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继周三辞“铁饭碗”

来源: 内黄卫生信息/aynhwsxx


郭继周三辞“铁饭碗”

 

一辞组织安置:郭继周,男,1953年出生于二安乡前花固村一个中医世家,19689月,初中毕业后即随父行医。其父亲是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战地军医,曾随部队参加过淮海、渡江、解放大西南等战役。在父亲的影响下,1970年,郭继周应任入伍,因有从医的经历,已经通过飞行员体检的他最终被分配在沈阳空军87212部队任代理军医,当年即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退伍后,他谢绝组织安置于县医院工作的“铁饭碗”,毅然回乡当起了“赤脚医生”,一干就是三十七年,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投入到为父老乡亲除病祛疾上……

70年代的农村,百废待兴,物资匮乏,药品奇缺。为了给乡亲们治病,他在奶奶、父亲的指点下,练就了“一根银针治百病”的精准针法,靠一把草药、一根银针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为了更快更好地服务本村群众,施展自己在部队学到的西医医术,改变缺医少药的现状,在上级主管领导和大队干部的支持下,他建起了西药“制剂室”。为解决技术、设备等问题,他多次背着干粮,步行到滑县制剂厂、浚县制药厂找父亲的学生请教;通过下乡知青在安阳军分区工作的父母,代购离子交换器、蒸馏器等设备。1977年春,首批西药制剂(葡萄糖、庆大针剂、B12、盐水)终于制成,经动物实验无不良反应,信心满满的郭继周立即在自己身上实验药品的安全,在输液过程中突然发生了热源反应,他全身大汗淋漓,体如筛糖命悬一线,在场的同行束手无策,只好把他抬回了家,昏迷了整整三天他才苏醒过来。醒来后,为了弄清问题的症结,他不顾自己虚弱的身体,请来了浚县制药厂的张药师,改进了无菌制剂工艺,终于制出了合格的液体,取得了安阳地区药检所颁发的“合格”证书。生产的药品除满足本村需要外,还销售到附近的乡村卫生室,有效地缓解了当时缺医少药的状况,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治疗条件。

二辞校医:1978年初冬,内黄县开展了卫河治理工程,全县17个乡镇的几万民工开赴卫河楚旺段、马上段清淤筑堤,郭继周随队进驻马上乡张固村,负责二安乡1千多名民工的医疗防疫任务。在战天斗地的年代,工地上到处红旗招展、口号震天。虽是冬天,民工们大都脱去了御寒的棉袄,穿着单衣单裤,依然干得汗流浃背、热火朝天,冷风一吹,感冒发热者时有发生,加上磕磕碰碰的外伤,郭继周整天忙的不可开交。工程尚未结束,时任文教局领导的堂姐捎来口信:让他去楚旺二中当校医,他以“这里人手不够,走不开”为由谢绝了堂姐的好意。

三辞计生专职:19829月,十二次党代会上,计划生育被党中央定为“基本国策”。翌年春天,根据上级要求,乡乡必须成立“计划生育办公室”,设专职干部一名,郭继周被乡领导定为二安乡首任专职。这一次,他没有拒绝,花185元买了辆飞鸽自行车,每天去乡政府上班。可是,这次乡干部他仅仅当了两个星期,便再次辞职回村行医。

原来,来乡政府上班后,求医的病人接连不断,特别是方圆几十里的腹泻、面瘫患者。从其祖母针灸治面瘫、小儿腹泻,传至他已经三代,面瘫俗称“调线风”,属风症,如不及时医治,即落下嘴歪眼斜的毛病。患者大老远来了,就找到他上班的地方,于是,他的办公室成了“临时诊所”。加之前花固是个大村,头疼脑热、磕磕碰碰的患者习惯了随叫随诊,郭继周乍一离开,群众感到很缺手,大家找不着他就去找村干部,一致要求村干部出面“劝回”郭继周。

于是,村长、会计找到他做工作,“继周啊,乡里工作是大事儿,可咱村群众更需要你!乡里工作离开你中,咱村群众离开你不中啊。”

从此后,郭继周再也没有离开过前花固村。几十年来,他累计治愈面瘫患者上千人,有机磷中毒者四百多人,偏瘫患者三百余人,针灸治愈小儿腹泻、风湿类风湿患者不计其数......以其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