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馆迎来最佳机遇!药店再不开就晚了

来源: 21世纪药店/cn21ydb

随着《中医药法》正式施行的时间即将到来,相关的配套政策也正抓紧出台。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发布了关于征求《中医诊所备案暂行办法》意见通知,并计划于7月1日后实施。与此同时,在5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以及最新发布的《医改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对社会办医、完善中医诊所备案管理办法等方面再作部署。


利好不断,诊所正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也将进一步推升医药零售行业的中医馆热。


政策利好不断


在这些政策里,对中医馆、诊所来说,都朝着好的方向前进,下面看看这些利好政策都有哪些看点?


礼包一:《中医诊所备案暂行办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

看点1:许可制改为备案制。7月1日以后,举办中医诊所,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提交书面备案材料、取得《中医诊所备案证》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


看点2:个人举办中医诊所,应具有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且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5年,或具有《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证书(暂定名)》。而中医确有专长考核并不难,考核内容充分体现中医理论和思维,包括中药辨识、案例分析、汤头歌诀、中医病例书写等;


看点3:举办中医诊所不受所在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规定的医疗机构数量和相邻距离的限制;


看点4: 5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资料的形式审核。


礼包二:国务院常务会议再部署社会办医

看点1:促进有实力的社会资本办中医诊所、门诊部等跨省市连锁经营;


看点2:对社会办医实行一站受理、并联审批、网上审批;


看点3:个体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实行医师区域注册,促进有序流动和多点执业;


看点4:促进健康、旅游、养老等深度融合,鼓励开发高端医疗、中医保健、康复疗养、休闲养生等产品。


礼包三:《医改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

看点1:全面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


看点2:制定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


看点3:2017年9月底前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2017年,前四批200个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


看点4:启动社会办中医试点,完善中医诊所备案管理办法;


看点5:启动中医药健康养老工作。



中医馆的春天来了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中医类医院(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3966所,中医类医院床位约82万张,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约45.3万人,2015年中医类医院总诊疗约5.49亿人次,而2015年1~11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就达69.3亿人次。可见,与人民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相比,中医药服务能力仍然薄弱,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康美药业OTC事业部总经理李从选认为,在国家大力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大环境下,连锁药店发扬光大中医药大有可为,中医馆作为药品零售的一种业态,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模式,是连锁药店综合竞争力的表现。


而国家再部署社会办医、“一证”开办中医诊所,将进一步降低连锁药店申请牌照的难度。同时,政策也将促进大批体制内医生跳出来,促进大批民间中医人合法行医,加上实行医师区域注册,让中医师有序流动和多点执业,有利于解决行业人才的“老大难”问题。


中医师是药店开办中医馆的核心竞争资源,在中医界,向来就是“名中医在哪儿,患者就在哪儿”,中医资源稀缺一直是“老大难”问题。虽然上述政策可以进一步释放中医资源,但中医馆仅招聘到好医生还不够,还需要对这些优质资源进行维护。业界专家易根林表示,维护好中医资源,首先需设置较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最大程度地实现医师的价值。对于权威医生、特色医师可以适当通过股权激励。恒康医疗对旗下瓦房店第三医院的医护人员就给予了股权。宁波海曙新城中医会馆则通过做“慈善”吸引名医。


“促进有实力的社会办中医诊所、门诊部等跨省市连锁经营”、“连锁经营医疗机构可由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等规定也给了连锁药店发展中医馆更多的想象空间。例如,成都德仁堂是具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字号药店,在德仁堂布局的中医馆中,在2012年底就已经有40余家中医馆申请到营业执照,之后的扩张速度还在不断加快。


松绑与严管


一系列的政策松绑,为中医馆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实际上,近几年来,中医药方面的政策红利可谓不少,对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不过,想象一下,随着许可制变成了备案制,这意味着投入一笔小钱、拉几名中医,就可以开办一家中医诊所了,医疗安全有无保障?谁来保障?


近年来,大城市里诸多所谓的“养生会所”、美容院纷纷开设中医保健服务。对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作了批复:很多养生保健会所打着中医的旗号所提供的针刺、刮痧、艾灸、经络疏通等保健服务,都是非法行医。


这些不良的现象让包括中医馆、诊所在内的中医药一度遭遇信誉危机,就主管部门而言,对社会办医,该松绑的需要大力松绑,该严管的仍然需要严管。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严厉打击租借执业证照开业、承包科室、虚假广告、非法行医等违法违规行为”,意义正在于此。最近,北京、昆明、西安等地都在严打“非法行医”。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李征宇认为,开放中医馆、门诊是发扬中医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可以让更多的老百姓对中国传统医疗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但他同时指出,前提是规范、安全,才能让老百姓接受中医、信任中医。


对于连锁药店发力中医馆,有业内专家认为,在做好“名医+名店+名药”、合规、安全的基础上,更要有“融合”的思维,例如中医馆与养老、治未病、养生等业态进行融合,延伸中医馆的服务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