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植物油炒菜致癌?地沟油被金龙鱼回收?真相竟然是……

来源: 广东卫生信息/gdwsnet

嗲嗲小编:如今网络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我们增添了很多烦恼,各种各样的谣言充斥着朋友圈,尤其涉及到百姓日常饮食的食品行业,更成为了网络谣言的重灾区。特别是前阵子的肉松棉花(经验证,纯属谣言)疯传,小编的亲爹亲妈都来叮嘱不准买肉松吃。真是可怜的宝宝,谣言止于智者,亲们一定要提高辨识能力,吃得健康哦。

来源:楚天都市报、百度健康、法制晚报


除了网上发布肉松是棉花做的

还有人说紫菜是塑料做的

结果央视发声辟谣

谣言一张嘴 辟谣跑断腿

这些类似谣言你一定比你妈都眼熟!


香蕉浸泡有毒“不明液体”?


 其实是保鲜剂


塑料大米?


其实是塑料原材料


皮皮虾注胶?


其实分明就是虾籽



就连我们天天都会吃的食用油也中招

植物油做饭会致癌?





“植物油做饭可致癌”的说法最早起源于2015年11月英国《每日电讯》发布以《科学家称使用植物油做饭可释放出引发癌症的化学毒素》为标题的报道,随后国内媒体以《植物油做饭可致癌》为标题核心进行了广泛转载,引发消费者高度关注。


真相:然而英国报刊报道的并非指所有植物油,而是说用玉米油或葵花籽油等植物油做饭,可能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推荐使用橄榄油、椰子油、黄油或者猪油替代普通植物油。


报道中的实验将多种动植物油在180℃时分别加热10、20、30分钟,而在时间长达20~30分钟的条件下,某些不饱和程度较高的植物油(如葵花籽油和玉米油)的确比饱和程度较高的油脂(如动物油、椰子油)形成了更多的醛类物质。


但该实验也表明,在180℃的油温下烹饪10分钟,葵花籽油和玉米油产生醛类物质的量反而略低于橄榄油。


实际上,任何一种食用油都不提倡在高温下长时间(或反复)使用,因为油脂会发生氧化、水解、聚合等反应,产生醛、酮、内酯等物质,长期食用对人体确实有一定危害。


建议:烹饪过程中低温用油,尽量少用煎、烤、烘、炸等高温烹调方式,结合膳食习惯与烹饪方式,科学使用食用油。

棕榈油含有致癌成分?


这一信息大部分来自前期媒体报道:“某大型企业的巧克力酱产品可能有致癌危险,因为巧克力酱中有棕榈油,棕榈油比其他植物油会产生更多的致癌物质——缩水甘油脂肪酸酯和氯丙醇酯,这两种物质会促进和恶化肿瘤的生长,导致癌症风险。”


真相:实际上,棕榈油是从油棕果中提取的植物油,粗制的棕榈油中含有很多杂质,不能直接用于食品,所以需要进行精炼处理。总的来看,由于目前有关这两种物质的安全性数据还太少,也没有任何有害的案例报道,所以难以对其进行危害评估。

无纸化会议小程序,举办会议,参加会议,一键搞定!广东卫生信息:最新政策,健康资讯,权威解读。微信搜索添加广东卫生信息(微信号:gdwsnet),等你来撩!


不过大家还是不必过于担忧,因为任何危害与危害物的摄入量有关。一般正常人群每天摄入的棕榈油有限,不会有健康危害问题。选购食品时要仔细看食品成分表,不要过多食用含棕榈油的食品

地沟油被金龙鱼回收?



社交网络流传的视频截图


不明真相的网友转发谣言


前不久,一段《地沟油被金龙鱼回收,转发出去传播正能量》的视频出现在各大社交平台。据查证,视频源于2014年某媒体一则题为《地沟油去哪儿了?起底京畿地沟油黑色产业链》的不实报道。


真相:事实上,该记者在不实报道发出后不久便已向益海嘉里公开道歉,发布该报道的媒体也作了更正说明。天津滨海新区食药保税分局在内的五部门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就事件也进行说明,证实嘉里油脂化学工业(天津)有限公司的生产完全符合生产要求,其采购的废弃油脂仅用于油脂化工生产。




人民网《更正》声明截图


前不久,金龙鱼宣布启动“亮剑计划”公开悬赏1000万元追查谣言制造者。与此同时,金龙鱼多家食品企业,共同发起“反击网络黑公关”的倡议,并出资3000万元成立专项基金。

大米是塑料做的?




无纸化会议小程序,举办会议,参加会议,一键搞定!广东卫生信息:最新政策,健康资讯,权威解读。微信搜索添加广东卫生信息(微信号:gdwsnet),等你来撩!


