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争议的美国邮寄药房,你怎么看?

来源: 中国药店/zgyd666

 

 

备受争议却利润颇高

邮寄药房存在的意义历来备受争议:速度过慢耽误病人的疾病治疗,因包装和邮寄过程的原因导致的不同种类药品相混淆从而造成患者服用后病情加重以至死亡等等危害。尽管如此,因为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通过邮寄的方式向顾客售卖药品始终是各大保险公司和零售药房所热衷的盈利项目之一。

 

据报道,九十年代初,莱爱德曾经为了推行邮寄药房业务,在缅因州一举收购了一家名为Wellby Super的药房,在其所有的27家门店中全部推行邮寄药品业务,顾客不买账,便强制员工通过这种方式在自家药房中购买药品并推荐顾客使用——以撤销社会保险的方式来迫使他们就范。

 

显然,在当时,莱爱德并非第一家和唯一一家采用该形式向顾客和自家员工推广邮寄药物的零售连锁药房。除大型连锁药房以外,还有很多单体药房、专业药房和并没有实体门店,专门以邮寄业务为生存方式的药房在美国大行其道。从1981年到1991年的十年间,美国邮寄药房业务的营业额直接从1亿美元飞涨到了30亿美元的数额。

 

但是随着顾客们消费意识的觉醒,以及零售药品市场竞争的逐渐白热化,邮寄药房越来越失去了它的生存空间。时间来到二十世纪初,邮寄药房的利润收入便大不如前了,因为消费者们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对药物的包装和邮购方式越来越在意,与其他购药方式相比较高的支出费用也使得他们逐渐开始主动放弃选择邮购的方式购买药品,如果一家药房仍旧向他们推荐使用邮寄方式进行购买,那么换一家药房就好,毕竟同十几年前相比,无论是药房的数量还是服务水准都提升了一个新的台阶,人们对自己的购买行为有了更多的选择和主动权。

 

 

被胁迫的消费者

既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愿意选择邮寄的方式购买药品,那么邮寄药房就真的失去发展空间了吗?各大以此为生的药店们就彻底束手无策了吗?为了更多的利益,总会有应对措施出现的。

 

当你以为邮寄药房的营业收入应该大不如前时,出乎意料——它的生意越做越好了。究其原因,主要是保险公司开始发力了,它们迫使越来越多的顾客们作出一个两难的选择:要么选择邮寄药房,要么就支付更多的分摊费用。

 

我们知道,所谓的“分摊的费用(Copayment)”指的就是患者在药房、门诊就医和取药时,由保险受益人分摊的费用,即当所需要支付的费用超过扣除款项由患者支付给保险公司的共付医疗费。

 

也就是为了防止患者因为考虑到都是由保险公司付钱,而多做很多不必要的检查而产生的,所以保险公司规定,患者每需要报销费用都要自己支付其中一小笔,这样投保人滥用保险公司保险费的比率就下降了。这与保险费中的自付额(Deductable)不同,此项费用是固定的小数额付款,每次看病和取药时都会产生。而且由保险受益人所分摊的费用并不计入保费,也不属于保险额范畴之内,并不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所支付的保费是多少和赔付额度的高低。


在了解到了Copayment的含义后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患者宁愿选择用邮寄药房购买药品的方式也不愿意支付更多的分摊费用的原因了。因为对他们来说所谓的分摊费用就如同我国的“挂号费”一样,在每次看普通门诊或购买处方药物时,患者都需要当场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具体的定额手续费金额则是由保险公司决定,通常情况下从2050美元不等,看的病越多,这部分的支出也就越多。那么就意味着如果一名患者拒绝使用邮寄方式为自己购买药品,那么他就要根据保险合同支付给药房更多的分摊费用,而且每购买一次就要支付一笔不小的费用支出,这对于很多慢性病患者来说无疑将他们推向了邮寄药房的怀抱中去,尽管这并非他们的主动意愿,但是也别无选择。

 

针对保险公司提高患者分摊费用的行为,很多州的立法机构已经开始考虑颁发相关法律和条例使得患者们能够不受保险公司的舒服自由选择购买药品的方式,但是,事情并不像所期待的那样进展顺利,经过多年的种种努力,法规依然没有出台,而邮寄药房的销售额也依然在稳步上升中。

 

 

私人保险公司为其买单

根据美国健康医疗质量保障中心(AHRQ)的调查显示,2014年有45.6%的男性患者和54.4%的女性患者至少通过邮寄的方式购买了一次处方单上的药物。在这其中有近79%的男性顾客是通过私人保险支付保费的方式进行购买的。

 

政府的医疗保险制度虽然包含免费看病和住院的项目,但是除非是患者住院进行治疗,平时的处方药费并不是免费的,所以身体较差的人,每年在消费在药品上的数额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是如果购买了私人医疗保险后,保险公司将替受益人承担一部分的药费,例如,有这样一种保险计划,可承担被保人31美元的药费,被保人只需要支付31美元以外的开销即可,但如果低于31美元,保险公司是不会承担一分钱的报销费用的。由此可见,对于那些已经购买了私人医疗保险的患者来说,在邮寄药房购买药品并不需要其支付过多的费用,因为还有保险公司替他们承担。这也是邮寄药房虽然存在着种种不合理之处,但依然能够延续至今并保持收益持续增长的原因之一。

 

凯撒医疗集团(KaiserPermanente)就是众多为患者支付邮购药费的私人医疗保险公司之一——2015年它共为投保人支付了两千六百万的邮寄药房处方单,这也使得它成为了1999-2000年私人医疗公司支付邮寄药房费用排名始终位居第一的私人医疗保险公司。其成立最初是与工会合作,由工业集团每月为每名工人预付1.5美元的工伤医保费用,预付医疗费用会员由此诞生。后来该机构经过不断发展,成为了目前美国规模最大的连锁非营利性医疗组织。其之所以会成为全美最大的邮寄药房费用承担者是因为其工作效率极高,报销周期短且由患者支付的费用与其他私人保险公司相比也较低。因为凯撒一觉集团本身就是一个非盈利型组织,其旗下不仅拥有私人保险公司还有多家大型集团医院,而且医院的收入是每年预付的,不会因为多出诊多治疗而盈利,因此会员越健康医院支出就越低。

 

作为一个自负盈亏的非盈利医疗机构,凯撒医疗集团很讲究效率,无股东,不纳税,不受投资人控制,成本低于很多私人医疗保险公司,尽管近年来美国医疗费用直线上升,但集团会员年费还是比其他保险年费低,然而这些众多优势也都不自觉的成为了其为邮寄药房业务买单的承担者之一。

 

但是凯撒医疗集团却不认为邮寄药房每年增长的营业收入会给社会以及患者们带来哪些不利影响。“我认为我们每年所接收的众多处方药单既可以提高会员对我们集团的满意度,也可以保证患者对药房的满意度,同时还能够保持病人服药的连贯性,一举多得。”凯撒医疗集团副主席 Joseph Douglas说到。

 

总之,基于各方不同的立场而衍发出的各种观点而言,邮寄药房的存在依然具有很大争议,但就一段时间看来,不断上涨的营业额才是其继续存在并发展下去最重要的依靠和保证。

长按上图3秒钟,识别二维码关注

喜欢的话就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