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水为什么不能解近渴?

来源: 医药培训圈/yiyaopx

专于医药行业,擅长培训咨询。 


 我们一直关注您的感受。


什么是合格的领导


说法很多。 


有一个判断标准可以分享,


当一个领导的内心经常有“来不及”的感觉,


恐怕都不合格。换句话说,


那些感叹“远水不解近渴”的领导,


都不合格。

 

我们为什么需要领导?


领导,


首先就要做到让团队拥有“来得及”的感觉。


无论是攻还是守,


都要游刃有余才行。


一个带兵的,攻没有足够兵力,


守没有足够的空间,


最后连跑都来不及,


要这样的领导做什么用呢?

 

多年前一家医院的急诊科主任,


被人笑话多年,


说他在现场只会说“快快快”。


当然,他很快也就被调离急诊科了,


可是故事还是被人“传颂”很久。


领导的责任,就是要让大家来得及,


否则不就失职了么,


而“快快快”和“催催催”,


只是加剧了团队来不及的感觉。

 

从这个意义上说,


多少领导月底不催销售?


或者,


多少月底催销售的领导,


最后真正催出了额外的业绩?


临时抱佛脚,效果不会好的,


大家都清晰,这里不再啰嗦。


问题是怎么做才来得及?


当领导最怕什么?


当然是怕业绩不好。


对于很多成熟的领导来说,


业绩也许不是唯一的衡量指标,


但是没有人能够否认业绩至高无上的位置。

 

也是,只要指标没有完成,


说什么都不对,平时再高明也没用。


无论对不对,仍然会有一堆问题,


必须要解释,


比如业绩为什么下降?


差距是怎么形成的?怎么弥补?


其实,


如果他们真的拥有有效答案,


业绩能不好吗?


如果没有答案,问不也是白问吗?

 

时间长了,


很多负责销售的领导开始形成周期性焦虑,


每到月底或者季度末,就惴惴不安,


因为这是衡量业绩进度的日子。


一旦熬过去,无论新的承诺什么,


也可以获得暂时性的轻松——


先轻松一下再说。


所以,月初是美好的,


这份轻松来的不易,


算是一场焦虑之后的补偿吧。

 

可是,你不觉得这个顺序反了吗?


不是应该月初紧张,月末放松吗?


因为月末很多事情已经来不及,


尤其是纯销,


而来得及的只有开始的时候,


甚至远在这个月开始之前。

 

有人觉得有道理啊,


就在月初就开始跟催,


可是团队不干。


他们已经习惯了月底奔忙,


而且客户也不理解,


反问我们没到月底你急什么?


没道理啊,不是吗?


结果弄得灰头土脸,里外不是人,


还是回到习惯的月底跟催吧,


于是又回到了习惯的路上。


看来,提前并不是解决之道。


关键还是要看提前做什么?


如果提前努力只是为了“压货”,


那是不是提前,估计意义的确不大,


如果做纯销,当然必须提前。


我们如何管理纯销的?如何持续管理的?


如果管理纯销有效,那么压货相对容易,


甚至必要性也会降低。纯销管理无效


压货的难度就会空前增大,而且不可持续。

 

提前做,无论你有什么计划,


时间总还是在那里,


时间是一份不可逆的资源。


问题是行动可以提前,


但是业绩的呈现往往滞后,


这给管理带来难度。不能衡量的努力,


就会导致无功而返。

 

必须找到一个可以替代


业绩结果的可衡量指标,


才能提高行动的有效性。


那会是什么?


看,我们逐渐找到了问题的核心。

 

要找到可以替代业绩结果的衡量指标,

不是那么容易。有人强调拜访,


把拜访次数和质量当作衡量指标,


当然是可以的,


同时我们也发现拜访与业绩


之间的逻辑关联不是那么直接。


正和反的例子,到处都是。



思路

领导不只是给压力,还是要给思路;领导给思路,最有力的不是讲道理,而是找到有效的考核指标。所以,有效的考核指标,是要给团队思路,给团队信心的。佛家讲最高的功德不是给钱,而是日日诵经,或者藏传佛教的转经。因为供钱供物只是一次,而日日诵经却是结构性的,供的可是时间啊。所有领导都相信,你得到你衡量的,所以衡量最后结果永远没错。没错是一回事,提升竞争力又是另一回事,谁不知道要衡量最后的结果呢?关键是要提前衡量什么?



8月12-13日上海听仲崇玉老师聊【销售经理如何取得短期业绩】


欲加入代表群,可联系微信juan08310410