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卫尖兵】今天,向医生致敬!——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邓西龙先进事迹!

来源: 广州市12320卫生热线/gz12320


     6月26日为医师协会医师节,用以鼓励执业医师树立自尊自爱、奋发向上的精神,维护医师队伍的良好形象,营造尊医、重医的社会氛围,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他们常被误解,甚至被打骂羞辱……医者仁心,随时听候生命召唤,无比神圣,却也异常辛苦!今天,我们要向他们道声感谢,也请给予他们更多信任与尊重!今天,我们一起向医生致敬!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位仁者医师


她, 今年四月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她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七部委联合颁发的“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广东省抗击“非典”一等功广州市医师奖,入围“2016感动广州年度人物”前20名候选人、2016年“广州十大榜样”并获提名奖。



 她,就是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邓西龙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临床第一线从事传染病科、内科和重症医学临床工作。她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心,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她临危不惧,积极参加救治国内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她沉着应对,带领团队开展埃博拉出血热病排查;她工作认真负责,受到病人和家属的一致好评;她团结同事,尊重患者,医患和医护关系和谐。


勇挑重担,筹建重症医学科


2008年9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决定成立以救治重症传染病为主的重症医学科(ICU),邓西龙医生担任科室负责人。开科伊始,邓主任就严格按照《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不断完善ICU病房建设和设备配置,建立、健全并落实了ICU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多种办法加强ICU的人才队伍建设,克服了种种困难,很快就让ICU的工作高标准地走上了正轨,在各类重症传染病患者的抢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医院各科室重型肝炎、重症艾滋病、出血登革热等重症患者救治提供坚实的后盾,为广州地区乃至全省以后发生的历次新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重症患者救治提供了坚强保障。




不畏风险,多次参加传染病疫情救治


自2003年以来,邓西龙同志多次参与了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和救治工作。迄今为止,最令邓西龙心有余悸的“战役”,仍数2003年抗击非典。当时,市八医院作为定点收治医院,多的时候每天要接收三四十个病人,其中很多是重症病号。非典主要传播途径为近距离飞沫传播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医护人员在对病人进行呼吸道插管、吸痰护理等操作时,被传染的风险相当高。当时,医院先后有20多位同事“倒下”了,但邓西龙未曾退缩。她说:“看着病人忍受着痛苦,我只想着怎么去帮助他们,其他就没有想那么多了。”



2014年初,H7N9禽流感在广东肆虐,在接到收治重症H7N9禽流感患者任务后,邓西龙主任立即带领科室人员准备,充分做好H7N9收治的演练,以最佳作战状态迎接战斗。收治重症H7N9患者后,面对被感染的高风险,她从容镇定、临危不乱,带领着自己的团队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后,为了争分夺秒地抢救病人,她自始至终坚守在临床一线的救治工作中:亲自参与床旁纤支镜治疗、气管插管、俯卧通气、亚低温治疗以及持续血液滤过等治疗,时刻关注病人病情变化,制定出最佳治疗方案。自2013年以来,H7N9已经出现了五波疫情,每次疫情持续期间,邓主任作为省市专家组成员都要承担全省、全市会诊和培训的任务,还多次组织和参与了重症H7N9禽流感病例的转运工作。几乎每年的春节前后都是H7N9疫情较严重的时候,为此邓主任和她的ICU团队每年都在坚守着。

几年来,全院共收治了29例H7N9病例,积极响应了国家和省卫计委提出的集中收治的原则,期间还通过各种机会如省市专家组会诊、学术交流、资源共享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与国内多家医院的专家建立起良好合作关系,共同撰写了论文发表在国际和国内的期刊上,为不断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救治水平做出了贡献。


沉着应对,带领团队开展埃博拉排查


2014年又逢西非部分国家遭受埃博拉出血热这一烈性传染病的肆虐,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出全球警告,作为中国南大门的广州与非洲贸易紧密,随时有零星输入性病例进入的风险。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疫情,出于对以前工作的肯定以及对重症医学科的信任,作为省市埃博拉出血热定点收治医院的广州八院又将排查埃博拉和可能收治埃博拉确诊病例的任务交给了邓西龙所在的ICU团队。邓西龙主任以最快速度行动起来,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和查阅学习了大量与埃博拉相关的资料,清楚了解了该病的临床表现、传播方式,每日关注疫情动态,学习WHO提出的穿脱防护服的方法,研究最佳防护流程,既方便又能防护到位,减少繁冗穿脱步骤。

