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自己长了个假脑子……

来源: 康道药业/kangdaoyaoye




“大人,近半月,身心疲惫,我总觉得有奇怪的东西让我变蠢了,请大人为我做主啊!”

 

“元芳,你怎么看?”

 

“回禀大人,科学研究发现有一些生活习惯、行为可能是此案元凶……”



 



疑凶甲

“一心多用”——设备多多,大脑萎缩



听音乐的同时玩游戏、写作业,在看电视的同时打电话,这些同时使用笔记本电脑、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情境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看上去也没什么毛病,甚至有人认为在同一时间做很多事情是一种人很“聪明”的表现。

 

然而有研究发现,这种同时使用多个电子设备执行多项任务的“一心多用”可能有害——可能导致大脑中的重要结构萎缩。

 

神经系统科学家发现,经常同时使用多种电子设备的人,其大脑中与认知和情感控制相关的区域灰质(脑、脊髓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的地方,是中枢神经系统对信息进行深入处理的部位)密度较低,“一心多用”极有可能会给我们的大脑带来损伤。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目前许多电子设备都在鼓励人们同时处理多项任务,比如边听歌边看小说、边听歌边打游戏……而在这些“一心多用”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极有可能受到伤害。




疑凶乙

互联网搜索——X度一下,你就变傻



研究者Matthew Fisher等人研究发现,通过便捷的互联网搜索信息会让人们误以为自己很聪明,而事实上人们并没有通过网络记住实际有用的信息。

 

Fisher认为:“互联网环境非常强大,个体可以在这里问任何问题,指尖一点就能获得全世界的知识,这很容易令个体将外部信息源当作自己的知识。当人们只能靠自己的时候,他们可能就不确定他们究竟知道多少东西以及他们有多么依赖网络。”

 

通过互联网搜索信息让人们误以为自己很聪明,搜索引擎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个体能力之外的事情,这为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和问题解决提供了便利,但当人们离开搜索引擎只能靠自己思考来得到正确答案的时候,个体往往可能疑惑“我的知识都去哪了”。

 



疑凶丙

高血糖水平——甜蜜的记忆力炸弹



血糖含量是学习与记忆的重要保障,饿着肚子学习谁都不好受,但是“吃撑了”呢?Kerti在2014年的研究发现,血糖水平较高的人反而更可能有记忆力方面的问题。

 

Kerti研究观察了141名平均年龄63岁,没有糖尿病或糖尿病历史的老年人,要求志愿者在一定时间内记忆15个单词,并在30分钟后复述出来,并对控制其神经及记忆的大脑区域进行观察。

 

结果发现,血糖浓度越高的人,其记忆的单词就越少,那些血糖含量低的参与者更容易在记忆测试上得高分,同时海马结构也较大,说明他们有着更好的记忆能力。

 

这项研究的亮点之处在于发现了一定范围内血糖水平与记忆能力可能存在的反比关系,警示人们血糖水平并非真正达到“异常”才是有害。另一位研究人员Agnes Flöel认为:即使是对于血糖浓度正常的人来说,降低他们体内的血糖水平也可以作为预防记忆力问题、老年认知衰退和保持脑力的一个有效手段。




疑凶丁

饱和脂肪摄入——糖糖糖,弹走适应力



当面对压力时,有人会选择吃颗糖冷静下,然而,高脂高糖的饮食会对认知弹性造成严重伤害。

 

当周围环境不断变化时,一般人能够自我调整以适应周围的不断变化,并对发生变化的情境做出适宜反应,这其实就是认知弹性。Magnusson等人的研究让三组小鼠在实验室中分别接受了四周的正常饮食、高脂肪饮食和高糖饮食,四周之后,他们发现接受高脂肪饮食、高糖饮食的小鼠生理和物理表现开始受到影响,表现出认知弹性的巨大损害,由此推测饱和脂肪的摄入会对个体的认知弹性造成威胁。

 



疑凶戊

“专家感”——专家可能变“砖家”



该不该相信专家的话呢?专家总是在某个领域有较深研究,但自以为是的“砖家”就不一样了,当人们认为他们了解某一个主题越多(即认为自己是某个领域的专家)的时候,反而越有可能声称该领域下某些完全虚构的事实是真实的。

 

Atir通过研究对100个人进行了关于金融知识的测验,测验中向参与者展示了一系列金融术语,并要求参与者对概念做出说明,这些概念大部分是真实的,但有三个术语是捏造的。结果发现,认为自己是“金融专家”的那些参与者,更有可能认为这些虚假术语是真实存在的,并能在实验中对其进行看起来很有道理的说明。

 

Atir指出,感觉自己知道很多事的人往往会觉得自己很聪明,而实际上他们所知道的远不如他们以为的多,在事实面前,这样的人就越可能体会到落差感。

 



疑凶己

睡眠不好



睡眠不好对个体思维能力的损伤是巨大的,多项研究发现睡眠不好使得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变差,与此同时,昏昏欲睡的大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维持正常工作,但仍然无法阻止注意力和规划能力的下降,由此,个体更难对事情做出仔细分析或思考决策,表现出思维能力的下降。

 



疑凶庚

身心压力



Mehta等人的研究发现,身体和心理的压力可以相互作用,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疲劳,在疲劳状态下,个体的能力表现降低。

 

该研究结果显示大脑的前额叶皮层(一个用于计划和控制的皮层)的资源在生理和心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部分资源投入于物理任务,另一部分则投入于心理活动,身心双方面的压力都有可能导致个体能力表现下降,当两方面压力同时作用于大脑时,大脑疲劳程度最高,在这样的疲劳状态下,个体的认知、记忆等多项能力受到影响。


摘自 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

ID:bnupsychology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

河南康道药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