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多雨的夏季已经到来,深圳的蚊子也越发凶猛,而可能致人死亡的登革热恰恰是主要经由伊蚊叮咬传播(不会直接“人传人”)。
就是它!伊蚊(花斑蚊)
图:深圳市疾控中心消杀科
截至6月11日
深圳今年已报告登革热病例17例
比去年同期高54.5%
其中有3例属于本地病例
这是深圳今年首次发现
疾控专家提醒
深圳已经进入登革热高发的季节!
● ● ●
宝安的市民尤其要小心!
在今年报告的17例登革热病例中,宝安区一共占了7例,而且3个本地病例都是在宝安发现。
5月份,在全市158个蚊媒密度监测点中,共发现了2个高密度监测点(布雷图指数法BI或诱蚊诱卵器法MOI>20),均位于宝安区。
此外,在7个中密度的监测点当中,宝安也占了3个,另外4个则位于光明新区。
2个蚊媒高密度监测点:
新安街道办(MOI 35.59)
新桥街道办(MOI 21.05)
7个蚊媒中密度监测点:
光明新区玉塘街道办石岩湖度假村(MOI 19.10)
光明新区玉塘街道办红星社区健康服务中心(MOI 15.96)
光明新区玉塘街道办长圳公园(MOI 15.12)
宝安区沙井街道办(MOI 13.56)
宝安区福永街道办凤凰山公园(MOI 10.75)
宝安区松岗街道办沙埔社区(BI 11)
光明新区光明街道办翠湖公园(BI 11.67)。
● ● ●
蚊子年年有
今年为啥特别多
蚊媒密度最高的两个点为何都在宝安?
其实对于蚊子,今年大家的感受就是来的比较早,这是由于暖冬的原因,一方面气温不够低,往年因为气温原因死亡的蚊子,在这个冬天存活了下来,另一方面,同样是因为暖冬,蚊子产卵的时间也有所提前,因此两者因素导致蚊媒密度的推高,而这一情况,在深圳各区都普遍存在。
——宝安区疾控中心消杀科负责人
南都记者在其中一个高密度监测点所在的宝安区新桥街道新桥公园看到,公园附近的道路上已经悬挂出“消除蚊虫滋生地,预防登革热传播”的宣传横幅。
附近居民
最多的一次,自己一个晚上被蚊子叮了10多个包。
孙女士
现在家里要用两个蚊帐,这样睡觉的时候蚊子才不会叮人。我们一家三口,晚上的时候就会打开空调,因此房门、窗户都是关闭的,但即便如此,家里还是有很多蚊子。
张大爷
最近蚊子多,一个晚上用电蚊拍“啪啪啪”打死不少。
不过,虽然蚊媒密度高,市民也不用过度惊慌。
据宝安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由于蚊媒监测点的MOI测试是采用诱蚊诱卵的方式,通过放置器皿诱导蚊子产卵,对于像新安公园这样比较干净的场所,由于蚊子产卵区域较少,客观上导致周围大部分蚊子只能在器皿中产卵,从而推高了监控数值。
而相比之下,从宝安区疾控中心入户检查的布雷图指数来看,目前宝安登革热发生的情况仍旧处在低风险区域。
● ● ●
灭蚊大作战
最要紧的是清理家里的积水
目前,相关的政府部门已经行动起来,重点在花卉市场、公园绿地、水池、水景防蚊灭蚊,加强疫情的监测、评估和防蚊灭蚊的检查等等。
宝安区正在针对建筑工地、花卉市场、各类公园、汽修厂、城中村等防控重点场所开展专项监测,针对蚊媒密度中度风险以上区域开展重点消杀防控、环境整治和督导检查。
由于目前还没有能有效防治登革热的疫苗,因此市民预防登革热的最佳方法是:
因为在积水下面
往往藏着这些可怕的东西……
这是神马?
这是传播登革热的伊蚊在水中产的卵。大概过个10天,蚊子幼虫就会发育为成蚊飞出水面。
蚊子产卵能怪我么?
伊蚊喜欢在干净的小积水产卵,这种小积水在家中最常见。
● ● ●
图解:白纹伊蚊“养成记”
白纹伊蚊正在水面产卵
图:深圳市疾控中心消杀科
蚊卵变成幼虫
图:深圳市疾控中心消杀科
幼虫变成蛹
图:深圳市疾控中心消杀科
蛹“蜕变”为成蚊
图:深圳市疾控中心消杀科
● ● ●
这些让人“起鸡皮”的繁殖
正在我们家里各个角落悄悄进行
1. 在水培的植物里……
我们应该这么做:
家中的水养植物应3-5天换一次水,换水的同时要注意冲洗植物根部,以防蚊卵或幼虫粘在上面继续繁殖。水养植物改为土培更佳。
2. 在花盆的底碟里……
我们应该这么做:
对于花盆底托等容易积水的地方,应每日清除其中的积水。闲置的盆、缸、碗、杯等建议倒置。
3. 在假山和水池里……
我们应该这么做:
庭院喷水池、假山水池、荷花盆、莲盆等积水无法清除时,可采取养鱼等方法,吃掉水中的虫卵和幼虫,杜绝蚊虫孳生。
4. 在家门口的瓶瓶罐罐里……
图:深圳市疾控中心消杀科
我们应该这么做:
家居周围环境亦要保持干净,请勿乱扔乱倒垃圾,瓶罐废弃前要倒干净里面的积水,垃圾袋需密封等。
5. 甚至可以在自家楼顶……
图:深圳市疾控中心消杀科
我们应该这么做:
将杀虫缓释剂投放于难以清除或不能清除的积水(如车库积水井等)中,可在一定时期内(约15天)起到持续灭杀蚊卵的作用。
这些小积水如果不及时清理,就成了伊蚊孳生的最佳场所,那我们岂不是养了蚊子咬自己?
所以不要只顾着灭成蚊哦,
清除蚊虫孳生地才是根本!
● ● ●
9张图读懂登革热
-END-
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记者徐龙晨 李榕)、深圳市疾控中心
科普来源:“广东疾控”微信公众号
科普图片:“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