当收到埃博拉疑似病例时,邓西龙主任站在最前线,只要病人需要她,她都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急病人所急,为病人竭尽全力。在邓主任带领下,科室每位同事都按培训、演练的经验来治疗和护理这类患者,提醒医护人员每次进去病房,要求两个工作人员一起,起到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对方。同时,积极协助医院各个部门做好防控工作,制定了相关指引和流程,并积极进行科内培训和动员,确保以后一旦可能收治病人的话,要能做到医护人员“零感染”、病人之间“零交叉感染”以及避免污染周围环境。在以邓西龙主任为核心的团队努力下,广州八院累计排查埃博拉出血热35例,位列全省第一;科室制订了完整的埃博拉防控流程和诊治规程,并作为省市卫计委指定的培训基地培训了全省上百名医护人员。



临危不惧,救治国内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


2015年5月,广东惠州发现了中国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输入病例,邓西龙主任又勇挑重担,被广东省卫计委指定为广东省MERS救治专家组成员,先后4次赶赴广东惠州驰援该MERS输入病例的救治,和其他专家组成员以及当地医护人员一起勇敢面对突如其来的疫病,并协助当地医院完成了首份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和送检,既成功救治了我国首例MERS病人,也为以后应对类似疫病积累了宝贵经验。邓西龙和她的ICU团队追求的目标是“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目前其所在的嘉禾院区ICU和隔离病区已经成为全省传染病防控和救治的示范单位,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同行来参观学习。



孜孜不倦,在医术上精益求精


工作二十余年,邓西龙同志一直没有放松对医学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和探索,因此先后从事传染病、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一线工作,还通过进修、参加学习班以及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并学以致用,熟练掌握了各项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技术如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血液净化等。羊水栓塞是分娩过程中,羊水及其内容物进入母血循环,形成肺栓塞、休克、凝血障碍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严重综合征,是产科发病率低而病死率极高的并发症,产妇病死率达80%以上。

2014年,邓西龙所在的ICU接诊了一位39岁、出现产后大出血、DIC的高龄产妇,来院时已“没有自主呼吸,血压测不出,心率测不出,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经以邓西龙为核心的ICU团队紧急抢救后患者恢复了自主呼吸,后续治疗过程中又出现了“感染、急性肾损伤、呼吸衰竭”等并发症,这些“鬼门关”都没有难倒ICU团队。在ICU团队的精心治疗下,患者最终康复出院,患者家属特地送来了书写着“仁心仁术,护航生命”的锦旗。这些危重症患者的成功抢救,彰显了广州八院ICU的雄厚实力与高超水平。




关心同事,重视人才梯队培养


邓西龙主任除了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同时还鼓励年轻医生多学习,科室有计划地组织学术活动,由年轻医生主讲,锻炼讲课水平;提供外出进修及学术交流的机会,让年轻医生掌握更多的ICU知识动态。在她的带动下,科室医生全部获通过中华医学会组织的重症医学医师的资质考核。除了在工作中培养年轻人,邓主任还特别注意解决年轻医生生活中的困难。记得科内一名护士不幸身患重病,邓西龙主任获悉后立刻上报医院,发动全院为她捐款,还亲自带她去外院诊治,让该同事充分感受到科室的温暖。




换位思考,理解病人的痛苦和需求


在与病人和病人家属沟通时,邓西龙主任常以真诚的笑脸很快就拉近了医患的距离。她认为,医生不能只关注患者躯体上的疾病,还要重视患者及其家属心理的需求,对于ICU的重症病人还更应注重人文的关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邓主任深知医学的真谛就是如此。记得2013年一位“重症肌无力”的患者从省级医院转到广州八院ICU,由于病情重、病程长,该患者经济很困难。邓主任主动配合家属联系社会媒体,成功给这位患者筹集了数万元医疗费。患者出院时紧握着邓主任的手连声道谢,并把一面锦旗亲自送到邓西龙主任手上。


廉洁行医   仁心仁术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在邓西龙主任二十余年的行医生涯中,始终坚守着对医学的最初信仰。作为科室主任,身上体现的是一种忘我工作的精神,坚持每天早、中、晚三次查房,从不计较休息时间,星期天和节假日大多放弃休息,力争在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对于患者家属,急家属之所急,总是积极有效沟通,给予他们心理安抚,让家属了解和逐渐接受患者病情,取得家属对医疗工作理解,更好地配合医生开展治疗工作。

正是这样,既避免了医疗纠纷,更得到患者家属赞扬。邓主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廉洁行医,拒收病人红包、礼物,尽心帮助困难的患者;文明行医,关爱患者,恪守“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宗旨。她,处处以身作则地为科室医护人员、为全院员工树立起一面明镜!

【来源:广州卫生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