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背后的中医养生奥秘

来源: 习水县中医院/xsxzyybgs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挂香包。”5月30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与中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古时,端午节是我国一个全民采集药草、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民俗大节日。端午节这天,人们要悬挂艾草、菖蒲驱虫除病,佩戴香囊散风驱寒,熬制凉茶清热除躁……这些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小编也给大家普及一下这些端午习俗背后的中医理论。

粽子:

空腹、睡前、太凉……吃粽子有“五不宜”

端午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流传最广的是为了纪念屈原。相传公元前278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对亡国之痛,于五月初五悲愤地怀抱大石投入汨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纪念屈原,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以后演变为五月初五吃粽子的端午节。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粽子。”空腹不宜吃粽子,因为空腹吃粽子,糯米就会在胃里停留很长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宿病复发;不宜食用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粽子;吃粽子时不宜喝冷饮,喝冷的东西容易让糯米凝固,不易消化,让人感到滞胀;睡前两小时别吃粽子,粽子黏度高,含有过多的脂肪、盐、糖,缺乏纤维质,不易消化;粽子一定要煮熟吃,已包好的粽子最多保存3~4日,且要放置在阴凉透风的地方,否则容易吃坏肠胃。

艾草:

可驱蚊、净化空气 还有理气祛湿寒作用

端午节是天热的开端,五毒开始活跃,人们特别注意消灾防毒,所以,端午节家家都悬艾条于门楣厅堂。艾是菊科草本植物,其茎叶含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蚊虫,净化空气;艾草还可入药,它具有理气、祛湿寒的作用。同时,端午插艾也是对节日的点缀。

香包:

可抑制多种病菌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香包的主要材料有山奈、佩兰、川芎、薄荷、艾叶等,具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之功能,且大都含有挥发油,气味清香纯正、持久,对多种细菌和病毒、霉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杀灭功能,从而起到避邪驱瘟的作用。研究表明,这些芳香物质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可兴奋神经系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促进抗体的生成,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可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同时,药物气味分子被人体吸收以后,还可以促进消化腺活力,增加分泌液,从而提高消化酶活性,增强食欲。经常将香包放在衣兜、枕旁,可预防流感、白喉、水痘、流行性脑膜炎、麻疹等传染病的发生。

注意:

饮食应定时、清淡并要合理搭配

端午之后,天气逐渐炎热,饮食一定要定时、清淡、注意搭配。要按时进餐,避免脾胃生理功能发生紊乱,诱发胃病;夏季气温高,出汗多,饮水也会增多,胃酸易被冲淡,消化液分泌也相对减少,导致消化功能减弱,人们食欲不振,如果过食油腻会伤害脾胃,影响营养消化吸收。夏季宜食绿豆、西瓜、荞麦、大枣、鸡肉、鸭肉、鹅肉、鲫鱼、豆浆、梨等清淡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夏天不宜大补,最好少吃油腻、多吃清热降暑的食物,如绿豆粥、扁豆粥、荷叶粥、薄荷粥等“解暑药粥”;还要忌食生冷,吃太多生冷食物会损伤脾胃,影响食欲,甚至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此外,夏天饮食不能过饱,尤其是晚餐,否则易使脾胃受损,引发胃病。

习水县中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祝全县人民节日快乐、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