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天,防霉更须防疾病
南通地处长江下游,每年盛夏酷暑来临前都会进入梅雨期,屋外雨水涟涟,室内闷热、潮湿。这多雨高温的天气,为霉菌的大量繁衍提供了条件,也使感冒、胃肠道病、呼吸道病、皮肤真菌病、妇科病、心脑血管病、关节病等病魔趁机入侵。因此,在梅雨肆虐的日子里,防霉更须防疾病。
——编者
Number1
着装宽松 勤换衣服
黄梅天,穿衣有讲究,着装的秘诀为7个字——宽松、透气、质地轻。在这种天气下,千万别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也不要太“贴身”,少穿又厚又紧的牛仔裤或紧身裤,最好穿易干且滑爽的布料衣服。否则,湿气在身体内部散发不出,很容易引起皮肤病,尤其是真菌感染的皮肤病。
这一时期气候多变,忽冷忽热,要随天气勤增减衣服,以预防感冒的发生。在空调房内,要着有袖衫,护住肩头;穿长裤子,遮住膝盖,使关节等易受风部位得到保护。即使再热,晚间睡觉时也要搭上薄被,或盖条小毯子,以免着凉。特别要提醒小孩夜里不要踢被。出门前,先关空调,开窗适应室外温度,再换薄衣出行。女性市民在运动或流汗后,应立即沐浴、更衣,保持身体干爽,以防妇科病。
Number2
均衡饮食 管好嘴巴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在黄梅天,要注意饮食上的调节,增加抵抗力,降低发病可能性。
这一时期气温高,常有30℃以上的高温天气出现。为降温、补充水分,市民喝一些冰凉、清爽的饮料是可以的,但要适度,适可而止,不要为一时之爽而恣意妄为,平时体质就偏于阳虚的人更要多加小心。有些饮料里添加了清热泻火的中药,偶尔喝一喝无妨,如果经常喝,会严重损伤脾胃阳气。最好的饮品当数白开水、淡茶水,要多喝。
高温伴随高湿天气,使食物易发馊或霉变。吃了这些食物,会引起肠胃道疾病,甚至中毒。为了避免“病从口入”,市民要注意把菜烧熟烧透,吃不了的食物要及时冷藏。冰箱食物要生熟分开,隔夜食物要煮开。另外,少吃凉菜,尤其要少吃荤性的凉菜,因为这些荤性凉菜就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
Number3
调节心态 疏解郁闷
黄梅天,一些人会发生情绪上的“霉变”,出现失眠、抑郁、烦躁、焦虑等心理症状。防范“梅雨心病”,重在自我调节。要让心多晒晒太阳。即使不愿出门,也可以在家多做运动,刺激中枢神经,使其兴奋,从而带来轻松愉快的好心情。感觉心情烦躁时,可以多和亲朋好友聊聊天,缓解压力。
休息好,精神爽。如果情况允许,最好中午打个盹,有资料显示,午间小憩30分钟,不仅可以调节精神状态,而且能使心肌梗塞的发病和死亡危险减少30%。晚上莫熬夜,有意识放慢工作和生活节奏。要注意所处环境是否过于湿热,尽量增加室内空气流通,做到在清凉、干燥的环境中办公。
Number4
适当运动 增强体质
黄梅天,气压较低,人体血液内的含氧量相对较低,体质不好的人会觉得有些憋闷,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或哮喘病的人这种感觉会更加明显。因此,在这样的时候特别要注意适当运动。因为运动能促进心肺功能,提高血液里的含氧量,增强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
由于经常下雨, 运动要择时进行;由于各人身体情况不同,每个人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要在睡眠充足的情况下健身,锻炼以身体微微出汗而无特别的疲倦感为宜。散步要在空旷的地方进行,散步时间要短,散步过程中要配以简单的形体动作,如踢踢腿、伸伸腰,这样有利于提高健身的效果。
Number5
保持宅洁 适时通风
黄梅天既湿又热,最易滋生螨虫,而螨虫是引起过敏性哮喘、过敏性湿疹等多种疾病的罪魁祸首。潮湿、闷热天气也易诱发皮肤真菌感染,使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高发。防治螨虫、皮肤真菌感染的有效方法是保持房间清洁,适时通风换气;注意个人卫生,毛巾、牙刷等用品分开使用。
何时开窗通风为宜?太阳未出时,浑浊空气沉积地表,开窗会导入不洁空气,对健康不利;中午空气湿度大,引入室内会觉得闷热,助长细菌孳生。清晨7~8点钟空气流畅、傍晚5~7点钟空气湿度低,这时开窗通风最管用,新鲜空气的对流能够极大地减少细菌、病毒的滋生。必要时,可以利用空调、抽湿机,或在墙角放置干燥剂,祛除湿气,使细菌难以快速繁殖。
Number6
出行带伞 避免曝晒
黄梅天,天气变幻无常,时而大雨滂沱,时而烈日高照。市民出行时,要随身携带一把伞。这样,不仅可以抵挡随时而降的暴雨,以防受凉患病,而且能在骄阳再现时遮阳,以避免曝晒后虚脱。到受梅雨带影响的地区旅游时,除带挡雨与遮阳兼用的伞外,还可随带防晒用品,以备不时之需。外出勿忘携带盐汽水或绿茶,以便旅途中饮用解渴,补充水分,减缓劳累。老人和孩子可带用藿香、佩兰及苍术等中药制成的香囊,佩戴胸前以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