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波赤潮袭来!爱吃海鲜的你们,该如何防范贝类中毒?

来源: 吴航卫生/clwhws

消费质量报


6月17日,记者从平潭综合实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在平潭流水海域采集的牡蛎样品中检出麻痹性贝毒超标,该毒素具有较高危害性,且烹煮不能消除。记者从当地海洋渔业部门了解到,当地已关闭了检测出贝毒的养殖生产区,并将流入市场的牡蛎全部下架销毁。


为确保群众饮食安全,有效预防贝类毒素,在此提醒各类消费者在购买贝类等水产品时,应选择去大型、正规的超市或市场购买,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沿海地区的消费者在毒素暴发高峰期不要采捕和购买食用野生的贝类。如发现误食,出现中毒症状,请尽快就医。


提醒消费者

在烹饪贝类时

一定要煮熟煮透

高温下会大大降低

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食源性风险

避免食用贝类周边内脏

生殖器及卵子等发黑的部位

尽量减少食用频率

单次食用量不宜太多



出现海鲜中毒症状怎么办?

麻痹性贝类毒素毒性极强,尚无特效的解毒方法。

麻痹性贝类毒素是我国海洋赤潮毒素中最常见的毒素之一,约占藻毒素引起中毒事件的87%,中毒作用机理主要是阻断细胞钠离子通道,造成神经系统传输障碍而产生麻痹作用。


贝类摄入此毒素对本身无害,因毒素在贝类体内呈结合状态。该毒素遇热稳定,易被胃肠道吸收,且难以被人的消化酶所破坏,所以人一旦食用,很快释放并呈现毒性作用,引起人体神经肌肉麻痹,轻者出现口唇麻木和刺痛感、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重者可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麻痹性贝类毒素对人体的中毒剂量为600~5000MU,致死量为3000~30000MU。

一旦食用海鲜后发生中毒,首先要马上拨打120,尽快到医院处理。因为中毒不比其他疾病,如麻痹性贝类毒素、河豚毒素等,目前尚无特效解毒方法,而且毒素可以致命。

对于轻微的毒素、重金属等,人体是可以自行排解的。如果实在喜欢吃海鲜,只要不是经常吃、大量吃,偶尔食用少量解一解馋还是没问题的。此外,蔬菜水果等含维生素C较多,多吃有助于肝脏排毒、加快毒素分解;牛奶、米汤等match也可以保护胃肠道,因此在吃海鲜之前吃蔬果、喝点米汤,或可起到轻微的缓解之效。



 如何防范?


01

每年赤潮发生时,渔政部门都会发出预警,发生赤潮海域的海产品禁止上市销售,等赤潮过后,抽检合格才允许上市销售。


02

市民在赤潮预警期间,不要在市场上购买非正规渠道销售的贝类水产品,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发现有售卖行为的商贩,应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报告。


03

食用贝类等海产品后,一旦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和腹部绞痛、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必须立即至医院接受救治。


04

煮、蒸、炸的烹饪方法未必能消除毒素,所以发生赤潮期间请谨慎食用贝类海鲜。



什么是赤潮?


赤潮

国际上把它称为“有害藻华”

它发生时常常在

海洋或湖面上形成一大片红色景象

因此被许多人比喻成“红色幽灵”

其实,它是水中的一些

细菌、原生动物和浮游植物

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

增殖或高度聚集从而引起水体变色现象


来源:福州晚报、食药安全、海峡网、海峡都市报

编辑:高祖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