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中成药在儿科门诊常见病的治疗中占领着半壁江山,在中国,中医师和西医师同样对中成药有处方权,大小药店也均把大部分中成药作为非处方药进行销售,患者可任意购买。如果说医院的中西医医师是经过了医院的培训进行处方中成药,那么我们的患者自行去药店购买中成药时,对琳琅满目的外包装,和看的似懂非懂的说明书,如何选择合适的中成药呢?
摘要:医学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庞大的领域,我们不追求把所有中成药都搞懂,只求对一些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家长能够做到正确的使用和少走入误区。听听重庆的梁晓光医生,教大家几种简单病种可以选择的中成药。
感冒篇
1病因:感冒初起,多见于受寒或汗出受风后
症见:打喷嚏,流清鼻涕,怕风,精神倦怠。
处理:《风寒感冒颗粒》
解释:儿童感冒初起如果能够及时服用,喝下一杯,很容易出现身体自觉微微发热的情况,那是通过药品的解表辛散作用,轻解了表寒。很多轻微的感冒症状都可以迎刃而解。
误区:咽喉化脓,伴随发烧或咳嗽者,慎用;请面诊医生,在指导下使用。
2病因:感冒初起,多见于去过人员密集场所,或宴会或商场
症见:咽喉不适,头痛头重头晕,或伴随反胃或不伴随反胃
处理:《小柴胡颗粒》+《藿香正气液》
解释:有些儿童进入商场或者参加宴席或者游乐场玩耍,因空气流通差,商场内长期不见阳光,同时吃了一些不好消化或者不洁净的食物,这种感冒儿童也比较常见。症状初起,服用这两种中成药配合,能够起到抑制病情发展的作用。
误区:人们误认为小柴胡颗粒就是退烧用的,其实他的作用较多,不能把它等同于退烧药。
咳嗽篇
1病因:感冒发烧,退热后,开始咳嗽
症见:舌红 或舌尖红 咳嗽少痰 痰不好咳
处理:《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川贝枇杷露》或《橘红颗粒》
解释:发烧退热后的咳嗽,多伴随热象和燥象。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清热宣肺力量尚可,但缺少化痰排痰的配伍。而川贝枇杷露或橘红颗粒有润肺排痰的效果,两者合用,对热退后的咳嗽效果尚可。
误区: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案只适合体质较强的孩子,体质较差的中成药无法控制的,拖延久了反而成为虚咳。
2病因:外出玩耍疯跑后,又吃了点冰镇饮品。
症见:咳嗽痰多 痰色白 痰容易咳出 舌苔白厚 或伴有声音嘶哑
处理:《通宣理肺颗粒》+《半夏止咳糖浆》
解释:儿童在户外活动有利于身体健康,但如果当天天气较差,阴天又起风了,孩子疯跑汗出后,吹这种强烈的风,同时因为口渴再吃几根冰激凌,第二天嗓子哑了,同时开始咳嗽咳痰。通宣理肺加半夏止咳,解表化痰排痰,疗效尚可。
误区:不是所有的咳嗽都需要清肺热,表未解时单纯清热往往欲速不达。
发烧篇
1病因:食积
症见:口臭口酸 舌苔厚腻 大便不下 或大便偏少 腹胀 ,同时有饮食不节史
处理:《四磨汤口服液》或《保济丸》
解释:儿童胃肠功能尚未成熟,饮食结构突然变化,无法消化的食物积滞在肠胃中,也会引起发烧。中医称食积发热,在这一点上,西医应该再多关注下这块。临床上这种发烧的儿童比例较多。胃肠道通了,热自然解了。
误区:有家长认为仅用开塞露就可以排便了,其实开塞露只能缓解大便初头硬的情况,实则无法破除肠胃中积滞的郁热。
2病因:咽痛(化脓性扁桃体炎)
症见:咽喉疼痛哭闹不止,不进饮食,高烧,服用退烧药退烧后又复烧。咽喉红肿有脓点,舌红,苔黄或厚。
处理:《蒲地蓝》或《银翘颗粒》+《开喉剑》
解释: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引起的发烧,特点是高烧夜甚,退烧后复烧。发烧前期儿童哭闹烦躁,血项高;一般情况下医生都会予以抗生素治疗配合中成药。
误区:越来越多的家庭成为中医粉和中医迷,对抗生素极为敌视,甚至认为一个医生如果给孩子开了抗生素,就是一个庸医,我想这并不全面。任何一种治疗,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扁桃体急性化脓引起的高烧,单纯服用任何退烧药都是不起作用的,而这种情况下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的进行观察,预后是比较理想的。因为咽喉疼痛加上持续高烧哭闹,孩子不进饮食,这时候不“治标”,还想着提升孩子免疫力,最终可能折腾几天下来孩子精神开始萎靡甚至脱水,病情的预后开始变得缠绵。两权相害取其轻,恐惧抗生素这是一个误区。梁晓光医生说其实这种误区并不多见,因为关注我们公众号的大部分都是比较热爱中医的家长,同时确实存在这种情况,所以想特别说一下,来帮助大家。
3病因:咳嗽(上呼吸道感染)
症见:咳嗽,咳痰不爽,痰色粘稠色黄
处理:《小儿清肺化痰颗粒》+《小柴胡颗粒》----冬季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银翘散》----夏季
解释:其实中医不能这样机械性的归类,但是因为出现的概率和为了方便使用,不得已区分出夏季和冬季。
腹泻篇
1病因:风寒泄
症见:有明确的受寒史,突发阵阵腹痛,里急,泄泻后痛减。
处理:《理中丸》
解释:市面上理中丸少于看到,多为附子理中丸,两者不同,家长需谨慎购买。
2病因:饮食不洁
症见:外出就餐后,腹痛腹泻,轻者泄泻1-2次自愈;重者腹胀明显,舌苔厚腻
处理:《藿香正气液》
3病因:脾胃受损,慢性腹泻
症见:腹泻1周以上,缠绵难愈,稍食生冷,迅速腹痛腹泻
处理:《参苓白术散》+《理中丸》或《丁桂儿脐贴》
解释:慢性腹泻多由于儿童体质较差,或家庭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的,除了药物的治疗,更要注重饮食结构的合理性。
总结:
1,适应口服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大部分情况是不需要输液打针的,能口服用药尽量口服,我想这已经是普遍的正确认知了。中成药作为儿科用药的主力军,如何有效的选择中成药很重要。
2,中成药一样需要辨证论治:梁晓光医生认为中成药的说明书并不能够完全指导医生用药,这本应该是中医师根据儿童的身体情况,和中成药的配伍情况双重考虑的,依旧离不开辨证论治。以上内容,仅仅只是针对儿科常见的一些疾病和临床上比较熟悉的中成药做出的总结。
3,中成药的局限:中成药的药量和配伍难以和饮片汤剂相提并论,只是方便的一个选择,儿科是哑科,病情变化快,最好是面诊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4,关于剂量:儿童的口服中成药,最好是咨询医生,根据病情有些需要加倍服用,有些需要减半服用。
好用的备急方,快快收藏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