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让他三尺又如何

来源: 洛城医疗卫生/lcjdwsy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主动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最后这里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医护人员在和患者及家属相处中,这个故事特别有启发意义。

案例:

一位已经出院回家的病人家属,拿着前些天结账的收据,让查查他们第一笔交款费用是多少。刚开始我不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后来从他极不耐烦的解释中才知道,是兄弟姐妹之间的经济纠纷。

我说:“我们这里电脑上只能看到你一共交了多少钱,具体到每笔账的多少是查不到的。”那位家属一听查不出来,急地蹦跳:“怎么会查不出来呢,你们是怕麻烦吧?今天你还就要给我查了!”我理解他,所以,对他的指责视而不见。

我说:“你可以用交的总钱数减去你手里所有单据上的钱数,就是剩下的在别人手里的钱数。”我自觉挺有效的一个办法,他却不采纳。恼羞成怒的他,再次对我们进行了语言暴力的攻击。万般无奈之下,我们只好派人领着他到别的部门查询。

点评:莫名其妙地受了一肚子气,说不生气是不可能的。那又能怎样呢?跟他吵?吵赢了,又能如何?

六尺巷的典故此时出现在了脑海,是啊,让他三尺又何妨?生活不是战场,医院不是用来吵架的地方,无需一较高低。也许他心情不好,让他发泄出来,心里会好受些。他发泄的时候,我们没有进行针锋相对的争辩,等他冷静下来的时候,会因为一时冲动而感到内疚。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学会淡下性子,学会忍住怒气面对不满。总有一天,那些无端的指责会随着他们家人病情的好转而变得不再犀利。总有一天,那些毫无意义的争吵不会再在医院的每个角落上演。总有一天,医院里会是一片和谐的景象。

*本文来源于健康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