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专家林志斌副院长现场讲座《宝宝发烧,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来源: 西园人口计生/jjxyrkjsfwq

讲座终极篇干货最多

应对妙招最多

赶紧接招吧!




请容许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下

我们亲爱的林志斌副院长




      ■


孩子发烧,如果到医院去诊断,医生一般会根据孩子的情况做一些检查。


当然,检查分为简单和复杂,医生会根据孩子的表现,考虑孩子的定位,比如哪个部位感染了。医生可能会帮孩子做某个部位的检查,血常规跟C反应蛋白是医生基本上都会做的检查。


一般来说,我是这么建议的,如果孩子发烧24小时后体温还没降下来,最好到医院查血常规。


但也不要太早跑去医院做。因为血常规、C反应蛋白都有一个反应的过程,太早做了,它们的整个反应不一定能出来,也就不能真正地反应孩子这时候的感染情况。


所以家长可以先帮孩子对症处理一下,特别要注意,可以观察24小时后再到医院。


所以,并不是说所有的发烧都要处理,因为发热也有它好的方面。有的孩子发烧,精神等各个方面都挺好的,这种情况下你就不用太着急。


所以孩子发烧,家长要做的就是查原因,弄清楚孩子的发烧到底是什么引起的,是普通感冒、肺炎、消化道的细菌感染,还是泌尿道引起的。所以发热并不总是需要处理的。


如果孩子发烧,体温在38度半以上,精神状况比较好,也没有其他症状的,可以在家里稍微处理一下。如果说孩子精神非常非常的疲倦,那就应该马上找医生诊断。如果体温超过24小时还降不下来,最好要找医生查找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所以孩子发热,作为妈妈,在这两种情况下,我建议要带着孩子到医院去找医生诊断。

       在家里,妈妈们可能会用到一些退烧药。这个退烧药,在我们国内属于OTC的非处方药,随便都可以买得到。


但是现在市面上的退烧药很多,一般来说,儿童用药最好有医生的指导或推荐。


三个月以下的孩子是不推荐使用退烧药,一般是采用一些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果是三个月以上的孩子,可以使用退烧药。


现在的退烧药,主要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都是儿童退烧时的常用药,都是可以用的。

那么退烧药给药的建议呢?


家长在孩子高热的时候或者孩子不舒服的时候,可以给退烧药。给完后,有的妈妈说孩子退烧药吃下去了,为什么体温降不下来,很多妈妈都有这个困惑。所以说孩子高热时,周围循环一定要改善,皮肤要散热。


你应该给孩子洗个温水澡,洗得全身红红的,血管扩张了,体温就出来了。


以前的老人家在孩子发烧的时候,会用被子捂着孩子。现在对孩子是绝对不允许这样做的。所以我经常跟一些爷爷奶奶说,如果孩子发烧了,千万不要让他穿太多。


告诉大家一个我的经验,家长们给孩子吃完退热药,大概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后,泡点金银花、金线莲或者菊花,稍微泡一点,不要太多,红糖多加一点。然后把孩子抓住,灌给他喝,孩子不喝就会哭闹,那家长就等孩子安静下来的时候再灌一次,还是不喝,又哭又闹又踢。15分钟后,汗就出来了,体温才能降下来,所以得想尽办法。


当然如果吃完退烧药后能自然发散,当然是最好的,如果没有,家长可以采取这个方法,这是比较有用的。


现在有很多高热时退烧药交替使用的问题。关于交替使用,现在还是有一些争论的,这个争论点主要在哪里呢?因为退烧药毕竟还是有副作用的,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它对肝脏是有毒性的,布洛芬对肾脏也有一定的毒性。


是药三分毒,只是应该如何掌握药物的问题,掌握用药的度,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因为对乙酰氨基酚起效比较快,但是维持时间比较短;布洛芬起效比较慢,但维持时间比较长。布洛芬的退热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相对好一点,但是退热幅度不是很大。


如果孩子的体温实在降不下来,家长又怕只用某一种药物会引起这个药物的毒副作用,那就可以选用交替。但是这里存在一个争议,这个交替的两者之间要有足够的间隔时间,另外就是坚决反对把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药。


这种情况现在相对来说比较少,但是也有很多基层的医院,在孩子发高烧的时候,用激素帮孩子降温。这个激素一般会根据孩子的病情情况(除非说孩子有发烧感染中毒症状,皮肤苍白发绀,感染中毒症状比较厉害的,或者扁桃体化脓发炎得非常厉害,中耳炎很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用激素),如果是普通的发烧是不建议使用的。


到诊所就医,如果家长拿到的药是一粒一粒的,最好向医生要处方,因为如果孩子吃药没好的话,你可以找大医院的医生,让医生判断一下哪些药该加哪些药不必加。


第二,如果拿到的药是磨成粉的,或者是粉团的,这种药的退烧效果特别好。但是要小心,因为有的医生把加有激素的药磨成粉,你让孩子吃下去病很快就好了。于是你就会认为这个医生非常厉害,把药吃下去热就降下来。


但是,如果孩子长期反复地服用这种药,免疫功能是会下降。因为激素对人体免疫是有一定抑制作用的。如果短时间用是可以的,反复频繁地用对孩子并没有好处。

那么我们刚刚讲到的,用药主要是掌握一个剂量。对乙酰氨基酚是每天10-15 mg/kg,所以剂量要算。比如有的药,包装上面写着哪一个年龄段、体重多少、大概用多少量。但是这个量,有一个体重范围,家长最好是根据孩子每公斤的剂量来算。


