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热烈祝贺广东省中医院刘茂才教授、林毅教授荣获全国名中医称号!

来源: 广东省中医院/GDHTCM

▲第三届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在京举行


6月29日下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联合举办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授予王世民等30位同志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享受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待遇;授予丁书文等99位同志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追授高上林同志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傅兴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马建中、王志勇,中组部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唐永刚出席,并为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


热烈祝贺:广东省中医院刘茂才教授、林毅教授荣获首届“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此前,广东省中医院“皮科圣手”禤国维教授被评为第二届“国医大师”。

摘要


国医大师表彰人选有(3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王世民、王烈、韦贵康、卢芳、包金山、尼玛、吕仁和、朱南孙、伍炳彩、刘嘉湘、许润三、李业甫、李佃贵、杨春波、邹燕勤、沈宝藩、张志远、张磊、张震、周岱翰、周学文、周信有、段亚亭、柴嵩岩、梅国强、葛琳仪、雷忠义、廖品正、熊继柏、薛伯寿。


 全国名中医表彰人选有(10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丁书文、丁锷、丁樱、马骏、王玉、王永钧、王自立、王行宽、王庆国、王伯祥、王坤根、王常绮、王晞星、王辉武、王新陆、毛德西、田德禄、白长川、白凤鸣、皮持衡、邢世瑞、朴炳奎、危北海、刘亚娴、刘沈林、刘启泉、刘茂才、刘宝厚、米子良、孙申田、孙良佐、孙郁芝、孙树椿、买买提艾力·阿木提、严世芸、杜建、李文瑞、李延、杨震、吴光炯、吴熙、邱健行、何成瑶、余瀛鳌、汪受传、沈自尹、张士卿、张小萍、张之文、张永杰、张发荣、张西俭、张伯礼、张沛霖、张鸣鹤、张静生、陆长清、阿古拉、陈卫川、陈民藩、陈如泉、陈彤云、陈宝贵、陈绍宏、陈慧侬、武连仲、范永升、范崔生、林天东、林毅、欧阳惠卿、旺堆、金洪元、周铭心、单兆伟、孟如、南征、姚希贤、袁今奇、聂惠民、格桑平措、贾六金、钱英、徐福松、翁维良高上林高如宏、郭剑华、郭赛珊、朗嘉、桑杰、黄文政、黄永生、黄瑾明、崔公让、韩明向、蔡淦、廖润泉、潘敏求、戴永生。

 

这是我国政府第三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医大师,也是首次评选国家级名中医。评选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三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强化领导,严格程序,联合成立了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评审工作办法》和《评审投票办法》,按照“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的方式推荐,按照“两审三公示”的要求进行初审和公示,经专家评审,产生了30位国医大师人选和100位全国名中医人选。

   

国医大师表彰人选中,男25人,女5人;年龄最大的96岁,最年轻的66岁,平均年龄82岁;全国名中医表彰人选中,男88人,女12人;年龄最大的95岁,最年轻的59岁,平均年龄76岁。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携广东代表团出席表彰会(左三为广东省中医院林毅教授)


人物介绍:

刘茂才教授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刘茂才,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脑病中心学科学术带头人,1937年10月生,1963年7月开始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从事中医药工作54年,至今仍坚持临床工作。1963年7月广州中医学院中医内科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1993年被评为广东省名中医,1997年成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一、我国中医脑病学科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


上世纪70年代,他率先开展中风病研究。针对当时普遍把手术作为中大量脑出血的主要治疗手段、认为中医药只能在中风后遗症等康复阶段发挥作用的偏见,他系统总结中医药学的精髓,率先提出“气血失调,痰瘀为患”的中风病防治理论,确立了“清热平肝、破瘀涤痰、通腑醒神”的治则,创新了出血性中风特别是中大量脑出血急性期中医治疗方法,研制了系列专科成药,彰显了中医药优势。


为了便于基层和西医医院推广,他提出了中风病阴阳类证辩证体系指导下的治疗方案,简明实用,得到了全国300多家中西医院的临床应用,并成为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及协作单位临床路径。


他创立的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脑病专科,发展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专科和重点学科,拥有特色专科门诊10余个、病区7个、病床400余张,是全国最大中医脑病临床中心。


突出的中医特色和疗效赢得了西医同行的尊重,2005年,著名的西医脑病专家凌锋教授选择与刘茂才团队共同创建了全国首个中西医结合脑病中心,被国医大师邓铁涛誉为“中西内外、比翼齐飞”,影响辐射海内外。


二、主持国家攻关课题,创办全国性中医脑病学会


连续40余年,刘茂才带领的团队围绕中医脑病防治不懈研究。他主持了“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课题“中大量脑出血的研究”,使出血中风病死率下降12%,致残率下降13%,被科技部等四部委评为“优秀科技成果”,是当时唯一获得该奖项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成果。以他的学术思想和治疗方案为主体的研究课题,列进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十一五”支撑计划,收获了中医药治疗脑病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


杰出的学术成就和行业影响力,使他被推选为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脑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又受王永炎、张伯礼院士委托组建了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历任“名誉主委”、“终身名誉主委”,推动了学科发展,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成就奖”。


