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企业负责人给行业打分 你怎么看?

来源: 医药电商/drugbox

“过去3年多的互联网医疗,似乎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如果请大家给中国互联网医疗的创业打分,满分100分的话,你会打多少?”


6月17日,在“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健康”专题论坛上,主持人、独角兽工作室创始人刘谦向4位互联网医疗企业负责人提问。

  

这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并不好回答。近年来,许多互联网医疗创业公司都处于“烧钱”状态,难融资、难盈利。而5月初发布的“最严”监管新规,也规制了互联网诊疗。

  

5月初,国家卫计委办公厅相继发布了《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和《关于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后者的第四条与第七条,将互联网医疗限定为医疗机构之间的行为,这也就意味着,企业想要合法地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分一杯羹,必须建立实体医疗机构。

  

主持人的提问引发现场观众的叫好。作为2017健康界峰会暨北京协和医学院建校100周年校庆学术活动的分论坛,这个会场吸引的观众大多也是互联网医疗业内人士。对台上的嘉宾和台下的观众而言,这始终是业内无法绕开的一个问题。

  

微医高级副总裁、全科中心CEO何超首先给出了60分的及格分数,他认为“60分是指互联网医疗可以继续探索和继续发展”。与美国的医疗服务相比,中国的医疗服务发展还不够充分,也不能被行业认可。

  

不过,何超也强调,在卫计委发布互联网诊疗新政后,互联网医疗接下来的发展将可预测、可预期。而且互联网医疗首诊在美国已被认可,所以他认为“美国的今天是我们的明天”。

  

北大医疗产业集团助理总裁范晶的观点与何超类似,他给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创业总体水平打了59分。范晶没有回避互联网医疗全行业亏损的现状,他认为现阶段互联网医疗创业并不理想,达不到及格水平,只有找到营利模式,情况才能转变。

  

不过,这位曾经当过医生,在国家卫计委任过职,从体制内走出后加入过春雨医生的跨界专家,仍然对行业发展充满信心。他认为互联网医疗提供的是一个有价值的服务产品,能够得到用户的喜欢,继续做下去有可能找到适合的商业营利模式。

  

相比上述两位业内人士,MediCool医库软件公司董事长涂宏钢更悲观,他给的评分低于50分,并且自嘲自己“明显拖了行业的后腿”。“整个行业都没有让投资机构挣到一毛钱,全行业都在亏损。”他的一个判断标准是,整个互联网医疗行业目前依旧没有盈利。

  

在他看来,虽然全行业没有给投资人带来回报,但补贴了很多用户,用户习惯已经得到培养。他预测,接下来获益的将是坚持到最后的几家巨头。“最后留下的几家要被催肥了”。

  

不过,不同背景的人看互联网医疗的角度也有不用。蚂蚁金服创新及智能服务部总经理王博给互联网医疗行业打出了90分的最高分。这位被论坛嘉宾戏称为“高富帅”的行业参与者坦言“我们不需要赚钱”。

  

王博表示,他们对医疗行业的长周期有明确的认识: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参与行业发展。而从过去几年从业人员的努力付出和对行业的推动考虑,高分是应得的。

  

光有耐心还不够,还得早做准备。在“最严”新规发布前,许多互联网医疗公司已经开始布局实体店。春雨医生、丁香园、阿里健康、宁波云医院、微医集团、就医160等早已开始线上线下结合的发展模式。

  

医疗行业不同于金融等其他行业,单纯通过互联网获取的患者信息不足以支撑医疗服务。“互联网公司做医疗,一定要有实体(线下医疗机构)。”何超说,这一思路几乎已成行业共识。

  

范晶也表示:“大家都承认未来医疗一定是线上加线下,实体的医疗机构也都在做转型,考虑互联网化。”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互联网医疗公司都有能力建立实体医疗结构。医疗服务机构动脉网于2016年发布的《互联网医疗企业生存报告》指出,在上一轮死亡的互联网医疗企业中,其创始人的互联网背景是一个关键词,而医疗领域出身的创业者,其创业公司的死亡率最低。


“医疗管理是非常专业、非常精细的一个工作,所以需要相应的比较成熟的团队。”范晶说。


医药电商(ID:drugbox):传统药企拥抱互联网的必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