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全世界最公认的养生方法,防早亡、抗抑郁、增加幸福感。。。

来源: 独山县人民医院/dsxyy88
点击上方"独山县人民医院"关注我们


专家介绍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  李庆卫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蒋高明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教授、亚洲园艺疗法联盟主席  李树华


“人们要更重视保护植被了!”近日,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发表最新研究指出,去植被多的地方活动让人更有幸福感,可降低肥胖、抑郁症风险,还能使早亡风险减少16%。



植被多少衡量城市健康



一个人在密闭空间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变得暴躁易怒,如果马上出门看些绿植,呼吸下新鲜空气,心情就会平复下来。植被的益处自古就有记载。明末画家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写道“水令人远,石令人古,园林水石,最不可无”,提出植物、景观与人息息相关。


到了现代,植被多少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健康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健康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应为20平方米以上。然而,2016年发布的“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我国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3.5平方米。以北上广为例,广州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6.5平方米,北京是16平方米,上海到2017年末才能增至7.82平方米。国外一些城市的情况则明显优于我国:日本东京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27.19平方米,英国伦敦为24.64平方米。


“植被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表示,假如植被太少,一旦遭遇暴雨,雨水便会直接从裸露的山坡或岩石上聚合而下,形成泥石流或滑坡,带来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若是有了植被的保护,即使是暴雨,也能被森林、灌木、草本、枯枝落叶、土壤这5道“防护网”减弱,成为“涓涓溪流”。


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植被的保护和发展。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李庆卫介绍说,林业局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人工造林和退耕还林;住建部规定,国家园林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6%;农业部门提出转型升级,比如北京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重视果树和园林树木的种植。


基于以上种种措施,我国植被覆盖率由2002年的31.5%增加到2015年的34.7%,平均每年增加0.24%。但与此同时,盗伐、滥伐情况不容乐观。2016年,全国共发现滥伐案件3.2万起,盗伐案件1.8万起,连续4年呈上升趋势。



植被的健康益处



美国一项研究曾指出,树木每年能帮美国节约68亿美元的健康成本。植被就像一个卫士,保护着人们的健康。


杀菌。蒋高明指出,每公顷(约1500棵)松柏树一昼夜可分泌30公斤抗生素,能杀死白喉、伤寒、痢疾、肺结核等细菌、病毒。医院附近喜欢种植松柏就是利用这一特点。研究发现,森林公园中空气含菌量不超过40个/立方米,远低于城市街道400万个/立方米。


降低噪音。李庆卫表示,噪音不仅损伤听力,还通过大脑神经中枢影响多个器官。粗糙、密集的植物枝叶能反射、阻挡噪音,减少其对人体的伤害。


清洁空气。蒋高明说,干燥或污染的空气容易诱发、加重呼吸系统疾病。植被是很好的空气“加湿器”和“过滤器”,每公顷森林每年可吸收330~900吨灰尘。吊兰、芦荟、仙人掌等能吸收氯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另外,植物还能通过蒸腾作用,将其吸收的水分释放到空气中,利于黏附灰尘、保持空气清新。


释放氧气。李庆卫表示,森林是天然“氧吧”,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富含负氧离子的氧气。负氧离子号称“空气维生素”,可吸附PM2.5,利于调节中枢神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促进康复。美国研究发现,病房里能否看到窗外的植被,影响着手术住院患者的康复。能看到窗外植被的病人,住院天数明显少于看不到的患者,且术后并发症和止痛剂用量较少。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教授、亚洲园艺疗法联盟主席李树华做过研究发现,老人每周进行两小时的园艺活动,患高血压比例由38%下降至19%。



家里打造绿色空间



生活中,如何充分利用植物的健康作用呢?专家给出了两点建议。


每周去次森林公园。李树华表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离开自然,不妨每周带上家人去趟森林公园,小憩或远足,不仅可呼吸新鲜空气、改善心情,还能促进家人之间的交流。


打造立体绿色空间。李庆卫建议,室内最好养些绿萝、吊兰、文竹等耐阴花卉,阳台上则可种植观赏性植物或蔬菜,如小金桔、胡萝卜等。但是,有些植物最好别在室内种植,比如香气浓郁的夜来香、松柏类,有致敏性的天竺葵、紫荆花,有一定毒性的白杜鹃、虞美人、夹竹桃等。另外,建议一层住户种些爬山虎、常春藤等适合垂直绿化的植物,既美化环境,又能调节室内温度;楼顶住户则可打造楼顶花园。(来源:生命时报)


微信号:dsxyy88

咨询服务电话:4963025

急救电话:322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