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房托管大势所趋

来源: 名扬药业/kmmyyy888

来源:网络

导语:药房托管将利好哪些药企,哪些药企在药房托管模式下面临风险?多种观点认为,医院药房“剥离”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制药企业和连锁药店将争相抢占医院药房,双双获利……

药房托管将利好哪些药企,哪些药企在药房托管模式下面临风险?多种观点认为,医院药房“剥离”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制药企业和连锁药店将争相抢占医院药房,双双获利。同时,一个问题摆在面前,单体药店能都在“药房剥离”的浪潮中受益!

 

利润中心成“包袱”,医院选择剥离药房

20174月,卫计委下发通知要求:2017年底,全面推开公立医院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前4批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下降到30%左右。

6月份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已对前4批试点城市的公立医院取消全部药品加成,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四川、陕西、宁夏等7省已在全部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报告指出,我国公立医院普遍存在的“看病不赚钱,卖药才赚钱”的现象将一去不返,医院的收入可能会大幅度减少,全国31个省份都陆续开展取消药品加成试点。

有观点认为,短期看,这两个目标给公立医院带来了阵痛。医院药房从原来“以药补医”的利润源泉,变为成本中心,成为医院倒贴的“包袱”。有媒体报道,一家县级医院药房,一年的运行成本通常超过千万元。从2013年开始取消药品加成,每年因此损失的收入达5000万元左右。如此,“剥离”药房成了医院必然选择:要么让患者带着处方到零售药店买药,要么把药房承包给有实力的药企,进行有偿的经营和管理。

从目前情况看,医院基本都会选择“药房托管”模式,即药房所有权仍属于医院,经营权托管给药企,且有偿。业内人士称,托管模式将从县级医院和市级一、二级医院开始蔓延。

 

“药房托管”成为破局招数

一直以来,几乎所有的医院,都是制药企业的重要渠道。上述通知出来后,被众多媒体解读为对药企“地震式“影响,其公立医院主战场遭遇寒冬,尤其是处方药的销量,将被拦腰截断。而医院又不可能缺药运营,怎么办?

药房托管成了两者破局的招数。药房托管,一则医院药品收入的占比必然降低;二则,药企多了一个巨大的利润来源。一位药品流通行业人士举例,一个年销售额1亿元的医院药房,每年的运营费用需要300万元左右。这对托管药企而言,有利可图。

据媒体初步统计,国内已有30多家医药上市公司承接数百家药房托管,包括康美药业、国药控股、华润医药、三九集团等。另,全国约有半数以上的二级及以下医院实施或计划实施药房托管。

随着大医院转到社区就诊的患者增多,社区药房药库面积、药剂调配人员数量有限,已难满足患者用药需求。剥离药房托管给药企也成为了社区门诊机构的选择。如,北京石景山区广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华润药业签订药房托管协议,取消了机构内的药库和药房。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分别将妇科门诊用药和成人门诊用药剥离到社会药店,由广药公司在医院附近设立大众医药妇儿中心店,承接其药品调配工作。

 

连锁药店和制药企业双受益

医院药房剥离给零售药店带来了机会。若各地对“药房托管模式”继续持默认态度,那么药企(制药企业、零售药店)通过药房托管新模式进入一家医院,将获得相对集中的渠道,既能受益医院处方外流,且不会影响其零售业务,甚至还可能促进其连锁发展。

支持该观点的依据是,连锁药店一旦托管医院药房,其强大的渠道和溢价能力尽显,药品供货需求稳定,保证其自身利润的同时,也能保证患者用药不缺、不断。而处方外流一旦放开,等于给该连锁药店插上了一面大旗:“我这里是医院的托管药房,你处方单上的药品,我这里有,快来买啊,服务优良,价格公道。”

另外,我国零售药店连锁率不断提升和资本的入局,也使得上述观点成为可能。加上2016年国药一致重组国大药房顺利完成,连锁药店成为资本投入重点方向。

 

托管成本高,单体药店被动

事实情况是,如果制药企业没有自己的连锁药店,冒然托管医院药房,粗略算,将面临开店成本、运营成本(房租+人力+服务)和缴纳经营费用等成本。

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谢子龙曾提到,托管的费用最少的是15%,最高的是30%(返点)。而上市连锁药药店净利润大概只有5个点,行业平均净利润率可能更低。想盈利,最起码毛利要达到40%,还不包括运输和存储费用以及资金成本。所以,为了承接托管模式背后的处方外流市场,或许,制药企业跟连锁药店的合作将更普遍。而渠道能力差、溢价弱的中小型单体药店,注定要错过医药分开浪潮带来的鱼利。生存尚可,争抢较难。

当然,凡事没有绝对,不排除个别特色单体药店筹款托管医院药房。干得好,收购别人,往大连锁发展;干不好,至少为自己被收购增加巨大的筹码。

 

风雨同舟、携手共进,总有名扬在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