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笑小编:
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现在食用油层出不穷,几乎让消费者挑花了眼,橄榄油、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究竟怎么选?
长期只吃一种油,先倒油再开火,这些用油误区你都犯过吗?快快往下看正确方法
一张“油类家族”排行榜
橄榄油、茶籽油
类型 高油酸型 推荐等级 ★★★★★
优点
橄榄油含8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其中70%以上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即油酸。食用富含油酸的油,有利于降血脂、抗血凝、阻止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橄榄油还含抗氧化物(橄榄多酚、角鲨烯和β-谷固醇),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病。
茶籽油也属于高油酸型植物油,国产茶籽油性价比更高。
缺点
相对大豆油来说,橄榄油和茶籽油的维生素E含量不高。
高级初榨橄榄油(淡绿色且散发橄榄清香)最好用于凉拌或做汤,而一般橄榄油用来炒菜、炖菜均可。
国产茶籽油炒菜、凉拌都行,购买时优先选择压榨产品,质量更好。
花生油、芝麻油、米糠油、低芥酸菜籽油
类型 均衡型 推荐等级 ★★★★
优点
花生油所含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大概是3∶4∶3,各类脂肪酸所占比重比较平衡,属于均衡型植物油。
压榨生产的花生油香气浓郁,富含维生素E、胡萝卜素营养成分。
芝麻油也有沁人心脾的香气,富含维生素E、芝麻素、芝麻酚、植物固醇,有益于预防心血管病。
缺点
这类油所含的油酸没有橄榄油和茶籽油高。
这类植物油耐热性不错,适合炒菜。
购买花生油时,最好挑选大品牌的产品。因为花生容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且这种毒素容易溶于油脂,劣质花生油存在风险。
通过传统压榨法生产的芝麻油,在香气和营养价值上更好,适合凉拌、蘸料或做汤。
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麦胚芽油
类型 高亚油酸型 推荐等级 ★★★
优点
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麦胚芽油等亚油酸含量丰富,属于高亚油酸型植物油。
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均富含维生素E。大豆油含卵磷脂、玉米油含抗氧化物阿魏酸酯、葵花籽油含植物固醇和磷脂,各有保健功效。
相比之下,压榨型葵花籽油更值得推荐,其所含抗氧化成分更多。
缺点
亚油酸和亚麻酸都不耐热,所以这类油脂在煎炸或反复受热后,容易氧化聚合,对健康有害。
这类植物油怕热,适合炖煮、日常炒菜,不适合油炸。要控制温度,别让油锅冒烟,应热锅凉油。
猪油、黄油、牛油、椰子油、棕榈油
类型 饱和型 推荐等级 ★
优点
猪油中含饱和脂肪酸43.2%、油酸44.2%、亚油酸8.9%,由于饱和脂肪酸占比很高,因此称为饱和型食用油。黄油、牛油等动物油、棕榈油、椰子油等也类似。
这类油脂的耐热性较好,长时间受热后氧化聚合较少。因此,这类油脂常被用来加工面点、煎炸食品。
缺点
大多动物油脂含较多胆固醇,以猪油为例,平均每百克含胆固醇93毫克,不适合心血管病患者食用。
不建议多数人经常食用这类油脂,因为日常吃的肉类和奶类已经让人获得足够的饱和脂肪酸。
喜欢吃各种酥脆食品的人注意了,美味的口感背后隐藏着大量的饱和油脂,最好少吃。
吃油要避开5大误区
每顿饭都离不开的“油”,很多人对它并不了解。下面的误区你错了几个?
