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每位护士都应该多读几遍

来源: 卫生资格考试/weisz_ge

导  语
护理既是艺术,又是科学。而护理基础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常读常新。


护理既是艺术,又是科学
1859年,南丁格尔在《Notes on Nursing》中写道:“护理应从最小限度地消耗病人的生命力出发,使周围的幻境保持舒适、安静、美观、整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温度适宜、此外还要合理地调配饮食。”

她认为护理既是艺术,又是科学。诚然,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的护理学确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护理学是一门科学,对人、健康、环境、护理等知识有深刻系统的探讨,它是护理前辈们涉足心里社会学领域,兼济人文社会学理论,最后发展成的独具魅力的护理理论;护理学是一门艺术,护理工作者需要在精湛的技巧下,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把对工作满腔的热情化为奉献满足病人的需要,是美的体现。
护理基础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大学五年,基础课程两年,真正接触护理课程的就是三年级的护理基础学了。护理基础学可以说是护理工作者的入门,三年的护理课程,学校给本科安排了两个学期学习护理基础学。第一学期是技能性知识与非技能性知识并重,无谓突出,第二学期则是突出理论,比如说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理论及相关理论还有相关的程序及法律。

旧书重读,尤如往事重提,起初我们是满腹的牢骚和不屑,四百多页的书都被翻烂了,有什么可留恋的啊。可是随着课程的进行,我逐渐地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护理基础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它有理论有实践,二者有机结合,对于我们未来要进入护理行业的学习者来说,浅尝辄止只能略懂皮毛。

对于技能性的知识学习,但凡是有文化有思维的人都能够掌握,这也是我们寒窗多年最后下嫁护理的学习者所忌讳的,同时也是护理事业发展不提倡的。一个人做一件正确的事容易,但是深刻理解这正确的事情的意义及其深远的影响却很难,我们既然学习了护理学,就要吃透它的理论,让它深入骨髓,成为我们工作的指南针。
认清护理对象
护理学基本概念:人、健康、环境、护理。人是核心,护理工作者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用护理的手段追求全人类的健康,方方面面围绕的都是人,要做好护理工作,我们就要认清我们的护理对象。每个人都有其内在的身体心像和自我特征,这决定了他们有怎样的角色表现,表达怎样的自尊。

这不但要求护理工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还要求其胸怀大度、灵活机智,站在一切为病人的出发点上,不同的角色不同对待,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最小限度消耗病人的生命力,最大程度满足病人身心的需求,使其拥有不断完善的生理、心理状况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比如说,有的病人是完美主义者,事事追求完美,即使在生病期间也是力求完美的形象示人。那么就要求我们护理工作者在满足治疗要求的前提下,多关注病人的生活需求,诱导病人回忆辉煌,协助其建立生活信心,树立乐观的态度,积极的面对人和事,在单调的治疗性环境中,即使不能绽放别样的精彩,那也不至于是纯粹的黑和白。这对疾病的康复大有好处。
运用护理理论,让护理工作游刃有余
护理学理论有很多,奥伦自理理论、罗伊适应模式,纽曼的健康系统,护理前辈围绕护理学四大概念阐述了不同的理论,各有千秋,我们受益匪浅。但是我却对护理学相关理论中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情有独钟,深有感触。

马斯洛先生用“金字塔”把人类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这在护理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一个人,不管你贫富贵贱、层次高低,无论你身处红尘俗世还是佛门清幽之地,在从生到死这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你都不能对世间万物无欲无求。你要活着,祈求无病无灾安逸自在的活着。你希望爱,抑或渴望被爱,你要得到他人的认同与重视,活得有价值,甚至生有建树,死后不朽,佳话传千秋。这都是符合人文社会理论的,虽然人各有异,我们最终实现会有不同。护理工作者如果领悟到这一点,并把它灵活结合到工作当中,我相信便游刃有余,根本不会有什么棘手的事。

在急诊工作也两年多了,学生时代救死扶伤的美好想往已在繁重的工作中消失殆尽,但是看到护患纠纷时还是会反思、会检讨。病人住院,疾病的痛苦,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陌生的环境等等都会造成其身心的煎熬。他们渴望被关怀,渴望被告知更多有关自己疾病的情况,渴望被安慰……


可是我们的护理工作者却只是遵医嘱测量生命体征,遵医嘱准确治疗用药。像麻木的机械,对他们的心理渴求完全置之不理,即便有人领悟到了,也是在繁琐的工作中夹带少许,完全不到位。当然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不科学的,我们提倡整体护理,学习心理护理,不是要纸上谈兵。


充当护士的角色,你就要发挥护士的角色功能,除了按部就班的救死扶伤,你的眼神很重要,你的微笑很需要。冰冷的眼神可以秒杀人,关爱鼓励的眼神可以拯救人,作为白衣天使,我们就要用真诚微笑去温暖亲近病人,把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转化为行动付诸日常工作中,把护理哲学发扬光大。

护理事业如何发展
概念有了,理论完善了,基本操作也差不多齐了,可是时至今日我们的护理事业发展仍很局限。临床医师搞科研钻新题,我们的医技设备也是硕果累累,可是我们护理的发展在哪呢?静脉穿刺,心肺复苏,洗胃除颤等等,我们所学的与所教的似乎永远是这些。课本上的非技能性的知识比如沟通、评判性思维、专业素质好像只停留在书面上,我们学了就忘。学生们投机取巧,耍小聪明,觉得穿刺好就是真本事,你教给他怎么与病人沟通,怎么用评判思维去判断一个疾病,一个病人的轻重缓急,怎么从细节中培养专业素质,他们压根就觉得无关紧要。

我现在还记得实习的时候老师说过的话:“扎针是再简单不过的上班一个月由不得你不会,如果你在此纠结就不会成为一个好的护理工作者,我要是你们,我会向老师学怎么与病人相处”。确实,相处也是一门艺术。以前我总认为护理工作者的学历不能代表什么,可是后来发现一个人的专业素质真是与他受教育的程度相关的。我们想要和谐、提高,就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以智慧淡定从容的面对病患。病人角色混乱,行为缺如,冲突或强化消退,那我们就要学以致用、换位思考,巧妙地把病人导入正常的角色位置。

对待后辈也是这样,他们重实践轻理论,这本身就是认识的一种偏差,不知孰轻孰重,我们就要引导,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熟练操作的基础上关注病人,研究疾病,反思已有的操作治疗,激发其学习欲望与追求,力求创新发展。长此以往,我们的护理工作者将不再是单纯的管理者和教育者,还是研究者和改革者,我们的护理事业不会只停留在管理和教育上,还会在科研上突破,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