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企业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在组织维度上,它始终面临着两大挑战:
1.组织能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2.组织内部能不能保持旺盛的激情?
在这两个挑战中,内部激情更重要,是组织管理的根本。但是,激发管理层和员工的激情是件很难的事,一个组织如果要保持长久持续的活力,就需要不断进行组织变革。
在保持内部活力这一点上,笔者认为华为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华为最强之处,就在于它具有强大的自我驱动。这种自我驱动的力量,不断推动华为进行组织变革。 下面以华为为例,探究哪些是决定企业是否能够保持长久活力的要因。
持续领先的企业为什么强大?因为它们永远战战兢兢,没一天好日子过。
任正非总是说他没有成功过;
比尔·盖茨经常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0天;
张瑞敏说他总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俞敏洪最近有危机论,说新东方走到现在,再不变就得死。
好的组织一直有危机感。一个组织如果想活下来,想变好,就要有足够的危机意识。
危机意识的关键是高管团队。从老板到高管,都必须要有危机意识——有危机意识不是一件难事,别骄傲就行。
基层则需要有安全感。因为基层没有能力对企业成长负责,如果你让基层一直有危机意识,那他们可能就做不好本职工作,从而影响产品的品质和成本。
如果反过来,基层有危机感,而高层没有,后果将更可怕。
打破组织平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已经到了不得不打破的时候;一种是组织自己去打破,即弹性组织。
好的企业,自己打破自己的平衡;不好的企业,等外力逼迫,被逼转型。
我相信柯达转向数字技术,比谁都有条件。诺基亚引领智能手机也是如此。但是它们都固守自己,不愿意打破自身的组织平衡,等到外力逼迫的时候,就破产了。
体育比赛可以说是伟大的“发明”,因为:每个记录必将被打破,每个成功的人终将以承受失败、超越自我告终。因此, 笔者非常崇尚体育精神:永远不满足现状,突破极限,承受失败。
就像刘翔,他不可能永远保持百米跨栏纪录。但是笔者认为我们现在更应该热捧他,因为他坦然地、高兴地接受失败,不断战胜自己。
可惜很多人不这样看待。一个运动员当冠军的时候,大家对他好;他接受身体现实,放弃比赛的时候,大家都对他不好。这说明我们大多数国民还不具备真正的体育精神。
人类的进步就是依靠打破平衡来实现,这个平衡一定要自己来打破。
从操作层面讲,推进变革是比较容易的:你只要不断表扬就行了。但是,变革必然涉及失败,或者一定会出现很多问题,愿不愿意包容很重要。
有没有完美的结果,我们不要过度追求。就像改革开放,四个特区只有深圳实现了完整可持续的成功。但是我们包容了另外三个特区,因为我们并不在意珠海、厦门、汕头的变革在当下是否取得最好的成效。
当时这四个特区确实变了,就应该被肯定。
包容变革的文化很简单,就是不断奖励和肯定那个有变化的;如果要等到做出结果才肯定,就没有包容了。
有变革就会有阻力,因为变革都会涉及利益调整。
伤了别人的利益,你怎么能让他认同呢?所以阻力会有,有一些是消除不了的,你不让变革阻力变成主流就行。
要进行变革,还会有当期利益损失,所以坚持、韧性就很重要。
至于如何坚持,依各人性格而异。有些老板武断,反正就是要变,十套马车来也拉不住。有些人有很强的说服力,一直说到你服为止。笔者建议,最好是用沟通的方式,用成功的样板力量。
(来源:洞察OTC控销 作者:苏海 本公众号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投稿邮箱:285440969@qq.com)
- END -
广告链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