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堂】半夏

来源: 药店智汇/yaodianzhihui168


半夏



来源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相关名

生半夏、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半下、和姑、地文、守田、水玉、仙半夏、主田、地雷公


产地

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江苏、贵州等省。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晒干。

性状鉴别

本品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饮片清半夏

呈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片。切面谈灰色至灰白色,可见灰白色点状或短线状维管束迹,有的残留外皮处下方显淡紫红色斑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角质样。气微,味微涩、微有麻舌感。


姜半夏

呈片状、不规则颗粒状或类球形。表面棕色至棕褐色。质硬脆,断面淡黄棕色,常具角质光泽。气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粘牙。


法半夏

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 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质稍硬脆。气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性味归经

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散温燥,有毒而力较强,入脾、胃、肺经,善祛脾胃湿痰。 内服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为治湿痰、寒痰、呕吐之要药。外用能消肿散结,可治瘿瘤痰核及痛肿等。


功效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主治病证

(1)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2)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3)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9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以生品研末调敷。

内服用制半夏,不同炮制品功效有别。法半夏长于燥湿,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清半夏长于化痰;竹沥半夏长于清热化痰。生半夏外用。


使用注意

本品温燥,故阴虚燥咳、出血证忌服,热痰慎服。生品毒大,一般不作内服。反乌头,不宜与附子、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同用。


药理

本品有镇咳、镇吐、调节胃肠功能、利胆、抗癌、抗早孕等作用。


故事

中药半夏,在很久以前曾以“白霞”为名。这其中包含着一段动人的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叫白霞的姑娘为了生活的需要,常在田野里割草剜菜。


有一次,她在田野里挖了一种植物的地下块茎,就试着在嘴里咀嚼,想拿它充饥。谁知吃下后吐了起来,她赶快嚼块生姜止呕,呕吐止住了,就连久治不愈的咳嗽也好了。


于是,白霞就用这种药和生姜一块煮汤给乡亲们治咳嗽病,竟然屡治屡效。但这种植物块茎含浆液丰富,要清洗好多次才能使用。


一天,白霞又在河边清洗这种药,不慎滑入河中丧命。当地人民为了纪念她,就把这种药命名为“白霞”。


后来,人们又发现白霞在夏秋季节采收,加上时间的推移,就逐渐把“白霞”写成“半夏”了

本文来自药圈网


▶关注药店智汇,让你的药店比别人更专业、更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