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节气』夏至已至,注意养生

来源: 锦绣大地动物药业/jinxiudadiyaoye




今日夏至 昼最长

日北至 日长之至

日影短至 故曰夏至

夏至分三候

一候鹿角解

二候蝉始鸣

三候半夏生



夏至是一年中,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和冬至一样,属于我国民间的重要节日,称为“夏至节”。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丨节气特点

夏至和冬至是最早被人类测到的两个节气,远在以土圭测日的时代,便测到一年之中有一天日影最长与一天日影最短。

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古人将夏至分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此时鹿角开始脱落




二候,蝉始鸣知了鼓翼而鸣
三候,半夏生半夏花开香四溢


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依照传统的观点每逢节气正是养生的好时候,其中夏至冬至尤为紧要。



养生知要

  养生的本意是,再合适的时节做适合自己身体的事,吃适合自己体质的食物。


 夏至,火热的天气和大家对生命的热情一样高涨,乘此,大家就该多到户外活动,享受畅快奔流的汗水,还能帮助排毒,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运动一夏身体能变好很多呢,这样到冬天才能轻松抗寒,以待来春。


夏季炎热,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注意防暑的同时,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


还有就是,出汗太多,又热又燥的时候大家都会猛吹风扇空调,这就要注意了,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小心伤风。





养生饮食

饮食调养,夏季是多汗的季节,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另外夏日炎热大家的胃口会不太好,所以可以多吃点酸味的食物开胃,同时多食咸味补充盐分。


夏天大家容易吃太多冷饮,不但伤胃而且可能会导致呕吐痢疾等不良状况。所以冷食还是要适量。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也不宜冰镇来吃。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也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之所以吃面,一是为了博取一个好彩头,另外,也有提醒大家注意防暑降温的意思。夏至后不久,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随即到来,值此时节,在生活起居方面要格外注意防暑降温。


首先是适当吃些冷食、凉食、瓜果。其次是夏季蚊虫多,易感染痢疾等肠道疾病,因此,在夏令饮食中要多吃些大葱、大蒜。再有就是利用各种防暑工具,如阳伞、扇子、凉帽、凉席、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





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并可多吃一些苦味食物和酸性食物,以利清暑泄热,增进食欲。由于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很容易发生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疾病,如果过食油腻食物,损伤脾胃,会影响营养消化吸收,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为了抗菌消炎、解热祛暑、提神醒脑、消除疲劳,夏至时节还应“刻意”去吃一些苦味和酸味食物。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生物碱、维生素、苦味素、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解热除湿、抗菌消炎、帮助消化、增进食欲、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清心除烦及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非常适合夏季人体所需。夏季可吃的苦味食物有苦瓜、芹菜、蒲公英、苦菊、黄瓜、鸡毛菜、仙人掌、野蒜、枸杞苗等。



盛夏时节,人们出汗多而易丢失津液,除了要吃苦味食物外,还应适当多吃些酸性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等,不仅能敛汗止泻祛湿,还可以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进食欲。譬如乌梅具有解热、除烦、止泻、镇咳、驱虫等功效,能够增加抗菌力,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结核等都有抑制作用。以乌梅为主熬制的酸梅汤就是目前颇受欢迎的夏季饮料,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饮用,特别是爱出汗、食欲不好的一些老人和儿童。


杨梅,又名龙睛,朱红,因其形似水杨子、味道似梅子,因而取名杨梅。杨梅素有初疑一颗值千金之美誉。具有消食、除湿、解暑、生津止咳、助消化、御寒、止泻、利尿、防治霍乱等功能,被称作果中玛瑙。炎炎盛夏,吃上几颗烧酒杨梅,消暑开胃,令人气舒神爽。 




长按解锁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