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大常见儿童意外伤害应如何处理?宝爸宝妈必看!

来源: 烟台卫生计生/ytwjwgw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意外伤害是世界各国 0~14 岁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每年有90万左右儿童因此死亡,占儿童死亡率的20%以上,同时也是儿童致残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防止儿童意外伤害,万一发生应当如何进行急救,是每位婴幼儿父母的必修课。


1

脑撞伤(坠床、跌倒)

如果孩子坠床、跌倒、高处坠落怎么办?建议就地观察5分钟。这期间不要移动孩子,不要摇晃孩子,只要观察孩子是否有意识改变,是否有流血、骨折。

一般如果孩子没有损伤,那么刚开始可能会因为害怕、疼痛、撒娇等哭一会,但孩子意识是清晰的,之后孩子就和以往一样,该吃吃,该玩玩。这时就不用太担心了,可以不去医院,在家正常护理即可。

但因为有些颅内出血出现的时间较慢,所以还是应该观察孩子48小时内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如果出现异常,比如孩子出现萎靡,激惹,说头痛,走路不稳,口齿不清等情况,需要立即去医院。


如果孩子有发一会儿呆,可能伴有恶心、口齿不清、头痛等表现,提示出现了短暂的脑震荡,即使几分钟后就恢复正常,也建议去医院检查。如果孩子头部撞伤后出现意识反常,例如目光呆滞、呼叫不醒、全身松软,提示孩子有脑部损伤较重,需要立即拨打120。

这时,家长的急救措施包括:

评估孩子意识和呼吸,如果你发现孩子呼叫不应,没有呼吸的时候,立即给孩子进行基础生命支持,核心也就是心肺复苏。按照30:2的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比例对孩子进行抢救,直到孩子恢复呼吸、心跳。


关于怎么进行心肺复苏,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基础生命支持教程(目前2015版为最新),里面有详细讲如何对孩子进行心肺复苏,建议家长们都要学会。


另外,如果发现孩子有头部流血的话,要立即对孩子进行按压止血,按压住出血点就行,需要5-10分钟。如果孩子头部或者脖子摔在硬物上,有流血或孩子不能转头,考虑有颈椎损伤,除非影响心肺复苏,不要移动、摇晃孩子,避免加重颈椎损伤,可以等医务人员到场后处理。


2

溺水

溺水是婴儿期常见的意外伤害,可能导致孩子窒息,严重会导致孩子死亡。最常见的溺水发生在家里,其是在洗澡时,而不是大家认为的河里、海里。在危险的地方,家长仔细看护孩子,反而更加安全。

如果真的不幸看到孩子有溺水,发现孩子呼叫不应,没有呼吸的时候,立即给孩子进行基础生命支持,就是上面坠床里面讲解的。如果您学会了心肺复苏,能熟练掌握救治技巧,那么为了更好的抢救孩子,建议先进行5次人工呼吸,之后再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孩子有意识,有呼吸心跳,可以让孩子侧躺着,便于孩子呕吐时,胃内容物的清除,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3

异物梗住呼吸道

如上图所示,孩子有时会将本该进入食管的食物(爆米花等),误吸到气管内;或者将其他异物(例如小玻璃珠)吸入气管内。食物在气管内堵着,孩子就不能呼吸,时间久了,会导致窒息,危及生命。

孩子被异物梗住呼吸道后,孩子会出现咳嗽、吞咽困难表现;如果异物太大,完全堵死气道后,孩子就不能咳嗽了,多会表现出典型的动作:双手卡住自己的脖子,想咳嗽但是咳不出来,如下图所示。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这种表现,需要立即抢救,千万不能耽搁。

如果孩子还能咳嗽,家长要鼓励孩子咳嗽,通过咳嗽的力量将异物咳出来;如果孩子不能咳嗽了,需要家长帮忙了,这时我们推荐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具体方法为:

对于1岁以上的儿童,家长跪蹲在孩子的身后,双手环抱孩子,一手握拳,虎口贴在孩子剑突下,肚脐之上的腹部中央位置,另外一手握住该手手腕,然后突然用力收紧双臂,使握拳的虎口向患者腹部内上方猛烈回收。该方法使用膈肌上升的力量挤压肺及支气管,从而将异物从气管内冲出。如果异物没有冲出,家长要立即放松手臂,然后重复该动作,直到异物被排出,如下图所示:

具体手法和位置如下图所示:



对于1岁内的婴儿,因为孩子还不能站立的很稳,孩子又特别矮小,使用上面的方法就不适合了,我们采用下图所示的手法。先在孩子后背肩胛骨之间用力向下冲击性的拍5下,如果异物没有冲出,将孩子翻过来,在心脏按压的位置(双乳连线之间的胸骨中央部位)按压5次,每秒1次,按压深度为4cm(这需要家长用力)。如果异物没有冲出,反复以上步骤,以上两个动作可最多重复5次。


