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头草

来源: 医药人/shijieyixue

       拼音名:Jiǔ Tóu Cǎo

       别名:瞿麦、黄金铁、马柴胡、金柴胡。细叶独根、癞头参。

       释名:数茎丛生,因多曰九。节处膨大,形似曰头,得九头草之名。

       始载于《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基源:为石竹科蝇子草属植物细蝇子草、红细蝇子草的根或地上部分。

       采收加工:采挖根部,洗净,晒干或切片晒干。或夏、秋季花尚未开放时割取地上部分,除去杂草,扎把,晒干。 

       原植物1.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根稍肥厚成细圆锤形,长达33cm,根头处留有多条茎的残基。数茎丛生,圆柱形,绿色,被短毛,节膨大。单叶对生;在基部簇生,茎生者2-3对,线状披针形或线形,长3-9cm,宽1-4mm,基部抱茎,全缘,两面均被短毛;叶缘毛较多。花多数,成总状聚伞花序,小聚伞常只1花,小花梗长6-24mm,中部常有苞片1对,卵形,先端呈刚毛状;花萼简状,边缘具缘毛;有10脉,绿色或紫色;花瓣5,白色或淡黄色,条状,先端2裂,爪辨不具缘毛;雄蕊10;子房长卵形,花柱3,线形。蒴果瓶状,6齿裂,外被宿萼。种子多数,细小,背侧各具5行突起。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坡、草丛中分布于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山东、新疆、青海等地。

       2.红细蝇子草(又名鸡舌草)与上种的主要区别在于:茎带紫色,花呈浅红色。 生于山坡、草丛中,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归经:味苦,性平归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调经,止血。主热淋,血淋,小便不利,痢疾,月经不调,经闭,崩漏,外伤出血。

        1.《云南中草药》:“活血调经,止血接筋。主治外伤出血,月经不调,崩漏,久痢。” 

        2.《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利尿,通经。主治小便不利,尿痛尿血,经闭。”

        主治:1.破血止血:治血尿,月经不调。

        2.清热利尿:本品味苦能燥泄利湿,性平能淡渗利尿,宜治小便不利,淋沥涩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选方:1.治久痢用(鸡舌草)全株研末,每次9~15g,红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开水送服。

       2.治外伤出血用(鸡舌草)根研末撒布患处。(1、2方出自《云南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