误区1
吃油多样化就是吃不同名字的油
事实上,油脂虽然名字不同,但脂肪酸构成可能属于同一类。
如大豆油、玉米油、小麦胚芽油和葵花籽油类似;花生油和米糠油类似;茶籽油、杏仁油和橄榄油类似;亚麻籽油和紫苏籽油类似等。
所谓不同油脂的替换,应该按照脂肪酸构成不同的品种来换,如葵花籽油和花生油替换,茶籽油和亚麻籽油替换等,才是正确的选择。
误区2
煎炸过的油可以用来炒菜
很多人不舍得扔炸过食物的油,还会用来高温炒菜或油炸。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因为油经过高温加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油脂氧化产物。
如果真的想二次利用,就要避免再次高温加热到冒油烟。“回锅油”可以用来煮汤、做花卷。
误区3
无论怎样烹调,都用同一种油
不同油的耐热性不一样,过高温度的烹调会加速致癌物产生,带来健康风险。正确做法:
煎炸应该用最耐热的棕榈油、椰子油、黄油、牛油、猪油等。
炒菜应该用耐热性较好的花生油、米糠油、茶籽油、精炼橄榄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
做汤、凉拌应该用耐热性差的亚麻籽油、紫苏籽油、核桃油、未精炼的初榨橄榄油等。
误区4
患病人群和家人吃一样的油
心脏病人群,应该优先选择以下油:茶籽油、橄榄油、低芥酸菜籽油、芝麻油、亚麻籽油等。
血脂高人群,应该少用花生油、玉米油煎炸做菜,建议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
误区5
无论吃肉多少,用油量不变
常吃猪牛羊肉的人,已经从膳食中得到了大量的动物脂肪,尽量就别再吃动物油了。可以适当吃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等。
肉吃少的人,偶尔可以用动物油烹调。
吃素食的人,可以选择茶籽油、橄榄油、花生油、米糠油,加上少量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亚麻籽油。
吃油过量会伤身
绝大多数人用油根本把握不好这个“适量”,炒菜给油时都是跟着自己的感觉来。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对食用油的摄入量推荐是每人每天25-30克左右,而据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平均每人每天烹调油消费量达到40多克,已经远远超标。
1
肥胖
在所有的食品中,油脂的单位热量最高,1克即可产生9千卡的热量。如果每天多吃一口油(15g),一个月后体重就会增加700-800克,一年就会增加体重近10公斤。
2
高血脂
吃油过量,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就会增多,引发高血脂
3
脂肪肝
吃油过多,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肝脏,逐渐储存起来,然后会转变为脂肪,形成脂肪肝。
4
高血压
油量摄入过多,过剩的脂肪酸会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囤积在血管内,因此很容易导致动脉硬化,引发高血压。
5
糖尿病
多吃油容易刺激胰岛细胞分泌大量的胰岛素,直接造成胰岛b细胞负担加重,不能及时调节血糖,引发糖尿病。
6
心脑血管疾病
油脂摄入过多,除了造成肥胖外还会导致血液中脂肪酸过多。脂肪酸过剩时主要以甘油三酯形式贮存,沉积在血管里造成动脉硬化,形成血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6招教你做菜控油
炒菜之后控油
把菜锅斜放2~3分钟,让菜里的油流出来。控出的油可直接用来做凉拌菜,味道比色拉油更香。
拌凉菜时最后放油
凉拌菜最后放一小勺香油,然后马上食用,这样香气可以有效散发出来,但油脂不至于被菜吸收进去,需要的油量比较小。
煲汤之后撇去上面的油
鸡、排骨等炖煮之后都会出油,把表面的油撇出来,就能在喝汤时少吃不少油脂。
把煎炸改为烤制
用烤箱或不粘锅均可,特别是速冻调味肉块或鱼饼,可降低油脂摄入量。
把过油材料改为焯水
用沸水把肉快速烫到七成熟再切片炒,这样就不必为了炒肉单独放一次油。
采取不用油或少用油的烹调方法
如蒸、烤等。蒸豆角、蒸茄子、蒸南瓜等都相当美味。用很少的油来烤鱼、烤肉,只要多加点香辛料,味道也不错。
从此去超市买油
不用一脸懵逼了!
来源:生命时报、健康时报、家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