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廉价药变高价药,甚至断供,成为医药卫生行业不断上演的戏码。近日新华社发文称,青霉胺曾经8块多一瓶,如今卖到98元仍“一药难寻”;鱼精蛋白是治疗心脏病手术的必用药,十几块钱一支,而去年大半年这种药物在全国多地出现短缺甚至断供。其实,出现短缺的不只是上述两种药品。维生素K1注射液用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原4.2元,现31元,处于涨价状态;氧化樟脑注射液适应症为用于中枢性呼吸困难及循环衰竭,也可用于各种疾患的心脏衰弱和呼吸困难,成本1元5角,零售106元……
本来是廉价药,由于短缺甚至断供,变成了高价药,尽管如此,患者仍然难以在市场上获得这些药品。出现这种情况,既是医药产业的悲哀,更是患者的悲哀。达达君认为,造成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和垄断所致。
先说价格形成机制。在全国的药品招标中,“唯低价是取”仍然主导着药品市场,导致一些普药价格越来越低,有的已经接近或者低于成本。加上各地开展建立在团购基础上的药品“二次议价”,廉价药大多已经售价接近甚至低于成本。而对于药企来说,为了打开销路,大多会以廉价药作为“敲门砖”挤入医院采购目录。但招标不是每年都会举行,一旦生产这些药品的原料成本上涨,企业的亏损会更大。众亲都有这样的常识:1瓶矿泉水大多要5元左右,甚至10元,而1瓶药才几毛钱,这明显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药企停止相关药品供应,从纯市场属性来说,企业并没有可非议的地方。
再来说说原料垄断。由于审批严格,取得原料药生产资质的药厂并不多。而一些原料药生产企业,在本就供不应求的基础上,与经销商暗地结成联盟,控制供给,形成垄断,人为抬高原料药价格。我国1500种化学原料药中,50种原料药仅1家企业取得审批资格可以生产,44种原料药仅2家企业可以生产,40种原料药仅3家可以生产。而考虑到污染压力大、盈利空间小,真正生产的药厂数量可能更少。从近年公布的原料药垄断案来看,被垄断原料药的获批生产厂家多为个位数,实际投产的往往仅有2~3家。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就曾在提案中举例称,一些医药经营公司与个别独家原料生产厂家联合涨价,导致原料药上涨近840%;也有医药经营公司以高出价格与国外企业谈总代,导致原料药涨幅达677%,有些原料药3年内价格上涨1566%。今年2月,国家工商总局亦发布竞争执法公告指出,湖北省工商局对武汉新兴精英医药有限公司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立案调查,该公司由于拿到了几家生产水杨酸甲酯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全国总代权,因此具备了市场100%市场份额,自2015年以来,该原料药便由2万元/吨涨到最高时50万元/吨。如果出现这样的价格涨幅,廉价药只能选择退出市场。
1、要解决机制问题。廉价药无底限地降价,看似为了节约医保基金,为患者谋福利,实则不然。因为过度的低价会打击药企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可能出现药品短缺,甚至断供。药品市场也要遵循市场规律,不能人为地过度打压药价。国家控制药价,重点应该放在高价药和用量大的药品上,从那里降价,对节约医保基金和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效果最为明显。而对于用量小的廉价药,要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起码价格不能压得过低。
这里也存在一个问题,一旦廉价药有了利润之后,就会有较多厂家生产,而这些药临床用量少,会导致滞销,进一步拉低价格。因此,达达君认为,对那些销量小、临床又必需的药品,应指定由某个或某几个实力较强的厂家来生产供应,其他厂家不得生产。
2、加大反垄断力度。对那些在上游控制药品原料供应大幅拉升价格的企业和药商,要加大打击力度,给下游制剂生产企业提供一个稳定、良好的市场环境。
3、掌握信息,做好预判。有时候,药品短缺是暂时性的,也就是信息不畅造成的。所以相关部门要及时摸清药品短缺情况,将临床必需、短缺后影响大的药品纳入重点监控目录。有时甚至要有前瞻性,预测药品可能出现的短缺,及时发出预警,避免短缺现象发生。
(作者:达达君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视为侵权。 本公众号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投稿邮箱:285440969@qq.com)
- END -
广告链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