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菌性角膜炎?
是由致病真菌引起的感染性角膜病,是致盲率极高的角膜病。在我国,农民患者居多。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有升高趋势。
特点: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可达2至3个月 常在发病数天内出现角膜溃疡。
★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常发生于植物引起的角膜外伤:农作物(谷粒弹伤、玉米枝叶擦伤),还有树枝、甘蔗叶、稻草损伤角膜
2、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如,长期大量全身或眼局部,应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或免疫制剂
3、常见致病菌:曲霉菌、镰刀菌
★角膜炎的病理变化有四个阶段
影响角膜炎转归的因素:
一方面:致病因素的强弱和机体抵抗力的大小; 另一方面:医疗措施是否及时、恰当。
★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
1、症状较轻:有轻度畏光、流泪,伴有视力下降。
2、体征较重:
(1)眼部充血明显
(2)角膜病灶呈白色或乳白色,表面微微隆起,外观干燥而欠光滑,似牙膏状或苔垢样;
(3)溃疡周围由于抗体与真菌作用,形成灰白色环形浸润,即通常说的“免疫环”;
(4)继续发展:前房积脓严重,虹膜后粘连,真菌穿透性强,进入前房或角膜穿破时极易引起真菌性眼内炎。
3、辅助检查
(1)角膜刮片:可发现真菌菌丝,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2)病变区角膜活检:可提高培养和分离真菌的阳性率。
(3)共焦显微镜:是非侵入性活体检查,通过三维扫描可直接发现病灶内的真菌病原体。
★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根据角膜植物损伤史,多在伤后24~36小时出现症状,3~4天发生非特异性改变,4~6天有典型症状,结合角膜病灶的特征,可作出初步诊断。
以药物治疗为主,主张抗真菌药物联合使用,但应注意当药物不能控制,有角膜穿孔危险者,应及早进行治疗性的角膜移植术 。
★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措施
1
基本治疗措施
1、居室环境: 提供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房间要适当遮光,避免强光刺激,保证充分休息、睡眠。
2、包扎和敷裹患眼
为了使眼球停止转动,促使溃疡早日痊愈,以免角膜穿孔,必须进行包裹;如需外出应佩戴有色眼镜保护。
3、多吃一些具有寒性与清热泻火作用的食物与水果,如茭白、冬瓜、苦瓜、鲜藕、甘蔗、香蕉、西瓜等等。
2
药物治疗措施
1、抗真菌药物:
①滴眼液:多烯类—首选0.25%二性霉素B或0.5%那他霉素;咪唑类—0.5%咪康唑眼液;或嘧啶类—1%氟胞嘧啶眼液。白天眼药水1/2~1h/次,睡前涂抗真菌眼药膏。注意:抗真菌药物联合应用协同作用,可减少药物用量,降低毒副作用。
②球结膜下注射:对症状严重者,咪康唑5~10mg或二性霉素B0.1mg。
③全身用药:如静脉滴注咪康唑10~30mg/kg/d,也可用0.2%氟康唑100mg静脉滴注。治疗过程中注意:药物的眼表毒性,包括结膜充血、水肿、点状上皮脱落等。防止复发:起效后药物治疗应至少持续6周,临床治愈后坚持用药1~2周,注意—禁用皮质类固醇类激素。
2、虹睫炎时应散瞳:1%阿托品滴眼,可以解除眼部肌肉痉挛,减轻疼痛;并防止虹膜后粘连,并发白内障。注意:阿托品滴眼后应压迫泪囊区3~5分钟,以免鼻腔黏膜吸收引起毒性反应
3
手术治疗措施
药物不能控制,有角膜穿孔危险者,可考虑手术。手术治疗包括:局部角膜病灶清创术,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性角膜移植术
★谈谈角膜移植手术
因为角膜移植手术属于器官移植手术,所有患者须进行严格的术前检查,评估全身情况、手术的必要性和手术的效果,确定适合进行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才能预约登记;预约后需要等待数月到数年不等。
1、眼科检查:视力、视野、色觉、验光、眼部照相、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眼部B超、视觉电生理检查,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
2、全身检查:血压、血糖、心电图
1、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激素类眼药水和环孢素类眼药水,剂量和时间根据病情和植片大小而定,口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应同时补充钾、钙、胃粘膜保护剂
2、抗生素局部应用
常用的有沙星类和喹诺酮类的眼药水,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2~3周,眼液每日4~6次,眼膏每晚1次
3、人工泪液:最好不含防腐剂,会促进角膜上皮的修复,加固眼睛外层的保护防线;同时,改善角膜上皮大泡带来的不舒服;此外,还能补充水分,缓解眼干的症状。
4、辅助用药:维生素B、维生素C、肌苷
5、原发病治疗: 继续治疗细菌、真菌、病毒感染
1、术后一年,原则上拆除全部缝线 。
2、缝线松动或周围有新生血管者,早期(小于3个月)须拆除重新缝合,晚期可直接拆除
3、根据角膜曲率和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可考虑选择性拆除屈光力大的子午线上的缝线
★真菌性角膜炎的预防措施
1、病因的预防:一旦植物性角膜损伤,立即就诊;注意合理应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
2、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常剪指甲,避免真菌感染。
3、隐形眼镜:不易长期配戴,更换时小心。
点击“
微信:yiyaokepu
医药 | 科普 | 健康
长按扫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