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五一小长假出行注意事项及节后养生

来源: 仟源中药/cyzy-2015

点击关注  |  仟源中药    健康养生

引言


“五一”小长假,亲朋欢聚,往往情绪兴奋,加之外出游玩,饮食卫生难以保障,让细菌有机可乘。这时又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好发的时候。


虽然只有三天短假,但对于忙碌的上班族而言,这个假期同样珍贵。“宅家”休息也好,外出游玩也罢,切记不能在饮食上放纵。想避免消化不良,就得管住自己的嘴,不要吃得太多、太饱,少吃太油腻的食物。

五一期间,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正是春游踏青的大好时节。白居易《春游》诗说:“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明代养生家高濂也在《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里生动地描述了春游之乐:“时值春阳,柔风和景,芳树鸣禽,邀朋郊外,踏青载滔,湖头汪棹,问柳寻花,听鸟鸣于茂林,看山弄水……此皆春朝乐事。”的确,在阳光明媚的春天,置身于绿野之中,春风拂面、芳草翠茵、阳光和煦、鸟鸣雀跃、处处充满生机,使人心旷神怡、精神焕发、气血顺畅、倍添青春活力。

春游虽好,也要注意做好以下防护

防止过敏 春天多大风,空气中浮尘很多,且飞扬着柳絮、花粉和孢子等多种致敏因子,容易导致皮肤过敏。所以,对花粉过敏的人要注意尽量不与花粉等过敏源接触。有过敏者应带上抗过敏药品和防晒护肤品。

量力而行 春游不能乐而忘返,造成过度疲劳。如果出现心悸、乏力多汗、头晕眼花等症状时,应尽早休息,切忌勉强。

穿戴适当 春天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要带足衣服,以防感冒。鞋子应选用轻便、无跟防滑和高弹性的运动鞋,大小要合适,以免影响血液流通,防止脚趾挤伤和脚底麻木不适。同时可准备戴防风镜和墨镜。

饮食保健 春游时,体力消耗较大,身体内所需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较多,所以春游时应将食物备充分。

防止意外 春游时,应尽量避免走陡峻的小路,不要独自攀登山林石壁。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应随身带好常用的急救药品。

如果外出游玩或聚餐,饮食尽量清淡,每餐注意荤素搭配。油炸食物热量很高,要控制,尽量吃蒸的或者水煮的。晚餐最重要,这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下降,能量消耗减少,如果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就会变成脂肪囤积起来。因此,晚餐的热量以不超过全天总热量的30%为好。蔬菜和藻类都是低热量高纤维食品,用清淡少油的方式烹调,可以放心地吃。另外,“五一”期间天气逐渐升高,有些可能会出现食欲消退的情况,食欲不振其实跟身体有很大关系,体湿体寒者食欲往往比较“消极”,最好用南瓜、苍术、茯苓、薏苡仁、厚朴等熬汤,可以起到祛湿健脾、养心安神的效果。


五一节后,很多人会因为在节日期间吃的过于丰盛,而开始吃素食刮油,但其实,骤然吃素甚至不进食很容易导致肠胃走上极端,也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节后不妨吃点清爽的炖食,不但食物炖得软烂更不容易加重肠胃负担,而且炖食营养不流失,也不油腻。今天给大家推荐美味的肉沫炖茄子。

肉沫炖茄子

食材

紫皮圆茄子1个,猪肉馅200克,八角2个,生姜3片,葱、食盐、生抽、淀粉、黄酱、食用油适量。

做法

1、将生姜切末,葱切葱末,加入猪肉馅中,再加适量生抽、淀粉和少许水和匀,静置一会儿入味;

 2、茄子洗净,将蒂去掉,圆茄子从中间十字一分为四,然后再切成0.5厘米厚的中间两两相连片,在两片之间夹上肉馅;

 3、炒锅做热加食油,放入大料,炸出香味,放葱姜炒香,倒入适量酱在油锅中炸香;

 4、将夹好肉馅的茄子码入锅中,加入小半碗水(不要多加,因为茄子本人会出汤的,主要怕刚开始时茄子中水分没出来糊锅),再加少许盐,将锅烧开后,转中小火;

5、炖至10分钟左右时,看看锅中汤,如果汤收尽可以关火了,如果汤还多,那就大火收汤就可以了。

中医学认为,茄子属于寒凉性质的食物,所以一般茄子更提倡在夏天食用,有助于清热解暑。茄子能散血、消肿、宽肠。所以,大便于结、痔疮出血以及患湿热黄疸的人,多吃些茄子,也有帮助,也可以选用紫茄同大米煮粥吃。


茄子具有清热活血、消肿止痛功效,每天服用蒸茄子,长期下来,可有效治疗内痔出血,对便秘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医学研究还表明,常吃茄子对慢性胃炎、肾炎水肿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注意吃茄子一定要做熟,少油

茄子的吃法荤素皆宜。既可炒、烧、蒸、煮,也可油炸、凉拌、做汤,但不管是哪种吃法,都一定要注意将茄子做熟,生吃茄子是会中毒的。生茄子中含有一种叫做龙葵素(又称茄碱)的毒素,在发芽的土豆中龙葵素比较多,但龙葵素不仅存在于土豆芽中,生茄子里也有,吃了很容易造成食物中毒。


此外,茄子的质感非常吸油,人们在做茄子的过程中往往会不经意地加入过多的食用油,反而无益人体健康,因此,在炒、烧茄子之前,不妨先把它煮熟,它的吸油能力就会弱很多,也不易增加食用油的量,吃起来更加健康。


图片来源网络

文字来源中华中医网及老中医养生网

长按仟源中药二维码,关注健康养生之道


关注仟源中药

传承中药文化 弘扬中医国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