以上操作时,一定要保证抱好孩子,千万别在救治的时再摔着孩子,如果一个人不行,就再找一个人帮忙护着孩子。另外,要保证孩子的头低脚高位置,方便异物冲出。

出现异物梗阻气道很危险,预防很关键,家长做好以下几点很重要:

尽量不要在吃饭是看视频,尤其是特别搞笑、惊吓的。


不要给4岁内的孩子吃果冻、爆米花、整粒花生米。


给孩子吃带核的水果时,把果核取出。


一般来说1/4个葡萄大小的食物,孩子吞食起来问题不大,但孩子吃东西时,尤其是颗粒状、硬物的时候,家长应该在旁边看着。

不要让孩子在跑、跳、玩耍的时候吃东西。


4

烫烧伤

烫伤、烧伤在婴幼儿中也比较常见,并且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家长们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不是只有明火才能导致孩子损伤,像装有茶水的杯子,家里开了好久的灯,广场上的地灯,热的洗澡水,长时间使用的热水袋、暖宝宝等都可能造成孩子烫伤。


首先,烫烧伤的分度分别是Ⅰ,Ⅱ,Ⅲ度。Ⅰ度仅为表皮损伤,表现为皮肤红,有灼痛感,其中晒伤也属于Ⅰ度损伤哦;Ⅱ度损伤及真皮,表现为皮肤上有水泡,疼痛更加明显;Ⅲ度伤及皮肤全层甚至皮下的脂肪、肌肉,表面发白或发黑(碳化了),Ⅲ度是永久性组织损伤

那孩子出现了烫烧伤后,怎么办呢?我们基于美国烧伤学会和国内资料,总结后,做以下推荐:

如果孩子是Ⅰ度或Ⅱ度烫烧伤,10岁内的孩子烫烧伤面积小于体表面积的5%,大于10岁的孩子,烫烧伤面积小于体表面积的10%;或者是Ⅲ度烫烧伤,面积小于2%,并且没有其他问题。需要采用冲、脱、泡、盖、送的方法进行紧急处理。

注:孩子一个手掌的面积占体表面积的1.25%,按照1%计算即可。

冲、脱、泡:目的是降温、止痛。使用冷水(自来水就行)对创面进行淋洗,不要使用冰块,因为其会导致疼痛加重或低体温甚至休克。淋洗的过程中将孩子烫烧伤部位的衣物、饰品最好能脱下,该剪的就剪,不要心疼。如果衣物实在是粘在皮肤上了,弄不下来就不用弄了。之后将患处泡在冷水中,直到没有疼痛或者疼痛明显减轻为止,冲泡时间上至少15分钟(国内也有推荐冲泡至少30分钟的)


盖、送:等孩子不那么痛了,尽量使用干净的,不掉毛的纱布松松的盖在伤处,防止污染,并尽快送到医院诊治。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给伤处涂抹牙膏,酱油,蜂蜜,蛋清,锅灰等任何物品,覆盖上纱布送医院即可。还有就是,伤处有水泡的时候,保持水泡的完整性对以后不留疤痕非常重要,不要把水泡刺破并把液体放出,切记!

如果孩子的烫烧伤程度或范围超过上面的标准,建议立即送医院或拨打120,尽快让专业人员处理。家长的现场急救包括:将患儿撤离火源,除去烧伤处的衣物、首饰(如果黏在皮肤上了,不好弄的就不弄),评估孩子呼吸、心跳,必要时进行基础生命支持,使用干净的纱布覆盖。化学灼伤的需要立即冲洗,其他的就不建议将冲泡伤口了,因为大面积的烧烫伤没入冷水会导致休克,这样在家里更难处理,可能导致孩子死亡,我们这时要保命第一。


5

误服药物、毒物

对于6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可能分不清楚药品、毒物,比较容易误食,导致药物过量或者中毒。

如果多吃了药片,孩子状态挺好的,那可能问题不大,带孩子到医院,把药品盒子或说明书也拿着。医生根据孩子摄入药品剂量决定是等孩子自己代谢掉药物,或者进行处理。

但是如果误服药品过多或者吞下毒物(84消毒液,碱液,农药),您可能发现孩子呼吸有异味,或者流口水很多,或者恶心、呕吐,更严重的导致孩子出现意识不清或谵妄、嗜睡,咽喉灼烧感,呼吸困难,抽搐等问题,那需要立即去医院治疗,并且家长需要做以下工作:

从孩子嘴里把残留的毒物抠出来,如果是液体的,不容易抠,就别抠;


把孩子误食的药品或者毒物的瓶子、说明书、残留物收集起来,带到医院去;


如果孩子衣服上、鞋上也浸上毒物了,把衣服、鞋子脱掉,避免从皮肤再次摄入毒物,如果皮肤上有灼伤,立即使用清水冲洗,需要15分钟;


