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包已经成为社交的一部分,在这些表情包中,既有画面简单、内心戏丰富的青年表情包,也有色彩艳丽、内容丰富的中老年表情包,那么这些表情包背后的差异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中老年表情包」会「闪闪发光」?
Droit-Volet 等研究者发现,反复呈现一定频率闪烁的视觉刺激可有效提高唤醒水平。
也就是说,当我们用闪烁方式呈现启动刺激时,老年人似乎更易受闪烁启动刺激的影响,即老年人比青年人有更高的个体唤醒水平。
而这其中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青年人也喜欢动图,只是与老年人所喜爱的固定快速闪烁刺激类型稍有不同,它们频率周期相对较长,并且大多具有类似于情景及情节的内涵。例如:
为什么「中老年表情包」字又大又艳?
人的感觉器官因年老而明显衰退,视觉也随之显著减退。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视觉感受性也明显降低,视觉阈限明显升高。
老年人对暗和光的适应能力下降,对整个光谱的颜色,特别是蓝绿色感受能力降低。
对于颜色知觉,老年人常将一些的物体看成了褪了色的。由于晶状体变黄滤去了短波光线,因而蓝、绿、紫色褪色最多,红色褪色最少。
有研究发现,60~70 岁和 80~90 岁老年人对颜色的辨别能力是青年人的 76% 和 56%。
另有人发现,从 70 岁开始颜色感受性明显降低,至 90 岁时能够正确辨认的颜色不到 50%。
除此以外,色彩饱和度越高,越能影响人的正性情绪。
在已有的心理学研究中,将物体放在对比度较大的背景上,颜色区分鲜明,可以便于视觉衰退的老人辨认。用大的字体来做表情包,可便于老人阅读与使用。
其实不少青年表情包中也有较多较大字体,而颜色方面则对比度较弱,较单一。例如:
文字不是重点,
眼神才是!
为什么「中老年表情包」充满正能量?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从动机发展的角度推论,老年人的情绪加工有积极效应。
即,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偏向于加工积极刺激而回避消极刺激。
研究结果发现,对情绪图片的注意,老年人对积极面孔有注意偏向;老年人再认和回忆积极图片和消极图片的比例比年轻人高。
相对来说,老年人对情绪图片的注意和记忆更积极。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对于负性情绪的加工能力有所下降,但对于正性情绪并未表现出类似的现象,对正性信息的加工能力维持较好, 表现出一定的正性偏向,这称为年龄相关的正性效应(age-related positivity effect)。
如此看来,「中老年」表情包不但自身充满正能量,也一定程度上为降低青年人的消极偏向做出了贡献。
而青年人常用的表情包,多是这样的:
为什么「中老年表情包」高度还原」?
有研究表明,40 岁左右的成年人表现出面孔察觉能力和差异感受性的下降,但对其认知及脑机制过程尚不完全清楚。
随年龄的增长,中老年对简笔画面孔认知能力出现衰退,因此他们更愿意看真实面孔还原的表情图片。
究其原因,可能是随着年龄增长,皮层功能下降,神经元呈现出衰退趋势,但是中老年人为了完成对面孔的识别,会通过自身的代偿机制调动更多的脑资源。
对于老年人来说,识别一个更加逼真的表情,比费神辨别一个简笔画表情包并思考表情包背后的深意可容易多了。
为什么「中老年表情包」充满怀旧?
怀旧 (nostalgia) ,指的是个体怀念过去的事物、人物、地方甚至经历或感受。
它大多与美好的记忆联系在一起,并会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温暖感、舒适感等,使人产生一种想回到过去的渴望;但同时,可能也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感伤等,因为过去已一去不返。
大量的研究表明个体每周都会进行怀旧,怀旧现在不仅出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消费领域,甚至已经渗透到各类产品和服务消费层面上。
怀旧的性质与特征都是以积极为主的,只有极少部分是消极的;怀旧事件之所以让人觉得怀念,主要原因是它带来了美好积极的回忆。
有心理学家做了一个有意思的实验:
给被试一定的词语,主试呈现一张词单(如:baby,fire),要求被试将自传体记忆与每一个词联系起来;
在第二个阶段,这组己由被试建立起自传体记忆的词再次被呈现给被试,要求他们回忆相应的事件是多久以前发生的。
运用这一方法可得到跨被试不同生命阶段的自传体记忆的分布曲线。
结果如图,随记忆数目随年龄下降,但中间有一个起伏在二十岁左右,记忆有一个上升,这一上升被称为怀旧性记忆上涨。
这一现象在不同的研究范式下都有发现,不论被试的群体,也不论他们来自哪一个国家,都存在这一现象。
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一个老人回忆自己年轻,意气风发时的经历,使用带有怀旧意味的表情包(比如革命时期)也就不难理解了。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说不定等到我们步入中老年时,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表情包也是那时年轻人眼中的「中老年表情包」了。
「中老年表情包」如此与父母、家族中的亲戚长辈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我们不妨与爸妈聊天,家族刷屏中也多使用使用「中老年表情包」,取悦爸妈就这么简单!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陕西医卫人才通”获取更多医疗招聘消息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