生(注:时任央视副台长)。他的眼神非常坚定,又问,“你敢不敢拍《西游记》?”
在上世纪80代初,接手《西游记》这样一部神话剧,确实需要些胆量,因为那时电视剧在我国尚属新鲜事物,特技应用更是一片空白。如何把西游记上百回的内容,浓缩于不到30小时电视剧中,我和其他两位编剧戴英禄、周忆青取得了共识——采取八字方针:忠于原著,慎于翻新。选取剧中最精彩的部分,把它分成30集,一集一个故事。
它们连续而又独立,每一集有其独特的风格:像《计收猪八戒》,是喜剧风格,可笑处让你忍俊不禁:《斗法降三怪》是闹剧,开心处让你捧腹大笑:《三打白骨精》则是悲剧情景,动情处会让你潸然泪下……每集都各有情趣,既避免情节雷同,又有新鲜味,又神奇浪漫,富有人情味。
为了寻找合适场景,走遍大半个中国;为了还原艺术形象,反复甄选演员。
为了找到符合剧组要求的场景,我们马不停蹄地在三个月内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团队走遍了全国除西藏、青海、宁夏、湖北、台湾之外的26个省份,收获还真不少,主要景点找到,可以做出整个《西游记》较为详细的拍摄路线和时间上的安排了。
《西游记》原著里成功地塑造了各种艺术形象,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尤其几个主要人物。正如鲁迅先生说: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师徒四人是主角,孙悟空又是最重要、最耀眼的中心。翻看资料,里面除了六龄童的文章外,还有一些关于绍剧青年演员的报道,还用了“令人拍案叫绝”这样的语句来形容表演。老先生一个劲的推荐他儿子来演孙悟空,我开始打量眼前这个年轻人,他叫章金莱,是杭州浙江昆剧团演员,很文静、秀气,像个书生。金莱实现了他的承诺,不论在演戏上还是生活上,成了不只是中国而且是世界知名的明星——齐天大圣美猴王。
北京昆剧院的丑角演员马德华来剧组,他即兴表演了一段,还挺灵的,他的决心很大,我为他的态度所感动,便答应了他。猪八戒也是个难演的角色,为了演好,马德华受了不少苦,当然他不负所望,完成了这个角色,获得了成功。
闫怀礼曾经来应试过《除妖乌鸡国》里的国王,那个人物有妖怪凶狠的一面,又有温情的一面,他明显不适合,所以没用,可是他扮演沙僧就太像了,于是马上录用了他。
唐僧是一个可爱可敬的人,但唐僧的演员却换了三个。汪粤是第一个演唐僧的,只演了三集,就是三打白骨精。但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放弃了,没演了。徐少华演了2年多,由于考上大学了不得已离开剧组。最后才是迟重瑞接棒持续演,最后到了西天取得了真经,也许这就是缘分吧。
拍摄的困难,着实不亚于“西天取经”。
拍摄时条件非常艰苦,天气酷热,加上几千瓦的灯光照射,实在难熬。演员们穿着一层又一层的衣服,他们的衣服脱下来一拧都能拧出水,他们的脸上戴着厚厚的乳胶面具,猪八戒的肚子上还有一个用乳胶做的假肚皮,面具粘在脸上,还得粘得结实,不然就穿帮了。别的戴面具的演员也有同样的问题,但他们毕竟时间短,孙悟空、猪八戒却是从头到尾,都得忍着痛苦。
一开始找不到白马,就用黑马代替,刷一层白漆,每次到河里,河水都白了,从河里站起来,又是一匹黑马。当年拍戏因为特技条件差,大家都经常掉到河里去。
《西游记》的神话特点决定拍摄需要大量的特技来表现,但这是我们的弱项。那时,我们尚不知“特技”为何物,没见过“威亚”,更没听说过“电脑动画”、“虚拟演播厅”……但是,如何腾云驾雾、如何上天入地、如何平地飞升、如何千变万化…..却都是躲不开的难题。
我必须一方面借鉴电影里的特技手段,一方面采取土洋结合的办法,调动一切手段,动员所有工种,比如摄影、化妆、道具、照明、烟雾、武打等,开拓思路,依靠大家的智慧,在拍摄中去不断解决那些已知和未知的特技问题。
82年刚拍西游时剧组缺乏指导,大家不知道特技怎么弄。摄像王崇秋想尽办法都缺乏真实感,碰巧遇到一个香港人说得把人吊起来。但他也是圈外人,于是剧组就去香港学习吊威亚,终于成功。
但因为经费少,安全措施只好节约。吊威亚的时候,演员常常摔伤,有一次闫怀礼(沙僧扮演者)170多斤重,摔在摄像师王崇秋的脑袋上,摄像师当场就晕过去了。
拍摄时,主创人员还多次遇险,我有次差点从山上跌入悬崖,师徒四人拍摄走过瀑布的场景时也差点滑脚跌落。就连白龙马,也曾多次遭遇跌落沟渠等险情。
>>>> 为什么《西游记》能火30年?
杨洁是这样回答的,“因为我们是在搞艺术,我们没有为钱,没有为名,没有为利。”当时拍戏根本赚不到什么钱,整个剧组都是按集领工资的。杨洁拍一集领90块(6年才拍完25集),工资并不比普通工作人员多多少,但这却丝毫未影响到她对拍摄品质的追求。
杨洁身体一直不好,24岁时患过肺病动过大手术,切去了几根肋骨。拍摄时,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制片人,她就自己兼任了,所以杨洁不仅要拍戏做后期改剧本,还要负责剧组经济上的统筹,把健康都透支了。
由于拍摄经费捉襟见肘,剧组的很多工作人员都是身兼多职。
李鸿昌本是《西游》制片副主任,一人分饰7角:渔翁、黑狐精、多目怪、驿丞、大臣、接引佛祖、客商。
徐少华一人分饰3角:唐僧、唐僧的爸爸陈光蕊、东海龙王。
闫怀礼一人分饰9角:沙僧、牛魔王、千里眼、太上老君、和尚、老者、卷帘大将、御马监里的一个监丞、西海龙王。
整个剧组只有一台旧摄像机,开拍前,需要先将焦点对好,如果演员有移动,则需要重新对焦。就是靠着这样一台机器,杨洁拍出了腾挪闪移,拍出了“七十二变”,拍出了观众眼花缭乱的交错感。
《西游记》自1986年起播出,获1988年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和《大众电视》金鹰奖特别奖。杨洁也因此入选新时期(1978-1987)全国影视十佳导演,名列十佳电视导演之首。
2017年4月15日8时39分,杨洁导演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她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一部经典的电视剧,还有更多的精神财富。
正如她在自述中吐露的心路历程:人的一生像极了《西游记》中的取经之路,无论已历经多少辛苦,磨难总比人跑得快,站在前方等待着你;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用最坚定的信念,一关接一关地跨越过去……
(责任编辑 任海影)
投稿邮箱:renhaiying@ztyy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