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洪灾当前,疾病预防需提上日程
暴雨来袭,湖南告急!6月湖南平均下了20.5天雨,平均降水量比1998年还多54毫米,为历史第一高值!7月2日7时,湘江长沙站水位达39.22米,超历史最高水位39.18米,长沙橘子洲已被洪水“穿洲”。预计未来三天内,湘江干流全线将出现接近和超过历史最高水位的洪水。受强降雨影响,湖南多地引发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而洪水污染了生活环境,加之夏季气温炎热潮湿,各种致病菌微生物生长繁衍迅速,极易造成疾病流行,特别是在洪水退去后一周左右,是传染病暴发的高峰期,因此,我们在积极抗洪抢险的同时,还急需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有备无患,下面就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都有哪些疾病和预防措施吧!
胃肠道疾病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为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而且人们夏季出汗多,大量补水过程中,稀释了胃液,降低了局部抗力,为致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特别是洪水容易污染食物源和水源,如果在饮食时忽视消毒杀菌更会助长病菌侵入人体。
对策:要特别注意饮用水卫生,避免饮用未煮沸的生水。不应吃淹死或死因不明的家禽家畜肉、腐败变质食品、霉变食物和糕点;不使用污水洗瓜果、碗筷;不喝生水;不将生熟食品混在一起;不搞聚餐和野餐活动;不用脏水漱口;不吃生、冷食品或凉拌菜;不共用毛巾和牙刷,一定要消毒被雨水浸泡的餐具。
皮肤病
如果双腿长期泡在污浊的水中,双下肢皮肤容易受各种微生物侵袭,因此可能出现红斑、丘疹,有时候还有脓渗出,严重的可在皮肤上出现水疱,而孩子的皮肤比较嫩,接触污水容易引发湿疹。
对策:在雨水中行走和工作应穿上雨靴防护。注意手部清洁,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趟水后要及时清洗皮肤,穿干鞋,有破损伤口及时用碘酒消毒,避免继续下水;本身有脚气等真菌感染的民众可涂擦药物预防,尽量少下水,防止病情加重;做好除虫灭害,防止蚊虫叮咬。如皮肤出现红、肿症状2-3天未缓解,应到医院治疗。
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遭遇洪灾后需重点防范的传染病之一。发病者以青壮年、有接触疫水者为主,猪是洪水型钩体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家畜和鼠类、蛙类等是次要传染源,钩端螺旋体具有很强的侵袭力,通过皮肤、眼结膜、鼻或口腔粘膜侵入人体,迅速进入血流并繁殖,随后侵害肝、肾、肺、脑膜等器官引起多种症状,临床上常见的是发高烧、头痛、全身酸痛、腓肠肌(小腿)疼痛、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
对策:加强猪的管理,消灭有毒病媒猪,将猪圈养,避免猪尿等排泄物随洪水污染四周环境;灾后立即加强灭鼠;出现发热、全身酸痛、结膜充血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疟疾
疟疾俗名“打摆子”、“冷热病”,多在夏秋季发病,病人大都突然发冷、发抖,面色苍白,嘴唇与指甲发紫。发冷停止后继发高热、头痛,接着就是全身大汗,体温又恢复正常。如此症状可间隔一到两天反复周期性发作。
对策:蚊媒防治主要包括各种防蚊灭蚊措施,如使用纱窗、纱网、蚊帐和各种防蚊灭蚊药物等;治理环境,清除室内外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积极治疗病人。现症病人要及时发现,及时根治。疟疾治疗不仅解除患者的疾苦,同时也是为了控制传染源、防止传播。
呼吸道疾病
天气变化、涉水或劳累,免疫力下降,易导致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发生。
对策:要注意劳逸结合,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
1
在洪水退后要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迅速清理室内外淤泥、垃圾和粪便。疏通阴阳沟,填平坑洼,深埋动物尸体,并使用消毒剂喷洒消毒。对重点地区喷洒敌敌畏杀虫(浓度为0.5-1%),但应避免污染食物和饮用水源。室内及房屋周围可用84消毒液消毒(每瓶84消毒液配100斤水用喷雾器喷洒,使用漂白精片喷洒消毒,一片配2斤水)。鼠药一律使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慢性鼠药,保障生命安全。
2
清理与清洗饮用水系统,保障饮水安全。不喝生水,装水的缸、桶、锅、盆等必须保持清洁。对取自井水、河水、湖水、塘水的临时饮用水,一定要进行消毒。
3
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与家庭饮食卫生。洪水后将转来高温天气,食物易变质,洪水期间保存的食品也易霉变,尤其是溺死的禽畜肉更易变质,临时性摊点也常不注意卫生,所以要强调吃新鲜饭菜,吃煮熟煮透的食品,禁止受洪水浸泡变质的食品上市,禁售溺死的禽畜等肉类。
4
注意开窗通风。对水淹过的住房要进行安全性检查,确认其牢固性。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清洁家具,清理室内物品。修缮禽舍、棚圈,全面进行清扫。对水淹后的日常物品、用品清洗后晒干,待室内通风干燥,空气清新后方可搬入住。
5
发现传染病以及不明原因的疾病患者,要及时向当地卫生院或疾控中心报告。
6
一般洪水过后,疾病流行,可以自行预留一些抗生素和药物以备不时之需,如: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等。
推荐阅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