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投资十年:不敢想的都变成了现实!

来源: 医药报/xbyytm

近日,浩悦资本发布的《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十年回顾与展望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十年前只有少数几家美元基金投资医疗健康,到2017年已发展为200多家专业投资基金;在细分领域,有专门做机构天使孵化器投资、主题基金以及并购基金;交易数量也从当时的每周2-3笔变成现在每天2-3笔。


一部分投资人获得了可观回报,报告统计,2016年医疗健康投资通过IPO平均退出机构回报达到9倍,并购退出平均回报达5倍左右。


浩悦资本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刘浩认为:“主要的资本力量来自上市公司,10年前A股港股美股的医疗类公司有200家,现在有500家,总市值已突破5万亿人民币,成为仅次于TMT的第二大行业。”


医疗投资多元且回报丰厚

从2007-2017的十年中,医疗投资基金最初只有数量屈指可数的几只美元基金,如礼来亚洲基金、奥博资本、晨兴资本、BioVeda Capital、维梧资本等;2017年则以人民币基金主导,包括朗泰、元禾原点、德诚资本、弘晖资本、君联资本、元明资本等。


报告显示,十年间,医疗类A股上市公司从151家增至331家,美股/港股从53家增至132家。医疗企业覆盖的领域也从医药、器械、医院扩展至智能硬件、医生集团、生物制药、大数据等。


“随着医改不断深入,十年前想象不到的细分行业,现在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刘浩表示,“连锁专科服务、人工智能、精准医疗等,在10年前很多基金想都不敢想。”


内部不断细分同时,中国企业也在走出去,全球布局愈加明显。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受理数量来看,2002-2013年从3例激增至272例;中资出海并购金额更是大幅增长。


如复星医药频频出手海外,并购印度药企Gland Pharma、联手微创手术机器人公司Intuitive Surgical 在华成立合资企业、收购欧洲呼吸机器械品牌Breas、与Kite Pharma联手进军免疫治疗。其余布局包括保险类的永安保险、渠道类的国药控股、医院端的和睦家医疗、互联网的微医等。


投资人关心的退出机制及回报也更加多元化。


2016年,中国主板IPO33家,并购266起。IPO回报8.8倍,并购5.1倍。另外,股权重组也成为重要退出渠道。刘浩表示,“大量公司会在某个阶段将少数股权卖给新来的投资人,每个基金都是企业成长中的接力棒,2016年股权重组加并购交易数量,是IPO的20倍以上。”


投资热点两三年一变

2007-2009年资本市场的热点是外包,如药明康德拿到融资并上市;2009-2016年创业板开启,资本追逐传统药厂和器械公司;从2012年医改开始,连锁专科医疗服务、民营医院、移动医疗成为市场赢家,如凤凰医疗;2014年精准医疗又创造出新热点,如华大基因、贝瑞和康完成资本整合;2015、2016年,新药研发则成为焦点,如信达生物。


“资本市场追逐的窗口每两到三年会有变化。如果企业在发展初期能高效地找到投资人就容易胜出,”刘浩认为,“相对应的,VC要找到医疗独角兽,必须要比行业热点稍微早几年;而PE要找到规模不一定最大但是最优秀的团队,下重注且多次下注。”


浩悦数据显示,2015-2016年,IPO总数有所下降,但平均募资规模上升,借壳上市比例减少。传统药企上市挑战更大,医疗服务、生物医药企业上市通道渐宽。大额并购占比扩大,成熟标的受青睐,跨行业并购也越来也多。


2016年线下医疗服务私募融资案例数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基因检测(32)、综合医院&连锁医疗(19)和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13);线上前三为垂直专科平台(37)、医药电商(13)、医生工具(10)。


新药开发领域,单笔投资金额大幅上升,资本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以肿瘤药物研发占主导。2016年创新药研发领域中,65%的企业专注于抗肿瘤药研发(2015年为35%)。接下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医院服务外包、民营医疗、医疗器械进口替代等被寄予厚望。


内容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卢杉

长按二维码

微信号:xbyytm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注意:在任何情况下,文中的信息或观点并不构成任何          建议,不对因任何行为而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