三、广育英才,为中医发展培育了一支生力军


1997年,刘茂才被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刘茂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他出版《中医脑病临证证治》等专著,举办全国中医传承论坛,桃李满天下。传承人活跃在中医的多个学科领域,成为著名专家,如黄燕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主任委员,杨志敏是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养生学”学术带头人、国家治未病基地领头人,多人获得全国杰出女中医师、全国中医药传承高徒奖。


四、在全国率先推动“师带徒”,为中医药强省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从医54年,他始终以高尚的医德广受群众的赞誉,获评“广东省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上世纪80年代初,他抢救脑外伤昏迷三十天的无名氏的事迹被广泛报道,引发热议,成为了当时影响社会风气的标志事件。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医传承青黄不接,他和医院同事一起率先推动名医“师带徒”工程,邀请全国名老中医到广东带徒,使岐黄传薪在业内蔚然成风,在全国产生深远影响。


他为广东在全国率先建设中医药强省积极献计,带头践行。2009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中医药强省建设突出贡献奖”。


林毅教授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林毅,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学术带头人、主任中医师、教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中医药专家。1942年3月生,1965年7月开始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从事中医药工作52年,至今仍坚持临床工作。1965年7月广西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2012年4月被评为广西“桂派中医大师”,第二、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一、开拓中医乳腺病学科


林毅于1984年桂林市中医院建立全国首个中医乳腺病专科。1995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为唯一一家“全国中医乳腺病医疗中心”。带出广东、广西两个国家级乳腺病重点专科,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国家中医药乳腺病治疗的主力军。一手将乳腺病从外科专业中独立出来,成立了国家级二级学会。1999年起一直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9年创建成立“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防治协作工作委员会”并任主任委员,2016年3月晋级成立“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担任名誉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她“中医乳腺病学术发展杰出贡献奖”荣誉。


二、攻克乳腺病疑难复杂问题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是现代医学的难点,林毅根据“祛腐生肌”理论总结形成的“平衡脏腑,提脓祛腐”中医综合疗法,形成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在全国中医乳腺病医疗中心网络协作委员会得到应用和推广。

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预后差,是现代医学治疗的难点和盲区。林毅从扶正祛邪理论出发,认为该类患者的病因病机主要属于脾肾两虚,尤以脾虚为主,提出巩固期治疗以健脾为要,临床运用证明能有效防止乳腺癌复发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为雌孕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患者寻觅生机。


现代医学防治化疗骨髓抑制药物存在着维持时间短、对红细胞及血小板疗效不理想,常引起骨痛、发热等副反应等缺点。林毅按子午流注纳支法择时内外合治,很好地解决这一疑难问题。


三、创新现代中医乳腺病理论


提出“识病为本,辨证为用,病证结合,标本兼治”作为中医临床指导思想,确立“从六郁治乳”的乳腺病总的学术思想。发表《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评估与中医未病先防策略》、《乳腺癌分期辨证规范化—一个中医乳房病学与时俱进的重要课题》、《乳腺增生病与中医药周期疗法》等论文。


主编《现代中医乳房病学》、《产后缺乳与乳腺增生》(海外版)、《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等6部著作,其中《现代中医乳房病学》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二等奖。


创立中医乳腺癌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提出“乳腺癌分期辨治”,“平衡内环境预防乳腺癌发生、复发及转移”、“激素受体阴性重在健脾,激素受体阳性重在补肾”等一系列重要学术观点,运用“子午流注纳支法”理论结合“健脾补肾生髓法”防治乳腺癌化疗骨髓抑制症,确立了中医治疗乳腺恶性肿瘤的阶段优势。在她的中医乳腺癌“分期辨证”理论指导下,建立围手术期、围化疗期、围放疗期以及巩固期4期中医药治疗方案,已形成行业标准公布执行。


创立“乳腺增生病中医药周期疗法”。并牵头制定“乳腺增生病诊断与疗效判定行业标准”,确立了中医药治疗优势。


创新乳腺炎系列治疗方案。她提出“揉抓排乳法”治疗乳汁郁滞,“火针洞式烙口”治疗乳腺脓肿,“平衡脏腑、提脓祛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中药介入治疗导管炎性溢液等中医药治疗方案,具有明显优势。1996年主持科研课题《火针洞式烙口引流治疗乳腺脓肿》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揉抓排乳法”和“火针洞式烙口引流术”于2012年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适宜推广技术。


构建完善的乳腺病“治未病”体系,主张防治并重,身心并治,创立“女性导引养生功”,率先将情志疗法、五音疗法、团体治疗等引入乳腺病防治体系中,形成完善的治未病方案。


研制纯中药专科制剂14种。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新药发明专利1项,“消癖颗粒”获得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的新药研究批件,并成功技术转让,完成新药三期临床研究。


四、师范两全,桃李满天下,弟子成绩斐然


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其学术思想影响广泛。培养学术继承人10人,培养1名国家级、1名省级分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6名省市中医乳腺学科带头人,多名各级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常委,成为中医乳腺病学界骨干力量。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林毅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成立,并于2016年6月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验收。


林毅两次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得了中国中医科学院授予“大医精诚医德医风先进个人”,“南粤最美中医”等荣誉,用行动诠释了自己的座右铭——大医精诚!


来源:综合《中国中医药报》广东省中医药局“广东中医药”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