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江与院士一起推动中医药走向国际大舞台

来源: 天江药业/jytianjiang

第七次陈可冀院士

学术思想传承座谈会

开放包容促进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更好融合

第七次陈可冀院士学术思想传承座谈会在京举行。会议以“开放包容促进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更好融合”为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陈可冀做“中医有国籍,文明无疆界”主题报告。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香美出席座谈会,充分肯定了以陈可冀院士为核心的工作团队做出的成绩,并就中西医结合发展谈了各自的观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等出席会议。陈可冀多位弟子从中西医结合的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西医学的互补互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天江药业作为会议主要协办方、陈可冀院士工作站所在单位参与了大会。公司俞敏总经理介绍了天江中药配方颗粒发展二十五年以来取得辉煌与成就,以及天江在推动中西医融合发展,加快中药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上的创新成果。

天江药业陈盛君博士以“陈可冀院士学术思想指导下中药配方颗粒的创新发展”为题,做了学术报告。陈博士结合自身学习陈院士学术思想的点滴体会,以及中药配方颗粒继承创新发展的现状,分享了陈院士指导下中药配方颗粒二次创新发展的规划和思路,受到陈院士和参会专家的充分肯定。

陈院士

主题报告摘要

中医有国籍,文明无疆界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陈可冀做“中医有国籍,文明无疆界”主题报告。

陈可冀表示,中医药学在确认和强化自己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必然要走中西医学优势互补、促进双向交流、优势认同与结合的路径。他在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多次提到中西医结合有“求同结合”与“求异结合”多种模式,也可以“和而不同”,贵在提高临床诊断水平与治疗成效。

观点

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从业者都应有血脉相传的理念,也要放眼全球,吸收国外优秀文化理念或科学技术。

进入21世纪,当代科学文化认同已经有了鲜明的时代性与现代性。中国经济社会全球化的走向和进程,必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全球化交流和认同问题,从广义角度理解,医学科学也不可能例外。中医药学在确认和强化自己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必然要走中西医学优势互补、促进双向交流、优势认同与结合的路向。当然,不可否认,也要理解到会有其长远存在的地域文化及伦理方面的差异性理解的问题。总之,我认为:中医有国籍,文明无疆界。

观点

中西医结合可以有“求同结合”与“求异结合” 的多种模式,当然也可以“和而不同”,贵在提高临床诊断认识水平与治疗成效。

“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我们必须首先要提高民族自信心,进而同步发展创新驱动进步。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医药的临床实践,十分注重中庸思想,治疗八法中当以“和法”为先,注意诊疗上的“过与不及”问题,提倡“致中和”(见《论语》《礼记》)的原则,中医药学临床治疗实际同样也更力主“阴阳消长”的合理处置,以补偏救弊,以期达到“阴平阳秘”(《黄帝内经》)状态。这一理念与现代医学倡导的“内环境平衡”“内稳态”概念,包括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等多个领域内环境稳态,都十分一致。

观点

中西医之间更应相互尊重、合作共事、兼容并蓄、优势互补,做到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的并重。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医学伦理观历来强调医学道德理念,称医学为仁术。唐代孙思邈的观点是最有代表性的。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序言称:“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业师岳美中教授座右铭为“治心何日能忘我,操术随时可误人”。中西医之间更应相互尊重、合作共事、兼容并蓄、优势互补,做到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的并重。提倡多元模式、继承创新,弘扬我国优秀的中医药学,并进一步合理完善语境沟通,适应国内外交流的需要。有理想、敢担当,在各种困难情况下,积极努力,真诚做事;同时提倡有耐心等待与应对的精神准备,胸中有永恒理想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