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不能随便吃,
车,也不能想开就开。
“
如今,“开车不喝酒”的意识早已深入人心,但对于“药驾”的危害,大多数人却并不熟知。
你是不是在疑惑:第一次听说“药驾”这词,它是个什么幺蛾子?
今天,小编就带你一起认识这个马路新杀手。
什么是“药驾”?
“药驾”的概念,说的通俗些,就是指服用了某些可能影响开车安全的药品后,依然开车出行的行为。
“药驾”在生活中常常被人忽视,但是它造成的危害却可能极其严重。
“药驾”会造成哪些危害呢?
人在服用某些药品后,会出现注意力降低、反应迟钝的情况,从而导致刹车踩空,或对来往车辆回避不及等危险状况的发生,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大大增加。
比如,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焦虑药,在服用后就有可能出现犯困、头晕、看不清东西等副作用。
特别是在服用抗焦虑药物初期,身体处于适应调节阶段,更容易出现副作用,所以更需要注意。
另外,还有一类抗焦虑药物也要留个心
它就是苯二氮䓬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安眠药,在药物名称上常常含有“西泮”、“唑仑”等字样。
因其可以快速缓解焦虑,所以在焦虑症初期治疗时,常常与其它药物联合使用。但由于此类药物的镇静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即使已经停药,也不能够轻易驾车。
不仅是服用抗焦虑药物开车有危险,就连我们熟知的感冒药、降压药、降糖药在内的药物也会对驾驶产生影响。
不难看出,“药驾”所涉及的药品种类并不算少,而且它所带来的危险后果,也丝毫不比“毒驾”和“酒驾”轻。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和这样于人于己都非常危险的行为说“不”。
避免“药驾”,做好这4点
◆首先,在看病时要主动向医生表明,“我需要开车”,请医生避免使用会对司机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
◆其次,服药时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是用量、禁忌症和副作用等,有部分药品说明书上还特别标明“服用该药物期间请勿开车”的提示语。
◆此外,对已知有可能发生犯困、头晕、看不清东西等影响驾驶副作用的药物,但又不得不服用的情况,开车前最好不服用,或服用后待副作用减弱到不影响驾车时,再开车出行。
◆最后,要避免长途开车或夜路开车。
如果你或家人、朋友开车,一定要在心里设定一个警铃:除了“喝酒不开车”外,“吃药开车也需慎之又慎”。
【延伸阅读】
猜你想看
京医通
市属医院官方挂号平台
医保|自费|家人挂号
本文素材自:京城药师公众号,内容来源:北京安定医院
图片自网络
编辑:Iris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