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是一种增鲜剂,属于调味品的一种,它本身是一种安全的物质,是以粮食为原料发酵而成的。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在人体内会被分解成谷氨酸,可参与人体蛋白质的合成,被人体吸收利用。当然,适量吃一些味精是可以的,但是,下面3种致命的情况,一定要知道,吃了等于吃慢性毒药!
味精、鸡精致癌?看看专家怎么说!
味精、鸡精致癌?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这是因为味精、鸡精里面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在超过120℃的时候,容易转变成可致癌物质——焦谷氨酸钠。
其实,这种说法过于绝对了,这是因为在普通情况下,炒菜的温度都不会超过120℃,所以,我们只要在烹饪的时候正确使用(下面有介绍),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3种情况下,吃味精等于给自己下毒!
这种情况下加味精,原理就和刚才所说的味精鸡精致癌一个道理。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20℃,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
道理同前面,怎么吃味精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
首先,尽量选择以水为媒介的烹调方式,比如汆、蒸、煮、炖。水的沸点是100℃,烹调温度较低,可以降低谷氨酸钠转变为焦谷氨酸钠的比例。
其次,要延缓放味精的时间。“炒素菜时,关火十秒钟以后放味精;做荤菜时,关火两分钟以后放味精”,这样更安全。
味精中含有大量的钠,当食用过多味精时,一方面会造成钠摄入过多,导致高血压等疾病;另一方面,当食用味精过多超过机体代谢能力时,会导致血液谷氨酸含量增高,限制人体对钙、镁、铜等必需矿物质利用。
此外,日本研究人员发现长期过量食用味精,会导致视网膜变薄、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味精使用8必知,健康又美味!
味精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调味品,其摄人体内后可分解成谷氨酸、酪氨酸,对人体健康有益。
1. 对用高汤烹制的菜肴,不必使用味精。因为高汤本身已具有鲜、香、清的特点,使用味精,会将本味掩盖,菜肴口味不伦不类。
2. 对酸性强的菜肴,如糖醋、醋熘菜等,不宜使用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的效果越差。
3. 在含碱性原料的菜肴中不宜使用味精。因为味精遇碱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产生氨水臭味。
4. 每道菜不应超过0.5克。味精使用时应掌握好用量,如投放量过多,会使菜中产生苦涩的怪味,造成相反的效果。
5. 做菜使用味精,应在菜快炒好时加入。因为在高温下,味精会分解为焦谷氨酸钠,即脱水谷氨酸钠,没有鲜味。
6. 注意投放温度,味精在120℃的高温时会变成焦谷氨酸钠,会失去鲜味和营养。因而炸制食品,急火快炒时不宜使用,投放味精的适宜温度是70~80℃,此时鲜味最浓。
7. 注意投放时间,最好在汤菜出锅前投放。不要提前,也不要与原料同时投入或烹调中途加入,腌菜时不要使用味精。
8. 注意适量。就科学家研究表示使用味精过量,容易导致肥胖。
味精虽然可以提鲜,但任何东西都有个量!健康食用味精的知识,您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