不要给孩子催吐,因为如果是强酸或者强碱性的毒物,催吐过程会再次损伤孩子的食道、咽喉,而这两个地方的损伤非常难修复,不如就让毒物待在胃里。

注意:

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提前预防,要点就是把家里的药品、消毒剂等,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锁好!另外,自己给孩子喂药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剂型和用量,不要把1ml看成1mg,不要把5滴看成5ml,这样可能会有10-1000倍的差距。

6

擦伤、切割伤


擦伤是孩子们非常常见的外伤,意思是机械摩擦导致的表皮剥脱损伤,而真皮没有问题。擦伤面积大时,会有渗血,但不会很多。

下图就是擦伤的表现


切割伤的意思是伤及皮肤的真皮和真皮下的肌肉、脂肪等。真皮内有血管,所以会出血。切割伤损及真皮下的时候,可看到深红色的肌肉和黄色的脂肪。较长的切割伤,皮肤是裂开的。

下图是切割伤的图片


遇到擦伤或者切割伤时,如果有出血,那么使用干净的纱布按压出血处5-10分钟止血,不要按压1-2分钟就掀开看看是否止血了,时间太短是止不住血的。等血止住后,使用肥皂水清洗伤口5分钟,将脏东西冲洗掉。

冲洗干净后,使用抗生素软膏涂抹保证伤口湿润,并且用纱布覆盖包裹,每天固定一个时间给孩子揭开纱布检查伤口,如果没有红肿、渗出脓液,那就继续治疗,涂抗生素软膏,纱布覆盖。一般2-3天左右,伤口就愈合了,可以将纱布摘下了。另外,如果切割伤导致皮肤裂开,可以将皮肤对齐后,使用创可贴将切口固定在一起。


另外,有些家长认为晾着伤口能很快结疤,这样好的快,其实也是错误的。结痂不意味着伤口好了,而会阻碍伤口愈合的过程,并可能出现疤痕。

擦伤和小的切割伤在家就能处理,那什么样的需要去医院呢?

擦伤或者切割伤在家处理后,出现伤口红肿,脓性渗出,孩子发热的;


切割伤太深,能看到肌肉和脂肪的,不管伤口大小都要去医院;


切割伤位于手指,腕部等位置,非常容易损伤神经、韧带,影响功能的,或者位于面部,结疤后影响美观的;


切割伤长度大于1厘米,需要去医院缝合或者粘住的;


不规则的撕裂伤,在家自己冲洗不干净,会导致污物残留在伤口内导致污染,还非常容易留下疤痕,需要去医院。

那么,如果真的形成了疤痕,怎么能让疤痕看着没那么明显呢?

目前医疗技术可以让疤痕看着不那么明显,但不能完全恢复成损伤之前的样子。具体方法有使用硅胶膏/凝胶,这能软化疤痕,将疤痕变平,颜色变淡。还可以稍用点力,用手指画圈按摩疤痕处减轻疤痕。另外,皮肤损伤后,6个月内避免阳光照射伤口能减轻疤痕程度。

7

脚踝扭伤

扭伤是因为外力导致的韧带拉伸、撕裂,导致受损部位的疼痛、肿胀、功能受限。因为孩子们的韧带比生长中的骨骼和软骨更结实,所以相比成人而言,扭伤较少,孩子扭伤中最常见的是脚踝扭伤。


脚踝损伤时,孩子的踝关节会向一个方向过度的扭转,如下图所示。如果孩子的脚一直处于这种状态,不能恢复到正常位置;不能站立起来;一碰就非常痛;肿胀非常明显,那么就立即去医院



如果孩子的脚仅仅是轻微的肿胀,能回到正常位置,脚能向各个方向转动,虽然痛、但是孩子还能站立,那么提示扭伤不重,在扭伤后的2-3天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

休息(Rest) – 让脚踝休息,不要站立负重或行走了。


冰敷(Ice) – 用薄毛巾包着冰袋冷敷脚踝,每2-3小时1次,每次15分钟,扭伤后前48小时都要冰敷,或者不到48小时,但是脚踝肿胀已经明显减轻了,也可以停止。冰敷可以减少组胺释放,从而减少局部血流,能非常显著的缓解肿胀和疼痛。


加压(Compression) – 使用弹性绷带缠绕脚踝,稍微用些力量,才有减轻肿胀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不能太近,否则会阻断足部的血供,可以通过捏一下大脚趾,看是否回血正常以确定。 这个如果不会的话,可以去医院,请医生帮忙加压包扎。


抬高(Elevation) – 保持足部抬高到心脏水平以上,可以躺着或者把脚搭在桌子上,这样也能减少足部血流,减少肿胀。

在以上治疗的同时,可以使用些镇痛药物,比如布洛芬。并且大家要意的是,一旦不那么疼或者肿了,建议尽快活动脚踝,这样恢复的效果更好,就是在能接受到范围内,向各个方向转、扭脚踝,每个方向10下,每天2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