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郑州市举行首批享受郑州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颁证仪式,市领导王跃华、焦豫汝出席颁证仪式,为首批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的33名专家颁发证书。我院院长郝义彬、副院长张思森入选郑州市首批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为加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经市政府批准,2016年起,郑州市启动实施市政府特殊津贴选拔制度,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领军人才,结合郑州都市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需要,重点推荐选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承担重要项目任务的关键人才、基层一线业务骨干。
经过层层推荐选拔,首批公选的33名优秀人才中,有来自科研、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教育、新闻、企业经营管理等各领域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也有工作在生产服务技能岗位第一线,技艺精湛、贡献突出的高技能人才以及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涌现出来的创业创新型人才。
按照规定,享受郑州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每两年选拔1次,入选者每人可获一次性奖励1.6万元。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跃华在颁奖仪式上强调,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建好载体平台,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创造条件,强化保障,营造环境,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调动和保护人才创新的积极性,推动全市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做出新贡献。
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学科和人才队伍的建设,2016年我院共有5个专科获省重点学科,4个重点培育学科,2个市重点学科,7个市重点培育学科,河南省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成立郑州市人体器官移植中心,并成为河南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器官移植中心承办单位,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基地,为人才的培养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医院目前拥有博导1人,硕导9人。十二五期间连续四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年获批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3项,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4项,全年结题项目14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郑州市科技进步奖4项,市厅级科技奖11项,共发表论文681篇。
医院下一步将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培养为主、重点引进、搭建平台、科学考评、竞争择优、重点培育、整体提升、结构合理的原则,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建立一支适应医院发展、梯队合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专家简介
郝义彬,郑州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党委书记,郑州人民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郑州市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郑州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
在医疗技术方面,郝义彬同志对节律性化疗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线索,完善了节律性化疗抗肿瘤的理论基础,为推动节律性化疗的实验研究向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转化、防治肿瘤复发转移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在医疗管理方面,倡导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牵头开展的《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的研究及应用》项目获2014年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在医院管理方面,致力于推动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牵头开展的《区域医疗联合体试点探索与研究》获2013河南省卫计委卫生政策研究三等奖、《区域医疗联合体内基层诊疗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获2014郑州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立项。
此外,他个人先后荣获全国2013年医院服务“改革创新人物奖”、最具领导力的中国医院院长;河南省第四届优秀医院院长、郑州市第十一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张思森,郑州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原心肺脑复苏研究所所长。
作为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郑州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中国研究型医院杰出中青年人才,河南省卫生科技领军人才、省会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他率领急诊急救学科团队在创伤性休克的院前急救、腹部心肺复苏新技术/新装备临床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特别是承担了我国著名急救学家王立祥教授发明的具有世界知识产权的新技术——腹部提压心肺复苏项目GCP临床研究任务,在腹部提压CPR新技术在急诊急救领域临床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有丰富经验。
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科技惠民重点工程、省科技攻关、省医学科技攻关、市科技攻关、市博士创业基金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先后发表SCI、中华核心、中文核心等期刊论文20余篇。
供稿:宣传部 薛蒙蒙
编辑:余华
图片:薛蒙蒙
精彩推荐
按二维码,
自动识别,
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