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散剂(二)

来源: 桂翰药业/gxghyy

四逆散里用柴胡

芍药枳实甘草须

此是阳郁成厥逆

疏肝理脾奏效奇


温中散寒四逆汤

附子甘草与干姜

脉微欲绝可复元

四肢厥逆可回阳

 

当我把这两首方歌摆在一起的时候,你会有一个惯性思维,不就是比较四逆散和四逆汤吗?这简单,于是,以下内容,你就脱口而出。当然不排除你的学习能力有待提高,脱口出不了~( ̄▽ ̄~)~

 

四逆散,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组成,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功效。主治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四逆汤,由附子、干姜、炙甘草组成,为温里剂,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之功效。用于阳虚欲脱,冷汗自出,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

 

大部分人都会从药物组成及功效主治去分析他们,但如果你去问你一个什么专业课都还没学的大一新生,他会说,这有啥区别?啊!(默默抠字眼中……)四逆散和四逆汤,不就是一个是散一个是汤吗?乍一听会一笑置之,不过回头一想,又觉此中大有深意,但凡对剂型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散”和“汤”是两种不同的剂型,说得专业点,散剂是固体剂型,汤剂是液体剂型。

 

我也是后来看伤寒论原文才发现文章开头提出问题,许多人不重视伤寒论的小字部分,里面的煎服方法都自动略过,但那往往还有一些药物组成,如生姜、大枣之类,重要的是一些原则上的问题,同样“四逆”,为啥它叫“散”不叫“汤”?“上四味,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原方是将药物制作成散剂服用,用白饮(米汤)和服,可减少散剂对咽喉的刺激性,亦取中气和则阴阳之气自相顺接之意。然而现在门诊上是没有几个人会将柴胡、芍药、枳实、甘草这四个药开成散剂的,大多直接开成汤剂,“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四逆散倒成了四逆汤了。


说到这里,你会有疑惑,这样的剂型改动会对疗效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都知道不同给药途径的对药物吸收影响,外敷的总不如口服的,口服的总不如注射的。散剂直接内服和组成汤剂之后再口服,成分就已经发生变化。有学者进行动物实验比较四逆散水煎剂、四逆散散剂、米汤加四逆散散剂和米汤的作用差异,其中参考伤寒论用法的米汤加四逆散散剂作用最好,可见四逆散的古代用法,即白饮和服,确实比现代用法,即水煎服,作用更为有效。

 

炮制不明,药性不确,汤方无验。我们在上中药炮制学时,许多中医的同学和我说,医药分家分得他们竟然不学炮制了,更别提药剂了,现在许多剂型直接大生产了,门诊上简化为水煎、代煎或者颗粒剂,其中优劣,实在应该考究。古人用药考究,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煎煮法论》中指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其法载于古方之末者,种种各殊。”伤寒论中对每方的煎煮方法均有详细论述,不可不重视。

 

中药方剂的传统剂型大多为汤剂,并在临床广泛应用,并有“丸、散、膏、丹”等剂型。宋代将传统汤剂改为水煮散剂,发展到现代,又将大多数散剂改为汤剂。剂型的改变,很可能改变方剂中的物质基础或组分比例的变化,从而使方剂的作用特点和性质有所改变,甚至达不到预期药效。在现代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不少学者研究散剂与汤剂剂型改变的影响,可分为三种情况:一、传统散剂改汤剂。二、传统汤剂改散剂。三、传统丸剂及其它剂型,改成散剂和汤剂。大多数研究表明,传统散剂改汤剂后疗效下降,且溶出成分降低。而传统汤剂改散剂后,治疗效果相当,但经济成本上明显优于饮片剂型。传统丸剂及其它剂型,改成散剂和汤剂,还是以散剂效果为好。如逍遥散及同方汤剂两种剂型均可改善肝郁脾虚证患者临床症状,但散剂疗效优于汤剂;五苓散汤剂和散剂中的低极性化学成分差异显著,汤剂中低极性成分缺失严重;左金丸散剂抗大鼠胃溃疡效果优于水煎剂。在对外用散剂进行改进的研究当中,外用散剂改成软膏与贴膏剂之后,大多药物经皮渗透特性优于散剂。

 

在这散剂的剂型改进当中不得不提两个药,这两个药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云南白药和霍香正气。云南白药自问世以来,一直以散剂供应市场,方便内服、外用,易于与其他药物调配使用,虽经百年,至今一直生产供应市场。但由于散剂准确剂量不易掌握,且内服时有不适感,故云南白药制成了胶囊剂,它保持了散剂的优点,又克服了散剂内服时的不适感,且分次使用剂量准确,储存、携带、使用均很方便,受到各方面的普遍欢迎,云南白药的外用,则发展成气雾剂,目前己发展成为云南白药的主要剂型。


藿香正气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成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之所以叫藿香正气,因为此方以藿香为主药,其功效能正不正之气。一直以来,被看作是预防中暑,治疗呕吐腹泻的良药,而它的现代剂型藿香正气水,大名早已超过了它,也说明这一剂型改进的成效,但由于气味刺激性大,现在又改成软胶囊,但普遍认为疗效不如藿香正气水。


“大抵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之,其用药之舒缓,而治之意也。”根据散剂吸收快,起效快的特点,古来一直多用于救急,以催吐、逐痰、通关、开窍,如急救稀涎散、通关散、瓜蒂散等。“欲留膈胃中者,莫如散”,散剂在胃中停留时间长,既能局部治疗,又可以起到全身调节作用。对于毒性药物的使用,“无毒者宜汤,小毒者宜散,大毒者须用丸”。而对于风寒湿痹,因风寒湿三气相搏,湿邪缠绵难除,且病邪久伏体内,宜缓攻,也多采用散剂来缓缓散邪,如芎附散、薏苡仁散。

 

《神农本草经》序例中指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 该理论一直是两千年来,中药复方剂型和单味饮片选择的重要依据,剂型的应用与药物的性质有直接的关系,为使中药走向现代化,传统中药剂型的改进,早已大刀阔斧地进行着,如何避免“改进改进,改而不进”,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去思考,而如何能够灵活巧妙地在临床中运用好散剂,则需要医生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