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蕾小编
说道锻炼、运动,大家首先想到的几乎都是跑步,但是有些朋友不喜欢跑步。有一种运动方式叫健走,是介于散步和竞走之间的一种运动方式,主张通过大步向前,快速行走,提高肢体的平衡性能。
相对于跑步来说,走路的门槛更低一些,更容易实现,也更容易坚持。健走强度虽不及跑步,但效果丝毫不逊色,它不受年龄、性别、体力等方面的限制,属于低投入、高产出的有氧健身运动。
健走的十大好处
1
预防乳腺疾病
一周健走7小时以上,可以防止乳腺增生,降低20%的乳癌患病率。
2
预防心脏病
每天健走30分钟,可维持心肺功能的健康状况。
3
远离老年痴呆
60岁以上的年人,一周3天,每次30分钟左右的健走运动,有助于维持较好的认知功能。
4
防治糖尿病
美国《护理健康研究》刊载,一天健走1小时,对2型糖尿病有50%的预防效果。
5
避免脂肪肝
研究发现,常走路的人血液循环较好,血可以流到聚集在肝脏的众多微血管末端,肝的代谢功能就比较好。
6
缓解骨质疏松
预防骨质疏松,除了多摄取含钙食物外,运动不可减,健走更理想。
7
改善腰、肩、头部疼痛
最有效改善腰、肩、头部疼痛的方式就是健走,因为健走必须抬头挺胸、双臂大幅摆动、大跨步前进,自然拉直背肌与肩胛肌。
8
预防腿力、膝关节功能衰退
健走时,关节部位承受压力不大,又可强化肌肉的功效,有助于维持下肢的良好能力。
9
预防动脉硬化
持续20分钟以上的健走,有助分解燃烧体内中性脂肪,预防动脉硬化。
10
调节睡眠、消除压力
健走能改善体内自律神经的操控状态,让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切换更灵活,有助于消除压力,更容易入眠。
健走的正确姿势
抬头挺胸缩腹
健走时挺胸缩腹可以让身体线条更优美,其中缩腹会比较累,也最容易在不知不觉间放开,所以行走过程可放开腹部稍微休息几分钟再缩紧小腹。
健走时为了快速,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前倾,不过身体前倾会加重脚部前端的负担,容易疲累,而身体挺直时体重会平均于脚部,有利于持续健走。
广东卫生信息:最新政策,健康资讯,权威解读。微信搜索添加广东卫生信息(微信号:gdwsnet),等你来撩!
双手微握放于腰部
两手要像握着鸡蛋一样,保持手掌间有空隙而且放松的状态,把手置放于腰部的位置。
自然放松摇摆肩膀部
身体不要紧、僵才能走得轻松持久,健走时身体要自然摇动起来,肩膀保持松弛。健走时手臂摆动可以带动速度,手臂摆动越快、速度就会越快。
加大步伐
除了提高步速,健走时步伐也要大,比较能运动到臀部和腿部肌肉。
首先要把背腰挺起来,尽量做到挺胸,两脚10个脚趾朝向行走的方向,每一步都用脚趾头用力去走。每一步都要让全身的肌肉运动起来,要有把人弹起来的感觉。
脚内侧成一直线
健走时两脚内侧要呈一直线,这样才能运动到大腿内部的肌肉群。
快走踢腿
具体走路方法就是调整散步方式,增加踢腿,摆平的动作,尽量大动作放大步伐,走一会后再改为小急步走,接下来再换回大步走,就这样交替进行,半小时以上就可以达到瘦腿的作用。
健走要注意的问题
1
长期超量易伤膝盖
“万步为宜”是一个建议标准,因为过度了可能造成腿部关节的慢性劳损,尤其对一些有骨关节病史或是先天畸形的患者,还有肥胖者因体重大,容易导致关节过早劳损。
《健走宣言》建议,每次健走30分钟以上(30分钟到1小时),或者每次至少10分钟,每日累计30分钟以上。
2
姿势不对导致运动疼痛
研究表明,只有将腹肌、背部的肌肉等部位练好了,走路姿势才会正确,身体机能才能调动起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3
膝关节曾有伤病应做好防护
健走时,应根据自身状况,或遵照医嘱制定运动计划,并在健走过程中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膝关节、踝关节或髋关节曾发生过损伤的人,如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或侧副韧带损伤但没完全恢复的,需等到恢复后才能健走,但不能按健走要求的运动强度来执行;
如果是髋关节有过撞击、发育不良或增生的情况,或是负重关节有过损伤的,应该治疗后才能健走,不然可能导致最严重的后果———创伤性关节炎;
另外,有先天发育轻度畸形的,例如膝内翻、膝外翻或是髌骨轨迹不良、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人群,不太适合进行长时间健走。
来源:南方都市报、人民网、健康一线
猜你想看
健走真是不喜跑步的朋友的福音啊↓↓↓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广东省健康自媒体联盟主页,获取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