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去湿攻略来了~

来源: 药店老板内参/ydlbnc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中医认为脾胃主水,湿气多了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都无济于事。如何判断湿气重?祛湿中成药又有哪些?


一、“湿气重”的症状


>>>>

食欲不振

没有食欲,容易胀气,吃饭时感觉恶心。


>>>>

精神萎靡

胸闷,四肢或身体沉重,浑身酸疼;身体特别疲乏,懒得活动;活动时关节发紧不灵活;头昏沉,易困倦,记忆力减退。


>>>>

脸色暗沉和口内粘腻

舌苔厚腻,舌体胖大;早晨眼皮肿,出现下眼袋。


>>>>

大便稀烂

基本成形但较软,大便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且觉得大便排不尽。


>>>>

体态虚胖

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表现为虚胖,下肢水肿。


如果出现了上面的症状,就需要注意祛湿了,那么,祛湿的中成药有哪些呢?


二、祛湿功效的中成药

>>>>

清肝利胆口服液

“清肝利胆口服液”为河南信心药业原研产品,经各大医院专家20年的临床实践,已拓展至妇科、儿科、眼科、皮肤、肝胆、消化、心血管等数十种病症,应用广泛、疗效显著,并在国内各主要医学杂志发表论文过百。部分临床论文病例、疗程效果摘要:湿热症、疲乏、烟酒过度:凡有湿热症状,均可服用。酒前服保肝、酒后服明显减轻不适。熬夜、疲乏服后精神立即明显改变。


功能主治:用于湿热蕴结肝胆所致的纳呆、胁痛、疲倦、乏力、尿黄、苔腻,脉弦。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

木香顺气丸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湿浊中阻、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

香连丸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行气止痛。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症见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发热腹痛;肠炎、细菌性痢疾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3次,小儿酌减。


>>>>

平胃散

功能主治: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用于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用法用量:每服4~6g,姜枣煎汤送下。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

清热祛湿颗粒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益气生津。用于暑湿病邪引起的四肢疲倦,食欲不振,身热口干。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g,一日2~3次。


>>>>

藿香正气丸

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或恶寒发热,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除了中成药,也可以选用一些祛湿茶。

三、中药祛湿茶


>>>>

陈皮茯苓茶

材料:茯苓5g,陈皮2g。

做法:茯苓、陈皮洗净,放人保温杯中,冲入热水,等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利湿,化痰减肥,健脾燥湿,化痰祛脂。


成分作用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

枸杞薏米茶

材料:薏米300g,枸杞子一把,红枣2~3颗,冰糖、水适量。

做法:洗干净后,控干水分。将薏米放入平底锅中,锅中不可放油,开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关火;将红枣、枸杞,冲入滚烫的开水,浸泡5~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养肝明目又,利水祛湿。


成分作用  

枸杞:养肝,滋肾,润肺。

薏米:清热利湿,除风湿,利小便,益肺排脓,健脾胃,强筋骨。风湿身痛,湿热脚气,湿热筋急拘挛,湿痹,水肿,肺萎肺痈,咳吐脓血,喉痹痈肿,肠痈热淋。


>>>>

茯苓薏米姜茶

材料:茯苓15~20g,薏米20g,生姜3片。

做法:将茯苓、薏米洗净,放一碗半水,浸泡30分钟。加入生姜,煮开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趁热喝。

功效:祛湿,健脾胃,暖胃。


成分作用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薏米:清热利湿,除风湿,利小便,益肺排脓,健脾胃,强筋骨。风湿身痛,湿热脚气,湿热筋急拘挛,湿痹,水肿,肺萎肺痈,咳吐脓血,喉痹痈肿,肠痈热淋。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常用于脾胃虚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痰饮呕吐,胃气不和的呕吐,风寒或寒痰咳嗽,感冒风寒,恶风发热,鼻塞头痛。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知道自己最近精神萎靡不振、体重飞涨的原因了?原来可能是因为湿气重。赶紧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去湿气、身轻如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