前段时间,朋友圈有人发塑料造大米的消息,为了表示这是“真的”,还配了视频。其中一段视频中,一位女士表示,自己买的大米是塑料的,她用手指碾了一下两种不同的米饭作对比;



另一段视频显得更有料,是一男子不断将一个个塑料袋放入一台机器,经过熔解、拉丝、切割等工序,最终生产出一粒粒形状似米粒的白色固体,该视频流传的同时,还配有一段文字,称这就是“假大米”的制作过程。


真相:其实,所谓“塑料大米”生产的视频其实是再生塑料颗粒的加工过程,内容被移花接木了。而且,塑料颗粒比大米贵多了,商家没有造假动机。

人造鸡蛋流入市场?





一个号称是“人造假鸡蛋”制作过程的小视频在微信群中被热传。视频显示,有两个人不断从盆中捞出白色胶状物质,塞入准备好的透明模具中,而一旁已经放置了不少制作完毕的“假鸡蛋”。有人说这是在制作假鸡蛋准备流入市场,还有人说已经有学校发现了这类假鸡蛋。


真相:而当媒体查证后发现,该视频实际上是在制作一种供人恶搞的玩具鸡蛋,并非传言所说的“假鸡蛋冒充真鸡蛋流入市场”。


除此之外

网上还流传着一些看上去特别不靠谱的谣言

比如


吃西瓜致人死亡

网上谣言:吃个西瓜1家3口去世,这种西瓜千万别吃,即墨已经有人中毒。



真相:经山东省即墨市食药监局核实,网传致人死亡的内容属于不实信息。今年3月,即墨市局对即墨市西瓜类食用农产品进行了专项抽检,合格率达99.3%。


橄榄油是最好的食用油

网上谣言:橄榄油被认为是迄今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对婴幼儿的发育极为适宜,它的基本脂肪酸比例与母乳相仿。

真相:橄榄油只是一种比较好的食用油,并没有比其他植物油更明显的营养价值。


植物蛋白饮料很神奇

网上谣言:“无添加”、“无色素”、“零胆固醇”……如今,各种植物蛋白饮料成为“消费新宠”。



真相:植物蛋白饮料的蛋白含量十分有限。如果想更好地补充蛋白质,还得从粮食、肉类和豆类等食品中摄入。


鲜莴笋需打十余种农药

网上谣言:莴笋生长需打十余种农药,吃下新鲜莴笋就等于在吃农药。



真相:莴笋的生命力其实很强大,很少遭受病虫害侵扰。即便有虫害,也只需按量喷洒一定量的农药即可。经对莴笋样品的农残快检显示,结果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吃久泡的木耳会中毒

网上谣言:木耳浸泡时间过长,会导致食物中毒,严重者竟可致命。


真相:常吃木耳有排毒解毒、凝血止血、清胃涤肠的功效,还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和降低血凝的作用,与肠溶阿司匹林的功效相当,所以也被人们称之为“食品阿司匹林”,吃久泡的木耳不会中毒。


为什么谣言这么多


相关调查显示,网络黑公关已成为一条黑色利益链,以几元到几百元不等的价格,向购买者提供发帖、顶帖、转发点赞甚至“网络水军”等服务。


有的谣言的出现,背后往往有着不可告人的勾当。


一些谣言的发布者,已经是团队化的运作,很多平台通过发布谣言赚取流量费、广告费,甚至向企业勒索。



造谣者固然可恶,但谣言的大范围传播,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由于现在食品行业的乱象丛生,谣言视频中的留言大多都表示“听说了想自己试试”“我昨天还吃了不知会不会有事”,这让人们对本就面临信誉危机的食品行业产生本能的怀疑。而怀疑过后,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相信。


现在,国家已经发布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与政府部门、媒体平台、高校以及协会合作建立谣言批驳机制。目前对于旧闻重炒的食品谣言,可以在24小时内对谣言进行批驳打击。


并不是每一位普通消费者都能成为食品专家,普通人对各种层出不穷谣言难以辨识。在普及科学教育的同时,更要加强对食品行业的监督,重树公信力,这类谣言才能不攻自破,彻底灭绝。

 

微信前段时间正式发布了辟谣小程序,用户不仅可以主动搜索谣言,你阅读或分享过的文章,一旦被鉴定为谣言,将收到提醒,让谣言无所遁形。



大家都在看

【辣眼睛】男子浑身长满“石头”,走路都难!竟是因为这个常见习惯,夏天最易犯!

【当心】心脏血管被堵死的8个高危瞬间!赶紧收好这份救命说明书!

【声援】坚决说不!猖狂医闹,公然挑衅公安干警、挑衅法律尊严!

都是聪明人!!!


↙请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