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就知道你是“糖前”

来源: 中国药店/zgyd666


有一次坐出租车,一路上司机一直在认真听我在电话中与糖专员聊血糖的问题。见我结束通话,司机迫不及待地问到:“我听你电话里说了糖尿病的事,你说说糖尿病现在咋这么多!每天拉的客人中好多血糖高,你说说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糖尿病呢?”


司机问这话时恰好到了一个红绿灯的路口,我们的车子停下后,一位年轻的胖胖的女士从我们车子前慢慢走过,女士大概有三十几岁、看起来至少90gk,腹部胖的比较突出。


我指着这位女士对司机说:看到没?像这样的人就容易得糖尿病。


“天!您真神了哈,过马路这么多人你只多看了她一眼就知道了?这女的我见过、是我们小区的,他们家里好几个糖尿病。她本人有没有糖尿病我不清楚。别说她了,你快看我能不能得糖尿病?”


“那我得先看看你”


“这个还得相面吗?”


“哈哈哈,那是!看你能不能得糖尿病还真得相相面。”


我迅速地看了一眼司机捆在安全带下圆圆的鼓鼓的肚子,问司机:你今年多大?


“我50了”


“你父母、其它亲人有没有血糖方面的问题?”


“父母倒没有,母亲去世早我也不知道她有没有,我有个做生意的弟弟血糖高。”


“你这种情况确实需要经常检测一下血糖,因为你有得糖尿病的高危风险:第一,你与刚才的那位女士一样,腹型肥胖而且家中真系亲属有糖尿病;第二,你的职业有可能经常不规律用餐、活动量少;第三,你的年龄也是高危因素之一。”


这些年,因为职业的习惯,我出差时包里少不了一样东西就是血糖仪。有这个贴身的小工具带在身边,很多还不清楚自己已患上糖尿病的人,在我的提醒下去医院确诊并及时治疗。同时也有很多“糖尿病前期”的朋友因我的提醒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状态对血糖的影响,有的人从此在努力地改变着生活习惯。

同样也因职业的习惯,对每天接触的人群中的一些人往往习惯性多看一眼,这些人一般有这样几种特征:

*首先是体型上的特征,肥胖、尤其是大肚子腿细*


*年龄在40岁以上,真系亲属有糖尿病*


*皮肤常常生疖子、此消彼又长。小的伤口很久也不容易愈合*


*皮肤不固定的区域大面积瘙痒、痒到抓破结痂*


*经常牙周感染,年纪不大牙齿却有松动*


*还没到老花眼的年龄、最近感觉视力下降严重*


*另外有正在治疗中的一些疾病,如正在治疗高血脂,或体检时发现脂肪肝、或高血压正在治疗中*


*不明原因的黑脖子,洗也洗不干净,皮肤有褶皱的地方发黑*


*曾产下8斤以上的胎儿至今仍体重超标的女士*

依据以上能“相面”相到的、或交流中得到的信息,再经血糖仪的检测,很多人到了“糖尿病前期”的标准,甚至血糖已远远超标。


所谓“糖尿病前期”,是指空腹或餐后血糖介于正常人和糖尿患者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异常(IGT)。图中的血糖数据,空腹在5.6——6.9mmol/L之间或餐后两小时在7.8——11.1mmol/L,就是糖尿病前期人群。


很多“糖前”的人问我,这种情况下需要用药物控制吗?


不一定要用药,但一定要干预,不干预很容易发展成糖尿病。


既然腹型肥胖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我们最主要的干预就是减重!


干预方式无非两种。一种是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每天的饮食结构要合理,少盐少油少摄取高热量食物。第二,给自己制定一个运动计划,计划要做的适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容易做到每天坚持。在运动过程中微微地出汗,出汗的耗氧运动每天持续40分钟以上基本能达到减轻体重的需要,坚持一段时间后,体重有所下降,就说明饮食运动达到效果了。


但是,现实的情况多是这样的:饮食计划定好了,可经常出差或在公司食堂就餐,无法坚持;运动计划也有了,可是工作压力大,没时间按计划执行。当饮食和运动的计划没有得到执行,减重也就成为不可能。


所以多数“糖前”的人的问题还是“实在减不了体重,怎么办?”


跟大家交待一下,可以有效干预的药物有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这几类的药物适量使用,都可以糖尿病前期的情况逆转。

长按上图3秒钟,识别二维码关注

喜欢的话就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