另外家长要注意看,一瓶药物,每ml含有多少的mg,然后进行折算。年龄越小的孩子,选择剂量时要选择大量,年纪越大选择剂量时要选择小量。


我们儿科医生脑袋里都会记住每个药物,每公斤多少,然后每次开药都要问孩子体重多少。这不是白问,医生脑子里要算剂量。


对于药物的轮流使用,要考虑不同的半衰期。布洛芬半衰期比较长一点,对乙酰氨基酚半衰期比较短一点。


另外现在有些妈妈为了省事,买了很多小儿退热栓。孩子一发烧,就给他塞屁股。


那么我是反对发烧用退热栓的。因为退热栓的剂量是固定的,一粒多少毫克配的药是固定的,家长给孩子塞一粒、塞半粒,或者塞三分之二,有计算吗?肯定没有。拿一粒就给孩子塞进去。所以,这样一来,有的孩子可能剂量不够,有的却超量了。


所以,我不建议家长用退热栓。除非孩子不能口服,什么都吃不下去。实在没办法了,你再用退热栓,不然一般建议选择口服制剂。


另外,孩子发烧的时候,很多家长经常会买复方的制剂,复方制剂我也是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你不了解复方制剂里面的一些成份。复方制剂有很多,比如好娃娃,护彤,小儿氨酚等等乱七八糟的有很多。


很多人都没有去注意复方制剂药物的配对药含量,所以要去了解它。当你拿到一个复方制剂的时候,你要看里面含的配对药是什么,它的含量是多少,要给多大的孩子用。比如辛布颗粒含多少布洛芬、扑感敏含多少对乙酰氨基酚等等。


妈妈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刚刚给孩子吃了一个含布洛芬的制剂,吃完后体温没降。过一两个小时又给孩子吃了其他退热药,那么这里的药物可能就重复了,因为复方制剂里面本身就含有这种药物,还有一些其他成份。


有的复方制剂里还含有金刚烷胺。金刚烷胺是抗病毒的,这个是很早以前抗病毒的,现在金刚烷胺是被淘汰的,因为它主要是作为甲流的预防用药(没有出现症状之前的预防),如果出现症状就没用了。有的复方制剂里面就含有金刚烷胺,这个毒性是比较大的。


所以在选择复方制剂时,一定要注意里面的成份。



在吃退烧药时,要记得补充水分跟电解质。


也就是说,孩子发烧的时候,水分要通过皮肤散热,或者通过呼吸的增快来散热,通过小便散热。如果这时候是孩子没有足够的水分,就可能会出现脱水。


水分是保持我们整个血管通畅的关键,我们的很多细胞都是浸在水里面的,如果水分不够的话,那么就可能出现问题。当然,补充水分也要注意电解质的补充,所以我们有时候要给孩子放一点点盐。


年龄比较小,比如一岁以下的,我们一般是不建议。当然,如果是发烧的时候汗出得比较多,也可以适当加一点点,并不是说完全不可以。


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困惑,一岁以下的孩子到底要不要给他喝水?其实,正常孩子每天的水分就需要每公斤体重150毫升,150毫升的水分里面要扣除奶量。通过肾脏排泄的水,叫显性失水,当然也有不显性失水,不显性失水主要是通过皮肤、呼吸。


所以说发热的病人,如果呼吸特别快,吃了退烧药,又流了大量的汗,那么这时候就一定要给他足够的水分跟电解质。


原则上,如果按照国外的要求,孩子一般要达到四岁以上才可以用复方制剂,但我们现在国内用得很多。有两种情况,有的是到两岁,有的是到四岁。如果是我个人建议,还是少用为佳。

       发烧的病人,不能给他穿太多衣服,应该洗一个热水澡,不建议酒精擦浴,那是很早很早以前的方法了。


为什么现在不用?因为年纪小的孩子,皮肤是非常嫩的,而酒精是很容易吸收的,所以说不建议。洗个温水澡就可以了,为什么非得用酒精?现在医院里也很少有人用酒精。


冰敷呢?有的家长在孩子发高烧的情况下,在大的血管流通的地方放一些冰袋。如果你在家庭里面这样做,可能对你这个孩子没有好处,因为这样他的血管会收缩,收缩完以后就不能散热了。


这种冰敷呢,一般来说是在医院里面,如果病人一直处于超高热,降不下来,医生为了减少脑部的损伤才用的。因为发热的时候,脑血流量会增加,为了减少脑部的损伤,医生才会选用,而且在靠近脑部的大血管周围会选用,才能保护脑子。


如果在家庭里,普通的发烧病人并不需要用这个方法。




总的来说,发烧是一个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可以很复杂,或者说让医生非常头痛的事情。


有时候,我自己碰到一些发烧病例查不到原因的,我比家长还头痛,比家长还紧张。家长老过来问孩子的体温怎么还降不下来,我说我也找不到病因。


发烧是一个常见的症状,但是病因很复杂。只能根据你的症状跟体征来判断可能引起发烧的病源。在发高烧时,有的孩子还会出现抽搐,而且发病率还不低,百分之6左右,我们在家里给孩子吃退烧药只能是治标,不能治本。


所以,家长要找到孩子发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如果病情有变化,要及时到医院去找医生诊断。


来源:苗苗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