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下周二,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我们所熟知的端午节有着很多或是美丽或是凄美的传说,也有着许多许多不同的习俗,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赛龙舟、悬挂艾草,以及到了端午节一定要吃颗粽子。但是,说起吃粽子,你真的了解粽子怎样吃最健康吗?
1吃粽子的注意事项
吃粽子的注match意事项
01
变凉的粽子过油、过黏,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02
新包出来的热粽子吃起来更加健康--切忌反复加热
03
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这样可帮助肠胃蠕动,避免因吃粽子而引起的消化不良。
04
粽子粘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从而影响睡眠,因此睡前两小时最好不吃。
05
一天只吃半个或一个,每天吃粽子别超过50g,也就是半个或1个,最好分小块多次食用---迷你粽
2四类人群需注意
粽子以竹叶或苇叶为皮,糯米为肉,叶子不仅带来清香,还能提供多酚类物质和钾元素,蒸制时渗入米内,有利于提高人体的抗热机能,而且糯米性温,有暖脾胃作用。
然而,由于糯米油性及黏性较大,过量进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并由此产生胃酸分泌增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所以不可贪食。粽子蒸或煮熟后,能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进食后会增加消化酶负荷,兼之其性温滞气,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故以下人群最好不食或少食:
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的糯米,性温滞气,吃多会增加胃肠的负担,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胃溃疡、出血,使病情加重。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